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屈永欣

月刊

1003-3106

gch4954@163.com

0311-86924962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90号

无线电工程/Journal Radio Engineering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工程》(月刊)创刊于1971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遥感遥测遥控学科发展、交流测控领域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突出高科技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多次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编辑质量优秀奖、出版质量优秀奖,河北省出版物印刷优质产品(一等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典型材料的高空核电磁脉冲屏蔽效能评估

    袁扬吴胤彤唐煌王季红...
    420-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设备的集成化程度和电磁敏感性都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面对高空核电磁脉冲(High-altitude 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HEMP)这种具有超高场强、较宽频带和极短上升沿的强电磁脉冲时,极易成为攻击目标而影响正常工作.在参照国内外各种权威标准的基础上,利用CST电磁环境仿真模拟软件,通过测试不同类型、不同尺寸和不同条件下典型材料的HEMP屏蔽效能,分析研究典型材料的HEMP防护规律,为后续利用典型材料提高电子设备的HEMP防护能力,以及高性能HEMP防护材料研究和制备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高空核电磁脉冲屏蔽效能典型材料CST

    河北区域电离层精细建模及磁暴响应特征研究

    吴文坛郧晓光李得根万寿兴...
    428-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常发生的地磁暴可引起电离层异常,并导致穿过电离层的GNSS导航信号产生异常延迟甚至难以被观测处理.因此,有必要对地球磁暴引起的电离层异常响应特征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在已有的全球电离层异常研究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省级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 Operation Reference Station,CORS)网测站密度大、数据细节丰富的优势,建立了区域电离层模型,精细化提取了电离层异常值.初步分析了磁暴期间电离层异常响应的时序关系、量级大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等:①磁暴与区域电离层异常之间的时间响应特征显示,地球磁暴可引起电离层异常,电离层异常在响应时间方面具有拖尾效应,磁暴结束24 h后电离层才恢复至磁暴前正常水平.②磁暴引起电离层垂直电子总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异常变化的量级特征显示,小磁暴引起电离层天顶方向电子总量增大约9.5 TECU,对应视线方向电子总量增大约36 TECU.③磁暴引起电离层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高纬度地区的电离层异常响应大于低纬度地区.④电离层异常响应的空间变化特征显示,磁暴期间电离层异常响应首先呈现出从南向北增大延伸态势;当电离层VTEC及其异常值达到峰值后,电离层异常响应呈现从北向南减弱回归态势.

    电离层异常地磁爆电离层建模区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

    基于色彩均衡和多权重融合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

    孙昊宇牛宏侠
    436-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下图像色偏严重及对比度、饱和度和色彩丰富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彩均衡和多权重融合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利用暗通道先验(Dark Channel Prior,DCP)算法进行水下图像去模糊预处理,利用基于动态阈值的自动白平衡算法进行色偏校正,将处理后的图像再进行多权重融合.融合处理过程主要建立在2个图像的权重计算,分别是基于伽马校正的对比度提升图像和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边缘增强图像,分别计算2个图谱的显著性权重和饱和度权重,线性融合2个图谱计算后的权重得到增强图像.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水下图像整体清晰度恢复效果较好,而且对比度和图像色彩细节表现均有很大提升.相比其他主流算法,水下图像色彩评价(Underwater Color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UCIQE)指标和水下图像的质量评价(Underwater Image Quality Measurement,UIQM)指标提升效果显著,平均参数指标分别提升了 22.3%和10.2%.

    暗通道先验伽马校正白平衡多权重融合

    倾斜地面3D点云快速分割算法

    张清宇崔丽珍李敏超马宝良...
    447-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赖于平面拟合或局部几何特征区分地面障碍物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但是在具有倾斜地形或稀疏数据的情况下,性能会降低.在倾斜地形场景中,利用激光雷达(LiDAR)提供的点云数据,通过地面点云的3D投影与直线拟合,利用栅格地图方法降低计算复杂度,实现地面点云的分割.针对非地面的点云集合,利用SLR聚类算法处理,通过设定强度特征阈值在垂直方向区分地面点与非地面点,并对扫描到的障碍物地面分类.通过实验分析,提出的算法较其他地面点云分割算法,一方面在倾斜地形上具有更好的建图效果,另一方面SLR聚类算法处理后的强度特征在X、Y、Z三个方向覆盖范围更精确,如在X方向相较于快速地面分割算法平均提高了 44.0%,相较于添加了栅格地图的算法平均提高了 40.1%.

