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考古学证据视角下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内蒙古高原南缘人群的定居化现象
考古学证据视角下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内蒙古高原南缘人群的定居化现象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内蒙古高原南缘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是研究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文化适应性变迁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在该区域相继发现了裕民、四麻沟、兴隆、四台等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体现了内蒙古高原最早的、有考古学证据可循的、明确的定居化现象.借助房址投资、使用时间和强度,石器生产技术,陶器生产技术等判断遗址定居程度的考古学指标,对这四处遗址的定居化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内蒙古高原南缘在进入全新世后经历了定居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但同一时段不同遗址人群在定居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分析遗址周边湖泊沉积的孢粉古气候重建指标可知,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扩张及随之而来的动植物资源分布的波动,可能是内蒙古高原南缘人群定居程度不断加深的原因.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曲宇蒙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北京 100872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南缘
定居化现象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考古学证据
出版年:
2024
文物春秋
河北省文物局
文物春秋
CHSSCD
影响因子:
0.088
ISSN:
1003-6555
年,卷(期):
20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