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对古建筑文物的影响研究——以晋祠为例

    高颖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文物保存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物古迹是人类发展史上宝贵的遗产,是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珍贵遗存.这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无一不是无价之宝、惊世骇俗之作,然而文物环境的优劣与否关乎文物的寿命,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和谐的人为破坏让我国的文物面临极大的威胁.文章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阐述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并提出文物环境的保护措施.

    文物环境文物保护晋祠影响

    文物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结合探究

    郝彪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众多学者已对文物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间的关系进行充分探讨,两者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已被证实.从文物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现状看,呈现出以文物为主题开展文物旅游的趋势.这一趋势是文物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结合的新模式,为了更好推动文物保护,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文物保护与可持续旅游的融合发展.

    文物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旅游融合发展

    文物保护与修复理念的创新性研究

    余潇李爱红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和修复的理念自起源与发展之始,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提供保护行为演进、丰富的可能性,是强调创新性保护的目的.我国文物有自身的特殊性,古代传统保护中不乏富有创新性思想的成功案例,近代随着科技发展,我国文物保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诸多创新.现从修复理论和我国文物保护的独特性两方面,重新思考保护与修复的意义,并研究当今我国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创新性.

    文物保护创新性修复理论

    陕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案例分析与思考——以商洛市为例

    张晓宇郭璐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是中国革命摇篮和延安精神发祥地,比起陕北,陕南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商洛是革命老区,包含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长征革命旧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重要文物.但与各地一样,由于地理位置、文物级别等限制,陕南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成果参差不齐,面临着不少困境,本文以商洛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田野调查情况为依据,浅谈商洛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现状及典型案例.

    革命文物田野调查保护利用模式探索

    五莲县博物馆玉器文物保护及历史溯源

    郑德杨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玉器历经繁荣与衰败的时代变迁,拥有历代文化的印记.五莲县博物馆珍藏了一系列玉器,包括玉钺、玉璜、玉琮和璇玑等,馆藏的玉器文物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形态各异,展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文章将深入鉴赏五莲县博物馆的玉器文物,了解博物馆采取的文物保护策略和玉器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玉器文物保护博物馆

    陈列展览评选征集活动的现状与实践启示

    张睿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当下国内主要的陈列展览评选征集活动情况,结合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展览"追随——奋斗者的故事"申报有关评选和征集活动的具体实际,分析此类工作主要内容和重点事项,总结有关工作启示.

    陈列展览申报启示

    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运用与分析

    林南红叶菁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技术日渐丰富与成熟,博物馆展陈手段与方式也正在逐渐由单一的文物静态展示、文字说明以及图片张贴等方式向信息技术条件下数字展陈方式运用、高新技术支持的多媒体动态展示手法转变,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作为博物馆的建设者们应该充分认清数字技术在未来博物馆展陈中运用的现实意义和设计原则.

    博物馆展陈数字技术互动体验

    行业博物馆文物征集问题的研究——以中国铁道博物馆为例

    张雅文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博物馆,此后各个行业开始效仿建立起本行业的博物馆,目的在于展示该行业遗存物以及文化,这些行业遗存物凝聚了近现代以来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近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可利用资源不足、藏品征集渠道不通畅等原因,导致诸多珍贵文物散落各地,同时藏品体系的搭建也受到制约和限制,长期影响着行业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然而行业博物馆是众多博物馆类型中重要的一种,它的发展与未来均与博物馆事业紧密相连,因此,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铁路博物馆藏品征集渠道价值

    浅谈博物馆如何结合自身打造特色社教活动——以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为例

    何丽茴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拥有众多博物馆,博物馆展示着历史、传播着历史.现如今博物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不仅是研究、收藏、保护文物的主体单位,更是一个向社会大众传播知识的教育平台.博物馆的社教活动作为有力且有效的知识传播方式,能结合不同的形式实现更有趣味性的知识传播.但是,部分博物馆社教活动趋于雷同,大量类似的社教活动不利于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感.文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社教活动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博物馆如何结合自身特色、自身情况、自身资源来组织实施特色社教活动以及现阶段还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博物馆社教活动博物馆特色青少年儿童

    高校博物馆讲解员的素养及养成

    杨桂梅史慧娟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博物馆在科学普及、文化宣传与育人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讲解员在这些具体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文章尝试从高校博物馆讲解员的作用和角色定位角度切入,探讨高校博物馆讲解员的素养及养成途径.

    高校博物馆讲解员素养养成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