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卫生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卫生研究
卫生研究

段国兴

双月刊

1000-8020

wsyj2012@126.com

010-83132376,83132329

100050

北京西城区南纬路29号

卫生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由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学报性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20个权威检索系统作为核心期刊收录。面向全国征稿,报道来自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的学术论文,报道来自各省(及地区、市、县)卫生防病控制中心和各级监督检测单位的及论文(及调查报告,检测报告等), 报道来自各医院相关卫生学的文章。办刊宗旨:报道卫生领域里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动态,反映中国卫生研究的最新动态;为基层卫生工作者提供理论的、技术的指导;为制定卫生学有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提供理论根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杭州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筛查工具的比较和应用

    赵丽娟朱冰徐虹张文辉...
    746-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儿童青少年分性别分年龄的全身体脂率百分位数参考值及参考曲线,并评价不同人体测量指标在筛查儿童青少年肥胖中的可靠性,探寻有效性和实用性较高的儿童肥胖大规模筛查工具及其理想临界值.方法 以2023年杭州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小学、初中和高中各2所598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测量体重、身高、腰围和臀围,采用生物电阻抗体成分分析仪测量儿童全身体脂含量.采用广义可加模型建立儿童体脂率百分位数参考曲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人体测量指标在将儿童青少年正确分类为肥胖方面的表现.结果 女生体脂率随着年龄增加呈逐年增高趋势,而男生体脂率呈现先增高后减低的趋势.脂肪质量是导致同年龄性别下体质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体质指数较高的儿童青少年中脂肪质量的贡献更大.体质指数在男生和女生中均有最大的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6.82和24.52,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988和0.992.腰围身高比的变异度小且曲线下面积值同样较大(男生为0.980,女生为0.970),可以同时满足儿童青少年大规模筛查中肥胖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要求.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生物电阻抗方法的杭州市6~18岁儿童青少年体脂率的百分位数参考值及参考曲线,并发现腰围身高比是变异度低,简单、有效且实用的儿童肥胖筛查工具,可为本地区6~18岁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价和肥胖的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肥胖体脂肪儿童青少年腰围身高比体成分分析

    关于不法分子冒用我刊名义征稿行骗的提醒说明

    《卫生研究》编辑部
    754页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和食物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综合达标率相关性

    周君珺孔维敏陈进谢萍...
    75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和食物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达标率关系的相关性.方法 对盐城市两家医院2020年08月—2023年11月进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管理的6683名18~7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型糖尿病综合达标率与相关指标关系的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借助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分析TyG指数与2型糖尿病综合达标率的线性关联.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9.01%、血压达标率为29.2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为28.51%,综合达标率为1.14%.TyG指数是2型糖尿病综合达标率的阻碍因素.综合达标率与新鲜水果摄入(x2=32.95,P<0.001)及食盐摄入(x2=41.92,P<0.001)密切相关,水果摄入量200~400 g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达标率.结论 TyG指数及水果摄入量、食盐摄入量为综合达标率的相关因素.

    2型糖尿病综合达标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水果

    NRF2介导的还原应激在砷致HaCaT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张婷姚广泽陈慧婷杨乾磊...
    763-770,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介导的还原应激在砷致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HaCaT细胞及荧光标记线粒体谷胱甘肽的HaCaT(Mito-Grx1-roGFP2 HaCaT)细胞分别在含0.0和1.0μmol/L NaAsO2的培养基中培养到35代,建立细胞恶性转化模型.在第0代、早期(第1、7和14代)和晚期(第21、28和35代)分别检测HaCaT细胞和线粒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oxidized glutathione,GSH/GSSG)和还原型辅酶 Ⅱ/氧化型辅酶 Ⅱ(coenzyme Ⅱ/oxidized coenzyme Ⅱ,NADPH/NADP+)比值;Mito-Grx1-roGFP2 HaCaT细胞倍增时间、细胞迁移能力、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及线粒体GSH/GSSG比值.恶性转化细胞转染NRF2小干扰RNA(siRNA)沉默NRF2表达后,检测NRF2表达水平及上述各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μmol/L NaAsO2染毒HaCaT细胞GSH/GSSG比值在第1代和第7代明显降低,第21代以后显著升高;第1、14、21、28和35代NADPH/NADP+比值显著升高.线粒体GSH/GSSG水平在第1~35代显著增加,第 1、7、21、28 和 35 代 NADPH/NADP+水平显著升高.1.0μmol/L NaAsO2 染毒Mito-Grx1-roGFP2 HaCaT细胞35代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48 h后的划痕距离明显缩小,细胞迁移率明显增加;且能够形成明显的克隆集落.Mito-Grx1-roGFP2 HaCaT细胞线粒体内的GSH/GSSG比值在第1代明显降低,从第7代后显著增加(P<0.05).用siRNA沉默NRF2表达后,与转染对照组比较,转染组过氧化氢和超氧化物水平均增加;细胞内和线粒体中的GSH/GSSG比值、NADPH/NADP+比值,Mito-Grx1-roGFP2 HaCaT细胞线粒体内的GSH/GSSG比值均降低;细胞倍增时间增加,细胞迁移能力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均<0.05),恶性转化被逆转.结论 砷染毒HaCaT细胞早期(第1、7和14代)为氧化应激,NRF2持续高表达;晚期(第21、28和35代)NRF2诱导还原应激,导致恶性转化.

