首页期刊导航|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梁光义

双月刊

1005-5320

wyjk@chinajournal.net.cn;wyjk@periodicals.net.cn

0851-5928845,5616973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市东路50号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Journal 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查看更多>>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4年。原名《微量元素》,1992年更名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唯一一份微量元素学科专业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文收录,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从2003年起,本刊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刊。发表周期可由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平均3~6个月或更短。为了节省审稿时间,编辑部承诺:①凡经编委推荐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不再另找审稿人审查,优先在最近一期发表。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市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以及特别优秀的论文,本刊可优先发表。 本刊特别欢迎论点鲜明、有独到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著性文章。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食品营养与食物链、实验技术、综述与讲座、环保、商检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稿件。也十分欢迎短篇论著性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屑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李韵张大雷
    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24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含量,另比较研究组中寻常性和特殊性银屑病患者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采用Spearman法分析微量元素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u、Fe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Zn、Ca、Mg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寻常性和特殊性银屑病患者Cu、Fe、C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性银屑病患者Zn、Mg含量低于寻常性患者(P<0。05);重度组患者Fe含量高于轻度组患者(P<0。05),Zn含量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患者(P<0。05),Ca、Mg含量均低于轻度组患者(P<0。05);中度组患者Zn、Mg含量低于轻度组患者(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Cu含量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86,P>0。05),Fe含量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83,P<0。05),Zn、Ca、Mg含量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77,-0。359,-0。415,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微量元素Cu、Fe含量升高,Zn、Ca、Mg含量降低,特殊性患者Zn、Mg含量相较于寻常性患者降低,且Fe、Zn、Ca、Mg含量均与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银屑病微量元素

    小剂量硫代硫酸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疗效观察

    章毅赵海霞杨文梅邵苏珍...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硫代硫酸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硫代硫酸钠。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PSQI睡眠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与VA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硫代硫酸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中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止痒止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小剂量硫代硫酸钠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临床疗效

    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压力性损伤患者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胡应娴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压力性损伤(PU)患者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感染性PU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观察组加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持续干预1个月。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康复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生活质量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压力性损伤愈合积分量表(PUSH)评价,包括损伤面积评分(3。01±0。22)分、渗液量评分(0。84±0。10)分、创面类型评分(1。10±0。24)分、总分(5。23±1。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5±0。67)分、(1。20±0。15)分、(1。69±0。37)分、(7。89±1。77)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评分(70。22±5。04)分、心理领域评分(72。32±5。41)分、社会领域评分(76。41±4。22)分、环境领域评分(71。37±5。22)分,高于对照组的(61。37±6。41)分、(64。39±7。87)分、(70。04±5。53)分、(63。52±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疼痛评分(1。48±0。37)分,低于对照组的(2。04±0。49)分;换药次数(10。33±2。17)次,少于对照组的(13。74±2。48)次;换药间隔时间(2。68±0。38)d、创面愈合时间(38。76±5。27)d,短于对照组的(3。16±0。44)d、(47。62±6。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用于感染性PU综合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感染性压力性损伤综合护理银离子抗菌敷料创面愈合生活质量

    迁延性腹泻婴幼儿维生素D、免疫功能的研究及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

    李春玉聂磊高磊磊侯梦珠...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分析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迁延性腹泻的关系,为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的病因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探讨维生素D治疗迁延性腹泻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内二科住院的120例1-3岁的迁延性腹泻患儿,同时随机选取120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抽取静脉血检测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迁延腹泻组维生素D平均水平(18。91±4。95),与健康对照组维生素D平均水平(26。03±6。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迁延腹泻组免疫球蛋白 IgA(0。36±0。20)g/L、IgM(0。89±0。36)g/L、IgG(5。26±1。58)g/L,与健康对照组免疫球蛋白 IgA(2。1±0。83)g/L、IgM(1。5±0。85)g/L、IgG(12。53±1。64)g/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迁延腹泻组经治疗一周后,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26。02±5。21),免疫球蛋白 IgA(0。58±0。35)g/L、IgM(1。05±0。31)g/L、IgG(6。75±0。34)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D缺乏降低患儿免疫功能,导致婴幼儿易产生腹泻迁延不愈的情况,而迁延性腹泻会进一步降低患儿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水平,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助于迁延性腹泻的恢复。

