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春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春秋
文物春秋

许潞梅

双月刊

1003-6555

wwcqzzs@163.com

0311-85367298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82号

文物春秋/Journal Stories of Relic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唯一的以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为主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者及文物爱好者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古学证据视角下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内蒙古高原南缘人群的定居化现象

    曲宇蒙
    3-1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高原南缘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是研究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文化适应性变迁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在该区域相继发现了裕民、四麻沟、兴隆、四台等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体现了内蒙古高原最早的、有考古学证据可循的、明确的定居化现象.借助房址投资、使用时间和强度,石器生产技术,陶器生产技术等判断遗址定居程度的考古学指标,对这四处遗址的定居化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内蒙古高原南缘在进入全新世后经历了定居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但同一时段不同遗址人群在定居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分析遗址周边湖泊沉积的孢粉古气候重建指标可知,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扩张及随之而来的动植物资源分布的波动,可能是内蒙古高原南缘人群定居程度不断加深的原因.

    内蒙古高原南缘定居化现象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考古学证据

    河南巩义先秦时期农业复杂化进程的植物考古观察

    郭荣臻曹凌子王潇滨
    18-2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巩义地区先秦时期考古记录显示,裴李岗文化至东周时期的农业经济不断演进,农业复杂化态势渐趋明显.农业复杂化表现在以粮食作物为代表的农产品种类的增多、农业种植体系的进步、农业区分布范围的扩大、农业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社会不断向文明化演进等多方面.巩义地区农业经济复杂化的发展,为所在河洛文化区乃至中原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早期文明化进程奠定了经济基础.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进行和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持续展开,对巩义乃至中原核心区先秦时期农业复杂化、生业复杂化、技术复杂化、经济复杂化、社会复杂化的认识将更加深入.

    河南巩义先秦植物考古食物生产农业复杂化

    也谈宝鸡旭光西周墓

    刘树满张冠超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陕西宝鸡旭光村出土的五座西周墓进行分析研究,其墓葬年代集中在西周康昭时期.其中M3的墓主人(帝大)伯,地位最高,很可能是这个小族群的首领;M2的墓主人为女性,或为(帝大)伯的妻子.墓葬形制、随葬品摆放位置等所体现的墓葬习俗更接近于氏羌族的葬俗,墓中出土的陶器既有典型的姬周文化风格的器型,也有羌戎文化的装饰元素,推测墓主可能均是氏羌族人.

    西周墓族属文化因素陕西宝鸡

    西汉列侯墓葬出土钱币及相关问题

    刘尊志
    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目前考古资料,较多西汉列侯墓葬有钱币出土,铜钱币较为普遍,且存在明显的时代特征.另有黄金货币与仿制钱币,对应墓葬少,所属时代及分布地域则相对集中.西汉列侯墓葬出土的钱币在位置、种类、数量、功用及有无等多个方面均体现出与列侯等级身份密切相关的内容,对研究西汉列侯的陪葬和殓葬及其他丧葬需求等亦可提供相应的参考.

    西汉列侯墓葬出土钱币丧葬内容

    李请一墓志铭所见明初景德镇官窑管理机构更名问题

    余金保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新见明代李请一墓志铭中所记墓主生平及其职业生涯进行考证,可知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官窑设立了专门管理官用瓷器生产的机构——御器局,由中官在景德镇负责监陶事宜,同时还委派具有一定级别的官员监督烧陶.结合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梳理明初景德镇官窑制度的发展脉络,认为御器局的出现与这一时期官窑的性质和中官监陶后官窑实际由二十四监局中的内官监管理有关,而明宣德时期将"御器局"更名为"御器厂",则与明代官手工业管理部门由按原始收储品种划分转向按工种、制作划分有关.

    李请一墓志铭景德镇官窑御器局御器厂永乐时期宣德时期

    洛阳市伊滨区司马光路西汉墓C11M01524、C11M01525发掘简报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月至4月,为配合洛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司马光路(光武大道—玉泉街)工程项目建设,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伊滨区科技大道以南,西起光武大道、东至玉泉街范围内清理了一批古墓葬.其中两座西汉墓葬保存较好,C11M01524为长方形竖穴墓道空心砖墓,C11M01525为长方形竖穴墓道土洞墓.两墓均出土有彩绘陶鼎、陶盒、陶壶以及陶俑头,为研究洛阳地区西汉时期的社会习俗、经济文化等提供了新资料.

    C11M01524C11M01525西汉墓葬司马光路河南洛阳

    河北平山县中七汲、胡村汉、唐、宋代墓葬发掘简报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8年7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中山国古城遗址管理所配合下,对朔黄铁路建设工程所涉及的中七汲墓地及胡村取土场发现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的汉、唐、宋代墓葬共8座,其中中七汲墓地7座(分别编号为98PZM30—M32、M65、M70-M72),胡村取土场1座(编号98PHM1),分属汉、唐、宋代,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钱币等随葬品.这些墓葬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出土随葬品和墓葬形制、装饰均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为河北汉、唐、宋代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河北平山中七汲墓地胡村墓地汉代墓葬唐代墓葬宋代墓葬

    河北辽代砖塔述略——基于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项目成果

    张建勋董旭马云霞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北辽代砖塔是研究辽代历史、文化、宗教、建筑的重要实物遗存.以往对辽塔的研究多基于传统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整理,由于砖塔高耸,塔体上部往往勘查不清.河北省现存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的辽代砖塔有12座,借助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项目组2016-2021年数字化成果(包括高清照片、正射影像图、倾斜摄影测量模型等),可全面了解河北辽代砖塔的平面形状、基座、塔身、塔刹的时代特征、造型艺术等情况.

    辽代砖塔河北数字化资源利用

    李鸿藻祁世长往来信札考释

    李文君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鸿藻与祁世长是晚清重臣,学界对他们的研究还不充分.故宫博物院藏有二人往来信札3通,内容涉及朝政之外的生活细节,对完善李、祁二人的研究助益良多,也可部分反映光绪朝高级京官的日常生活,是难得一见的新材料,值得去深入研究.

    李鸿藻祁世长往来信札晚清

    《保定地区出土墓志校释(明清民国卷)》序

    常建华
    93-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