    亚砷酸钠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还原应激恶性转化HaCaT细胞

    亚麻木酚素抑制反式脂肪酸致小鼠子代脑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作用

    张畔畔陈美庆朱润泽赵文红...
    771-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麻木酚素(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ucoside,SDG)对妊娠期小鼠因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TFA)暴露致子代脑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及Nrf2/Keap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变化.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C57BL/6雌鼠分为对照组、TFA暴露组及SDG低、中、高剂量干预组.TFA组孕鼠予TFA灌胃60 mg/kg·d,各干预组孕鼠予TFA灌胃同时饲料中添加10、20及30 mg/kg的SDG,对照组孕鼠行生理盐水灌胃,孕鼠处理至子鼠出生.计算各组子鼠脑重系数;试剂盒检测子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水平;实时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醌氧化还原酶 1(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mRNA及其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FA暴露组子鼠脑重系数及脑组织中Aβ1-40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SOD及GSH-Px活性降低,而MDA、IFN-γ、TNF-α含量及Aβ1-42蛋白水平升高(P<0.05);Nrf2、NQO1及HO-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而Kea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G干预后,与TFA暴露组相比,各剂量组子鼠脑重系数、脑组织中Aβ1-40蛋白及NQO1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GSH-Px(低、中、高剂量组)及SOD(中、高剂量组)活性升高,而MDA含量(中、高剂量组)、IFN-γ(中、高剂量组)、TNF-α(低、中、高剂量组)及Aβ1-42蛋白水平(中、高剂量组)降低(P<0.05);Nrf2及HO-1 mRNA表达(中、高剂量组)上调,Keap1 mRNA表达(中、高剂量组)下调(P<0.05);各干预组Nrf2、NQO1及HO-1蛋白表达均上调,Keap1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 妊娠期小鼠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导致子代脑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亚麻木酚素对此有拮抗作用,可能通过促进Nrf2 mRNA及蛋白表达而抑制Keap1 mRNA及蛋白表达,并激活下游NQO1、HO1蛋白表达,提高抗氧化能力而实现.

    亚麻木酚素反式脂肪酸氧化应激炎症反应Nrf2/Keap1通路

    植物性饮食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杨舒舒张亚娣薛艺璇李晴晴...
    77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植物性饮食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基于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基线数据,该队列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青铜峡市和平罗县进行招募.采用性别、年龄、居住地1∶1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各585人.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体格检查和膳食调查,使用膳食频率调查数据计算植物性饮食指数反映植物性饮食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植物性饮食指数与糖尿病的关系.植物性饮食指数进行百分位数分组.结果 调整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民族、身体活动水平、总能量摄入、个人习惯、疾病史因素后,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总植物性饮食指数中分位组与低分位组相比糖尿病风险增加了 71%(OR=1.71,95%CI 1.12~2.62),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指数中分位组与低分位组相比糖尿病风险降低了 43%(OR=0.57,95%CI0.40~0.80),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指数高分位组与低分位组相比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了 42%(OR=1.42,95%CI 1.03~1.97).结论 健康的植物性饮食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植物性饮食指数2型糖尿病病例-对照研究

    色谱保留时间校正在非靶向筛查中的应用

    沈菲方翼飞霍宗利朱峰...
    783-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色谱保留时间校正是有效提高鉴定准确性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留时间校正的生物样本非靶向筛查的策略.方法 建立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优化液相色谱条件、质谱检测条件,筛选14个化合物作为校正剂,考察不同样品、不同进样时间、不同品牌仪器、更换色谱柱、更换流动相后保留时间校正情况.结果 校正剂覆盖范围广、稳定性好且不干扰样本测定,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能够均匀分布在色谱图中,将色谱图分割为若干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内使用校正剂进行保留时间线性校正,校正效果良好.结论 引入保留时间校正方法后可消除实验条件造成的保留时间漂移,提高定性的准确度,有助于解决仅依据质谱信息定性的结果假阳性高的问题.

