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损检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

耿荣生

月刊

1000-6656

ndt@mat-test.com

021-65556775-225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无损检测/Journ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上海材料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应用类技术刊物,全国无损检测学学会刊,学会对外交流指定用刊,在国内外颇具影响,为国内无损检测领域权威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变堆真空室T型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分析

    陈韧汪月琴王锐吉海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聚变堆装置中的核心部件,真空室的焊缝坡口要求全焊透,对焊接质量有着严格要求.针对聚变堆真空室T型焊缝,使用相控阵超声检测的方式控制焊缝质量.然而焊缝粗晶的组织特征和真空室的复杂结构给相控阵超声检测带来了挑战.针对此问题,首先通过CIVA软件对探头焦点和焦柱尺寸进行仿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为检测方案设计提供参考,然后设计了使用双面阵探头在腹板侧面激发扇形扫查,结合线阵探头在翼板外侧面激发角度垂直于熔合线的线性扫查的检测方案,对预埋有典型焊接缺陷的模拟试块进行了检测,实现了缺陷的全检出.该检测方案可为T型焊缝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真空室相控阵超声T型焊缝

    储氢气瓶缠绕层缺陷的多尺度工业CT检测及其成因分析

    时岩沈子韬滕国阳章芳芳...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储氢气瓶多采用碳纤维全缠绕方法制备,碳纤维缠绕层通常承担大部分内压载荷,一旦发生损伤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针对储氢气瓶和碳纤维缠绕层试件,利用工业CT几何放大成像原理,开展缠绕层缺陷的多尺度工业CT检测分析.依据缠绕层分层缺陷厚度对其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分层缺陷的产生原因.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表征碳纤维缠绕层试件的显微组织,验证了工业CT开展分层缺陷定性、厚度定量,以及缠绕层缠绕方式判断的准确性.

    工业CT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储氢气瓶缠绕层缺陷

    对置阵列多模态全聚焦焊缝检测技术分析

    杨贵德詹红庆孙伟成林丹源...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多模态全聚焦焊缝检测技术逐渐发展成为超声无损检测领域中的一项新兴研究热点,但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还相对滞后,例如对于如何选择模态实现焊缝缺陷真实形态的有效重建以及采用何种方法实现多模态图像中缺陷影像的准确定量分析,截至目前仍然没有比较清晰的指导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置阵列全矩阵采集的多模态全聚焦焊缝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充分采集被检测焊缝的结构信息和内部埋藏缺陷的方向信息,有效重构焊缝轮廓结构以及内部埋藏缺陷的真实形态,降低缺陷定性难度,准确呈现焊缝内部埋藏缺陷的尖端衍射信号,提高缺陷定量精度.

    对置阵列全矩阵多模态全聚焦方法模态组合模态分解

    基于磁场梯度感测的旧油管腐蚀缺陷脉冲涡流可视化检测

    王瑾李勇王蕊刘正帅...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管是油气井管柱中用于直接汲取石油、天然气的最内部管道.服役中的油管长期接触含硫物质,其内壁会出现腐蚀缺陷,影响管柱完整性.基于磁场梯度感测,提出一种结合双传感器差分机制的脉冲涡流检测探头,以实现旧油管内壁腐蚀缺陷的高灵敏度成像.在确定检测探头构型的基础上,通过系列试验,探究下降沿对数曲线斜率和归一化差分信号峰值两类信号特征与腐蚀缺陷尺寸间的关联规律;同时,基于两类信号特征探索腐蚀缺陷成像方法.提出了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形成基于融合信号特征的旧油管腐蚀缺陷可视化手段.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脉冲涡流检测,所提方法得到的基于融合特征的腐蚀缺陷成像结果具有更高的图像信噪比;采用所提检测探头及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可对旧油管内壁缺陷实现高灵敏度、高信噪比的可视化检测.

