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探与化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探与化探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物探与化探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熊盛青

双月刊

1000-8918

whtbjb@sina.com

010-62060192

100083

北京学院路31号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物探与化探/Journ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79年创刊,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主办,地质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本刊是刊载物探、化探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综合性刊物,在地勘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本刊的宗旨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方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促进物探、化探科技进步、交流与推广;侧重应用,服务基层;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生产、科研和教学兼顾。本刊的编委会由跨部门37名专家组成。编辑部有4名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编辑,技术力量强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比里亚Harper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白洋陈开旭陈冲李福林...
    382-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里姆(Birimian)岩系作为西非地区最重要的Au成矿岩系,在利比里亚东南部的Harper地区广泛分布,Harper图幅 1 ∶ 2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表明,区内Au、Hg等元素具有强富集、强分异的分布特征,As具有富集、强分异的分布特征,显示出该地区优异的Au找矿前景.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本次筛选出能够有效指导Au矿勘查的F1 因子(Au-Hg-Pb-Sn元素组合)及F2 因子(As-Sb-W元素组合),通过对两组主因子中的Au、Hg、As、Sb 4 种元素开展异常信息提取,圈定出 13 处组合异常,有效反映了区内不同类型金矿(点)的异常分布特征.异常区的地质矿产检查工作表明,在具有定向展布特征且异常强度较高的HS1-HS3、HS12-HS13 组合异常区内具有明显的Au矿化信息,以此为基础,圈定出Seethum New及Behwan等2 处可供开展进一步详细勘查工作的Au重点找矿远景区.

    金矿水系沉积物异常提取成矿远景区利比里亚

    PNN测井在剩余油评价中的应用——以老区油田高台子油层为例

    苏可嘉秦臻冯敏艾寒冰...
    393-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区油田目前处于开发的中后期,高台子油层含水饱和度大幅度增加,纵向分层情况认识不清,区域剩余油藏分布规律不明,增大了挖潜难度和节能减排压力.为进一步认清高台子油层剩余油藏的分布情况,指导生产作业,明确潜力方向,在研究区域应用PNN(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技术识别储层剩余油藏的纵向分布情况.将 10 口井的监测结果与生产资料对比,措施符合率为 80%.研究表明PNN测井技术能够较好地在纵向分层上识别储层的剩余油藏分布状况,在指导单井在高含水层补孔堵水方面,整体应用效果较好,产油量增加.该方法的结合应用提高了老区油田高台子油层评价剩余油饱和度的准确性,为制定和调整后续油田开发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持,为进一步指导油藏高效开发和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

    PNN测井高台子油层剩余油饱和度油田开发

    来凤地区龙马溪组含气页岩测井识别——以WY1井为例

    裴圣良屈建新张鹏
    403-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除四川盆地外可能实现页岩气勘探突破点之一,测井技术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手段,本文以来凤地区WY1 井的测井为基础,对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层段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WY1 井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层段具有高自然伽马、高铀、高钍、高补偿中子、高声波时差及低密度的测井响应特征,深、浅侧向电阻率低于下伏宝塔组碳酸盐岩,高于砂质页岩,且正差异反映岩层中发育高角度裂缝的层段.通过测井曲线叠合以及交会图版分析发现,含气页岩层自然伽马—岩性密度测井叠合曲线及声波时差—岩性密度测井叠合曲线具有明显的正差异,而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和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呈现明显的负差异,且声波时差—岩性密度叠合测井曲线对于含气层段的指示作用最为准确;声波时差—补偿中子测井交会图、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测井交会图以及深侧向电阻率—补偿中子测井交会图对于富有机质含气页岩的识别作用最明显.

    湖北页岩气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测井识别

    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系统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内的研究进展

    周绍钰包乾宗石卫
    41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声波传感(DAS)技术作为最先进的声场检测技术之一,能够对与光纤相互作用的环境振动和声场信息进行分布式、长距离、高精度的实时检测.DAS技术中的光纤勘探系统解决了常规检波器在复杂地质环境中成本高、布设难度大等问题.近年来,DAS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在需要长期、大规模布设的监测应用场景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其相关研究成果较为发散,系统性认识较少.为深入了解DAS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更好地开展后期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DAS技术自身的发展进程与其近期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内取得的研究成果,按照油气、海洋和环境工程 3 个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系统的分类总结,着重关注DAS技术近年来在不同方向上的发展进程、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已经取得成果的相关文献;最后,对现阶段基于DAS采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对未来DA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文献调研成果总结