    保留时间校正非靶向筛查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13种酚酸

    严俊安谭洪兴唐增煦刘小倩...
    790-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果中13种酚酸(绿原酸、原儿茶酸、阿魏酸、对-香豆酸、没食子酸、龙胆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芥子酸、迷迭香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方法 使用甲醇超声提取水果中的游离型酚酸,离心残渣中的结合型酚酸经碱水解释放后以乙酸乙酯提取,合并2种提取液,浓缩后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中检测分析.以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3.0 mm×100 mm,3.5 μm)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13种化合物标准品在10 min内达到完全分离,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0.172~3.471 ng/mL.前处理方法经优化,苹果、草莓、橙和水蜜桃4种水果的方法回收率为80.0%~119.4%,精密度在7.00%以内(n=6).4类12种水果的酚酸含量有较大差异,同一类别的水果其酚酸组成没有表现出一致性.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适用于多种水果中游离型和结合型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水果酚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2018-2023年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黄曲霉毒素暴露风险评估

    邱丹萍罗宝章蔡华杨京津...
    797-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的污染现状及暴露水平.方法 2018-2023年在上海市采集8大类8114份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合"上海市居民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15岁及以上居民消费量数据,使用暴露限值法(margin of exposure,MOE)和人群肝癌发病风险法对AFs进行暴露风险评估.结果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M1的检出率分别为8.6%、2.0%、0.9%、0.2%和0.2%.点评估结果显示,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中AFB1总暴露量为0.783 ng/(kg·BW·d),其中谷类及其制品、坚果及其制品和植物油膳食暴露量占AFB1的膳食暴露量贡献率分别为60.6%、25.0%和8.5%.黄曲霉毒素总量(total aflatoxins,AFT)的总暴露量为7.363 ng/(kg·BW·d),谷类及其制品、植物油、坚果及其制品膳食暴露量分别为占AFT的膳食暴露量贡献率分别为77.1%、8.4%和7.2%.概率评估结果显示,AFB,和AFT的居民膳食平均暴露量分别为0.734和7.220 ng/(kg·BW·d),P95暴露量分别为1.170和11.500 ng/(kg·BW·d).城郊结合区居民AFB1暴露量高于中心城区和远郊地区(x2=16.357,P<0.001),中心城区居民的AFT暴露量低于城郊结合区和远郊地区(x2=40.996,P<0.001).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AFB1和AFT膳食平均暴露量的MOE值为511和54.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通过膳食摄入被AFB1和AFT污染的食物引起肝癌的风险:0.024例/10万人、0.227例/10万人.结论 上海市售食品中存在AFs污染,谷类及其制品、坚果及其制品、植物油是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中AFs暴露的主要来源.

    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风险评估食品

    2015-2019年江西省市售婴幼儿谷类辅食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膳食暴露评估

    王艳敏熊丽李娟游兴勇...
    805-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江西省市售婴幼儿谷类辅食中铅、镉、总砷、总汞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对其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2015-2019年在江西省市售流通领域随机采集婴幼儿谷类辅食648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和镉,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砷和总汞.采用点评估法计算膳食中铅、镉、总砷、总汞的暴露水平,采用暴露边界比(margin of exposure,MOE)和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intake,TI)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 江西省市售婴幼儿谷类辅食中铅、镉、总砷和总汞的平均值为0.039、0.062、0.080 和 0.0016 mg/kg,平均检出率为 81.2%、94.6%、89.4%和73.4%.铅、总砷和总汞均无超标样品,2015-2018年镉存在部分超标情况,2019年超标情况明显好转.不同年份婴幼儿铅和总砷暴露的MOE值均大于1,总汞暴露量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的0.71%~2.13%,2015-2018年镉暴露量占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monthly intake,PTMI)的 43.5%~62.3%,2019年下降至PTMI的7.91%~9.23%.结论 2015-2019年监测的江西省市售婴幼儿谷类辅食中铅、总砷、总汞污染较轻,镉污染状况明显好转,婴幼儿通过谷类辅食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重金属婴幼儿谷类辅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