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周承顺

月刊

2097-0900

wjxyxb@126.com

0316-2067611、2067612、2067201、2067202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武警学院学报》简介 一、基本情况 《武警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1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京地区高校一等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高校学报一等奖、公安武警部队创刊最早的学术期刊、公安武警部队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主办,刊名为陈丕显副委员长题写。 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面向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各警种以及众多专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学报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受到全国高教期刊研究会、北京地区高教学报研究会、河北省教委、省高教期刊协会以及军内外读者、作者、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 主要栏目有:“边防研究”、“消防研究”、“警卫研究”、“维和研究”、“高教研究”、“文史研究”、“部队建设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维和研究”等。现印数为5000册,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发行全国公安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支队以上机关以及公安政法院校。同时,还与法国、英国等国家消防部门及有关院校进行了交流。 二、办刊方针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双百”方针,面向公安政法系统、武警部队和院校,旨在活跃学术思想,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促进科教强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安现役部队服务。 三、优势与特色 武警学院为省军级,是为全国公安武警部队培养边防、消防、警卫和维和专业人才的部属本科军事院校。从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来看,全国仅此一家。学院集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为一体,决定了《武警学院学报》的属性。从这个层面是上讲,学报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全国是惟一的、一流的。这既是武警学院的优势,也是学报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四、编辑部建设 编辑部现有8人组成。主编、副主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多次被评为全国(省)高教期刊“优秀编辑”。编辑5人,职工1人;从年龄结构看,老中青三结合;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8%。总的来看,学报编辑部是一个人员素质高,奉献精神好,业务技术精,学术造诣较深,知识结构合理的编辑部,完全能够胜任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编辑部现在是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员单位,全国高教期刊协会理事单位,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河北省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公安政法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 五、学报发展及取得的工作成绩 纵观学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学报编委会的关怀指导下,全体编辑人员勤奋工作,奋勇拼搏,积极开拓进取,办刊思路清晰,办刊指导思想明确,充分发挥了学报的阵地作用、指导作用、园地作用和窗口作用,创造了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部队建设。   1998年,学报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   1999年《武警学院学报》在河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59家高校学报中夺得“优秀学报一等奖”(全省仅4家)。   2000年学报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期刊”。   2002年5月,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06年5月,蝉联“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边消警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多年来,由于学报长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方针,学报的学术质量显著提高,转载率逐年上升。1999年以来,在学报发表的文章有数十篇被中央军委军事文库、国家有关文献书刊收录;有1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近百篇文章摘要或标题收录索引。   六、奋斗目标及工作思路   在新世纪之初,编辑部决心,虚心向高校文科学报学会专家请教,向各高校学报编辑同仁学习,按照既定的办刊目标和方略,刻意求索,奋力耕耘。力争在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上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奋斗目标:“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争一流期刊,创名牌效应”和“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突出专业特色,追求高新实深”是学报刻意追求的目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坚持原则、以质取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编辑部精神的真实写照。   工作思路:坚持学术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实施精品战略,追求高新实深。   质量管理:期刊编排规范化,学术质量精品化,期刊风格特色化,编辑工作现代化(微机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郑坤芳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内外环境变幻莫测,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以维护国家安全发展为职责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导向,以促进国际和平发展为格局落点.瞄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安全需求,筑牢大学生国家安全思想根基、搭建国家安全教育平台、优化国家安全教育环境,构建科学完整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切实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落地生根,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式现代化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复兴

    三维实景建模警务指挥系统及其应用

    王斌王雷光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三维实景建模技术的发展以及警务工作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应用于可视化警务指挥系统逐渐成为警务实战化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三维实景建模警务指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重点目标基础信息呈现、预案推演、大型活动安保、实景三维与视频融合监控、辖区网格化三维管理、警力三维部署与警情三维呈现、公安三维模型与消防救援联动应用等多个领域.三维实景建模警务指挥系统需要在将三维实景建模警务指挥系统转化为实际战斗力、完善实景三维模型可视化警务应用、推进三维实景建模与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层次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警务实战系统

    "公安学+MP"双学位高层次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拓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大量能指挥、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警务人才,突出德法兼修的培养理念,创新警务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以《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对法治公安队伍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为引导,梳理总结公安学和警务学科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从"公安学+MP"双学位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与理论基础入手,围绕构建培养框架、优化课程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举措,探究双学位项目的实施路径,以期推动公安院校"指技管"一体高层次警务人才培养,破解多学科交叉融合关键难点问题.

    公安学MP双学位警务人才培养模式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