    电磁无损检测脉冲涡流检测旧油管腐蚀缺陷信号特征融合可视化检测

    基于SRGAN的介电材料缺陷微波检测图像稀疏重建

    危洪波李勇王若男寇威...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电材料在制造与服役过程中,可能由于制造瑕疵或复杂的服役环境,会出现脱黏、分层、材料损失等缺陷.微波无损检测是评估介电材料结构完整性的有效手段,但高分辨率成像需求与数据处理难度、检测效率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图像稀疏重建算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SRGAN(Super-res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模型在稀疏重建方面表现优异.采用SRGAN进行微波成像稀疏重建,并针对微波图像的特性对SRGAN网络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后的算法在介电材料缺陷稀疏重建中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RGAN能够显著提高微波图像成像质量,准确还原缺陷细节,为介电材料结构的安全评估和使用寿命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磁无损检测微波检测介电材料缺陷成像深度学习

    基于VMD分解的激光超声增材制件表面缺陷检测

    吴胜平陈帅王述平任毅...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材制造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之一,被世界各国列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进行重点培育.但是在增材制造加工过程中,其表面质量难以控制,易产生缺陷.利用激光超声纵波对增材缺陷试件进行对心检测,同时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对缺陷信号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缺陷信号信噪比,实现对增材制件的有效检测,为增材制件在线检测打下坚实基础.

    增材制造激光超声变分模态分解

    基于超声检测的双组织盘件过渡区识别

    刘骁沙正骁梁菁王晓...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具有复杂晶粒尺寸分布的航空发动机盘件难以进行过渡区尺寸评价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超声检测技术评价其过渡区边界的方法.首先通过超声C扫描检测航空发动机双组织盘件;然后通过均值滤波对C扫描结果进行预处理;最后利用提出的边界识别算法提取C扫描结果中的过渡区边界,进而实现双组织盘件过渡区边界尺寸和位置的定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边界识别方法提高了双组织盘件过渡区边界评价的准确率和效率.

    超声检测双组织盘件过渡区评价

    7050铝合金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声发射监测

    马清和夏锦炎向天笑肖霆锋...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定量评估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过程,识别材料损伤状态,确保材料的安全服役,开展了铝合金腐蚀疲劳裂纹扩展(CFCG)的声发射(AE)监测试验.利用层次聚类提取特征参数后进行K-means聚类,结合聚类结果和扫描电镜(SEM)图识别CFCG过程中的不同损伤类型,通过对各类损伤的累计计数和累计能量的分析,评估铝合金CFCG的损伤演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结合使用层次聚类选取的AE参数的无监督聚类和SEM图,识别出了铝合金CFCG过程中的析氢、第二相和夹杂物断裂、塑性变形微裂纹、裂纹扩展和点蚀等损伤模式.

    铝合金声发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模式识别

    装甲车诱导轮涡流检测阵列探头设计仿真与试验分析

    陈军全恒毅陆英豪倪培君...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甲车诱导轮加强筋处在服役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表面裂纹,从而给车辆的安全服役带来重大隐患.利用CIVA仿真软件模拟了点式探头倾斜对涡流密度的影响;基于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了涡流阵列检测探头,探究了激励频率和提离对涡流信号的影响;然后,与点式探头进行了试验与模拟的对比,并在带漆诱导轮上进行了验证.最终确定了矩形线圈的最佳参数,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该涡流阵列探头较点式探头信号幅值平均提升了 30%,检测效率提升了 85%.

    诱导轮表面裂纹阵列探头仿真

    基于声发射和XGBoost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剩余强度预测

    王煜鑫张勇祯许鸿杰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评估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载荷作用下的损伤状态,开展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监测试验.对比了包括XGBoost、AdaBoost、KNN回归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在材料剩余强度预测方面的性能.通过基于SHAP的模型可解释性,分析了各相关特征对模型预测能力的贡献.结果表明:除关键声发射信号特征之外,基于声发射信号的计算特征——预警函数,对剩余强度模型预测能力的提升有较大帮助,基于XGBoost算法和声发射信号能够实现较精确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剩余强度预测.

    声发射陶瓷基复合材料机器学习剩余强度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