    基于特征加权的KNN模型岩性识别方法

    郭雨姗王万银
    428-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性识别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工作,为固体矿产勘探与油气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岩石物性是连接岩性和地球物理场的桥梁,可以通过物性之间的差异进行岩性识别,但不同岩石的物性数据往往存在一定重合,仅靠交会图无法准确地识别岩性.KNN(K近邻)模型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机器学习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都很高,适用于多分类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基于特征加权的KNN模型引入岩性识别中,该方法将传统KNN模型与属性特征的信息增益相结合,对不同特征赋予不同权重,可以直观地反映属性特征对分类的重要程度.实验证明,相比于传统KNN方法,基于特征加权的KNN模型对岩性交界处的识别能力有大幅提升,整体提高了岩性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KNN岩性识别信息增益特征权重

    基于功率谱密度筛选的高海拔区背景噪声快速成像技术

    刘迪杨涛宋华东李广超...
    437-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实且高信噪比的经验格林函数是准确提取面波频散和反演地下结构的前提,而实际噪声源分布与理论存在差异,且高海拔区噪声源数量少、能量弱,不仅需要长时间的数据采集,也难以获得高信噪比的经验格林函数.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功率谱密度的背景噪声数据筛选方法,对某高海拔地区采集的 92 h的背景噪声数据进行筛选,不仅大幅缩短了互相关计算时长,更有效提取了高信噪比的面波,减弱了高视速度干扰波,并获得了浅层 0~140 m高分辨率的横波速度结构.本次研究为作业难度大的高海拔区开展周期短的水利水电勘察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功率谱密度数据筛选高海拔区背景噪声成像面波

    不同方位各向异性反演技术对比和总结

    梁志强李弘
    443-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基于方位各向异性理论的叠前P 波裂缝反演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方位各向异性反演可以得到裂缝方位和裂缝强度,但是不同的反演技术得到的表征裂缝强度的参数各不相同,反演结果也常常有所差异,因此就造成了裂缝各向异性反演结果的不唯一性,进而造成谁才是"正确的"这种困惑和疑问.本文从Thomsen各向异性理论出发,通过裂缝模型(Hudson薄币模型、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的裂缝反演技术(VVAZ、Ruger近似和傅立叶级数)中建立各向异性的参数联系,给出了不同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反演结果的真实含义和数学表达,并对不同反演技术与裂缝模型参数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深化了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反演的研究,为基于"两宽一高"数据开展大规模的裂缝检测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反演VVAZRuger近似傅立叶级数

    基于PARDISO直接求解器的三维自然电位正反演

    苏朝阳沈金松罗辉
    451-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自然电位法在海底硫化物资源的勘探和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开展的是基于PARDISO直接求解器的 3D自然电位正反演算法研究.首先,利用有限体积法离散自然电位控制方程,采用PARDISO直接求解器提高正演计算的效率,通过数值解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正演算法的可靠性.其次,在 3D反演算法中考虑了地形因素,同时将最小支撑约束与深度加权加入目标泛函中,理论模型数据的反演结果很好地恢复了矿体的结构.最后,利用该算法对室内沙箱实验获得的自然电位数据进行反演,结果显示得出的电流密度异常与金属棒的位置基本一致.因此,本文提出的反演算法在未来大规模自然电位数据反演中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电位法3D聚焦反演PARDISO直接求解器

    坡折带区立体震源与平面震源资料对比分析

    陈凤英王祥春孙健李灿苹...
    461-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水区逐步成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靶区,该区域地质情况复杂,中深层地震成像存在信噪比低、分辨率低的问题,势必影响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为提高深水区中深层地震数据的品质,从地震数据采集的源头出发,采用立体震源和平面震源在同一采集参数下,对坡折带区同一位置重复进行地震数据采集,经过相同的处理流程后,将二者在子波、炮集频谱、近道频谱、叠加剖面频谱、最终成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立体震源子波在能量强度与受鬼波干扰方面都优于平面震源,且在深水区中深层具有频带更宽的特征,尤其是 30~80 Hz频率更丰富,从而可以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改善地震数据的成像.由此可知,与平面震源相比,立体震源在改善深水区中深层地层成像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因而在深水区中深层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立体震源采集地震数据,以提高地震数据成像品质.

    立体震源平面震源坡折带区地震成像

    非零偏时延VSP资料处理关键技术

    张洁程磊磊曾昭翰陈林...
    470-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零偏时延VSP资料含有丰富的井旁波场信息,利用VSP反射信息和地震属性,能有效监测井旁注入流体运移情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观测方式影响,时延非零偏VSP 资料叠加次数有限,对两期VSP 资料处理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本文在常规非零偏VSP处理技术流程中引入两期资料的可重复性分析和一致性处理方法技术,建立了时延非零偏VSP资料处理技术流程,并针对时延资料的炮内一致性处理和两期资料间一致性处理进行了方法分析研究和试验.从A井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非零偏时延VSP资料处理流程和关键技术具有较高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具有推广价值.

    非零偏时延VSP资料处理一致性处理属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