    维生素D迁延性腹泻免疫球蛋白婴幼儿

    维生素D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疗效的研究

    张要栋朱莉莉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D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口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PBC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UDCA 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维生素D联合UDCA 口服治疗,疗程48周。疗程结束后检测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CD4+和CD8+细胞水平、肝纤维化指标,Fibroscan检测肝硬度值。结果:治疗前,两组各实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外周血25-(OH)D为(25。3±2。5)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3。2±2。4)pmol/L;CD4+细胞为(35。1±5。8)%,明显低于对照组(40。4±6。7)%;CD8+细胞为(30。1±3。9)%,明显高于对照组(23。3±4。2)%;外周血透明质酸(HA)为(88。3±6。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41。2±7。2)ng/mL;层黏连蛋白(LN)为(39。2±11。1)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7。3±12。4)ng/mL;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为(21。3±9。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0。1±9。9)ng/mL;Ⅳ 型胶原(CIV)为(14。3±9。1)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2。1±8。2)ng/mL;肝硬度值为(9。1±1。2)kPa,明显低于对照组(15。2±1。6)kPa。结论:口服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联合UDCA对PBC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维生素D熊去氧胆酸治疗

    探讨持续性护理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肌力恢复的影响

    邱明霞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性护理与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两组尿失禁评分、生命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肌力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尿失禁情况,提升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持续性护理生物反馈电刺激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肌力恢复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对乳腺癌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范学英杨怡赵悦
    18-2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塑化剂逐渐被大家知晓,不知不觉中,塑化剂早已走入我们的生活,对我们身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今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现有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塑化剂暴露有关,塑化剂暴露会增加出现乳腺癌的风险。了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塑化剂暴露对乳腺癌产生的潜在作用机制,对疾病预防和研究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塑化剂的危害及对乳腺癌潜在威胁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塑化剂乳腺癌作用机制

    妊娠晚期D-D、FDP和凝血指标检验在高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预测中临床意义分析

    敖沛然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凝血指标检验在高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伴产后出血的高龄孕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2例无产后出血的高龄孕产妇为对照组。均采血测定D-D、FDP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D-D、FDP、PT、TT、APTT、FIB及联合检验预测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D-D水平为(2。23±0。25)mg/L,高于对照组的(1。45±0。17)mg/L,FDP、FIB 水平为(0。59±0。12)mg/L、(4。15±0。42)g/L,低于对照组的(3。45±0。43)mg/L、(4。98±0。45)g/L,PT、TT、APTT 为(14。18±1。23)s、(16。52±1。29)s、(38。95±3。24)s,长于对照组的(11。58±1。15)s、(14。35±1。07)s、(32。52±3。2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D-D、FDP、PT、TT、APTT、FIB、联合检测预测产后出血的AUC值分别为:0。790、0。739、0。652、0。654、0。721、0。715、0。929,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妊娠晚期D-D、FDP、凝血指标在预测高龄孕产妇产后出血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效能,且检测便捷,值得广泛应用。

    高龄孕产妇产后出血D-二聚体凝血指标预测价值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HPLC同时测定苗药了哥王乙醇提取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冯勇冯果隋怡李玮...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苗药了哥王乙醇提取物中黄酮类4种成分槲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 mm× 250 mm,5 µ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槲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的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 5。4~270。0 μg(r=0。999 9),5。8~290。0 µg(r=0。999 7),7。1~355。0 µg(r=0。999 9),8。1~405。0 μg(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了哥王乙醇提取物中黄酮类4种成分槲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1%~101。55%(RSD=1。32%,n=9)、99。02%~100。55%(RSD=0。51%,n=9)、98。36%~100。94%(RSD=1。09%,n=9)、97。68%~101。60%(RSD=1。13%,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苗药了哥王中黄酮类4种成分槲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了哥王高效液相色谱法槲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

    鸡冠花炭质量标准研究

    迮薇薇王建科李玮陈志琳...
    28-3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鸡冠花炭饮片质量标准。方法:以鸡冠花炭性状、水分、灰分、浸出物以及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制定其质量标准。结果:拟定标准为水分含量不超过13。0%,水浸出物含量不低于18。0%,总灰分含量不超过13。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超过3。0%,总黄酮含量不低于1。2%。结论:该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可为制定鸡冠花炭质量标准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鸡冠花炭质量标准浸出物紫外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