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以眉县博物馆为例

    韩红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利用高科技手段保护文物逐渐成为潮流.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非接触性、测量精度高、信息提取高效快速等特征,实现了文物无损式修复、全景式展示、全域式检测,并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眉县博物馆为对象,阐述三维扫描技术的操作原理、操作流程、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优势,并聚焦馆藏文物,结合实际情况和应用经验成果,从文物建模、文物修复、文物虚拟展览等几个方面探讨眉县博物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保护文物的具体实践,以期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和文物保护工程提供有力参考.

    三维扫描技术眉县博物馆文物保护应用实践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的保护修缮与研究

    郭方华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作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印记,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各级党委、政府及文物管理部门在对遗址进行保护修复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因此,加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的保护与修缮工作,能使更多人通过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各历史时期文化的了解与感悟.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概况,对其价值进行评估,明确保护修缮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建筑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再次阐明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修缮目的、内容、原则;最后探讨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保护修缮的具体措施,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的优化提供一定思路.

    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意义原则策略

    城市建设中的古建筑保护

    庄莹莹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建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物质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古建筑的保护.基于此,文章针对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古建筑保护进行研究,在简单分析古建筑保护价值的前提下,结合古建筑保护需要遵循的全面性、规范性、常态化三项原则,针对目前古建筑保护遭遇的结构病害、功能定位、规章制度以及保护修缮流程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城市建设古建筑保护

    龙岩红色旧址保护利用策略探析

    范璐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岩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加快,龙岩红色旧址的保护利用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通过梳理龙岩红色旧址分布状况、类型特点、保护意义及保护现状,从加快推进红色旧址调查、认定工作,实施红色旧址重点保护工程,出台红色旧址利用政策,坚持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创建红色文化特色品牌,注重多元立体传播途径等角度提出了龙岩红色旧址保护利用策略,以期促进红色旧址活起来,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同时为其他地区的红色旧址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更好地发挥红色旧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作用.

    龙岩红色旧址保护利用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博物馆英文讲解工作策略探究——以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为例

    刘婧姣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连接外国观众和本土博物馆的桥梁,英文讲解在传播中华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连在东北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每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集藏品展示、武术展演、学术交流于一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武术专题博物馆,兼具区位优势和传统文化特色.文章以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为例,全面阐述目前英文讲解工作概况,通过对跨文化传播、英语口译理论的剖析,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从四个方面论述英文讲解词编写的策略,根据目前英文讲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博物馆英文讲解和外事接待工作的发展做出规划,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跨文化传播英文讲解外宣三贴近原则增译与注释归化与异化

    解析博物馆设立非遗剧场的作用——以南京博物院非遗剧场为例

    周怀东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剧场为例,基于对当前博物馆设立非遗剧场的原因、运行状况、取得成果的解析,化解在博物馆中设立非遗剧场的困惑与疑问,使非遗剧场在博物馆展示与保护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可以为国内同行的类似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非遗剧场运行现状成果作用

    从受众出发:博物馆视觉材料应用研究

    赛楠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探究了我国博物馆如何运用视觉材料进行视觉表达.基于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博物馆在展览中恰当地运用视觉材料可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加深他们对展览的理解与认知.文章也对目前博物馆应用视觉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博物馆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借鉴.

    博物馆受众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视觉材料视觉表达

    大数据背景下博物馆专题展览创新路径——以克拉玛依市文博院为例

    董红艳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以克拉玛依市文博院的专题展览为切入点,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博物馆专题展览创新路径,希望对更好地促进博物馆陈列工作的高质量和多元化发展有一定帮助.

    大数据博物馆专题展览创新路径

    浅谈如何应对暑期"博物馆热"——以太原市博物馆为例

    杨雪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闲暇时间走入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博物馆热"现象随之显现.太原市博物馆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文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工作宗旨,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化挑战为机遇,2023年暑假期间,从策展规划、暑期研学、青少年实践、志愿服务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让年轻人在这里陶冶身心,感受锦绣太原历史文化的温度.

    "博物馆热"馆际交流暑期研学馆校合作

    基于乐龄老年心理的数字化博物馆适老服务研究

    张宇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乐龄老年心理研究为基础,在数字技术与文博产业有机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探讨如何通过适老服务设计来提升老年观众在数字化博物馆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以及自我实现价值的获得感.通过案例分析当前数字化博物馆中存在的适老服务体验的不足,提出了数字化博物馆适老设计的探索方向和智能导览服务的设计实践建议.为数字化博物馆的适老服务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和老年观众参观体验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心理老年观众数字化博物馆适老服务智能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