    倾斜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分割栅格地图聚类

    基于CEVA-XC4500 DSP平台5G-LDPC码编码实现

    吴思远陈成姜明徐安来...
    457-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系统采用的信道编码技术之一,用于业务信道高速数据传输,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5G-LDPC码编译码在嵌入式平台的实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CEVA-XC4500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具有极低功耗、高密度计算、集成了超长指令字(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VLIW)和单指令多数据(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IMD)矢量功能的特点.针对CEVA-XC4500 DSP矢量汇编指令和内联指令集的特点,提出一系列针对5G-LDPC码编码的代码优化方法,使其满足5G-LDPC码编码工程应用指标要求.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5G-LDPC码编码在CEVA-XC4500 DSP内核上表现良好,中长块编码吞吐率超过100 Mb/s、核心矩阵吞吐率超过1 Gb/s,最大吞吐率达到250 Mb/s、最大核心矩阵吞吐率达到1.6 Gb/s.如果CEVA-XC4500 DSP芯片的最大数据位宽将来能进一步增大,吞吐率可以做得更好.该5G-LDPC码编码的代码优化方法为其他信道编码在类似嵌入式平台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CEVA-XC4500DSP超长指令字单指令多数据5G-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矢量化

    基于分级思想的多级蚁态蚁群改进算法

    刘书勇刘峰
    463-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泛应用于经典NP难问题即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的蚁群优化(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算法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但其采用正反馈机制并具备较强的鲁棒性,适合与其他算法相融合从而改进优化.基于此,引入人工蜂群的分级思想,提出了一种多级蚁态的蚁群改进(Multistage State Ant Colony Optimization,MSACO)算法.通过引入适应度算子将传统单蚁态蚁群划分为王蚁、被雇佣蚁和非雇佣蚁,并且在每次迭代后重新分配身份以动态维持多级蚁态.王蚁寻找最优路径即最优食物源,被雇佣蚁负责路径构建,非雇佣蚁进行局部优化.为了使非雇佣蚁更有效地获得优质解,提出了一种固定邻域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TSPLIB库的7个数据集中,MSACO均可以达到理论最优解程度,较其他改进算法的最优解迭代次数与运行时间可以减少约40%与50%.

    人工蜂群蚁群优化算法动态多级适应度算子固定邻域

    基于残差时序卷积网络的水声通信信号模式识别

    陈双双顾师嘉李娜娜吴玉泉...
    473-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通信信号模式识别是非合作水下通信信号识别中的关键一步,然而,水声信道的复杂多变给水下通信信号模式识别带来了很大挑战.针对传统算法模型复杂度高、提取特征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残差网络和时序卷积网络相结合的残差时序卷积网络(Residual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ResTCN)通信信号模式识别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网络收敛速度较快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通过实验仿真和海上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在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大于-10 dB时,该方法在测试数据集上分类正确率为95%,在海试数据上正确率可达到93.5%.

    水声通信调制模式识别时序卷积网络残差网络短时傅里叶变换

    一种多气象特征融合的时空降尺度模型

    雷为好秦华旺陈浩然侯笑扬...
    483-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深度学习气象时空降尺度方法较少、数据融合方式较为单一、气象图像纹理细节信息重建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时空降尺度模型(Spatio-Temporal Downscaling Model Based on of Multi-Feature Fusion,STMFF).设计一个动态数据融合模块(Data Fusion Module,DFM)对动态辅助数据进行融合,对特征时间插值模块进行改进,实现更加有效的静态数据融合;使用局部时间特征比较(Local Time Feature Comparison,LFC)模块来提高视频帧插值后每帧的图像质量,并采用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残差Swin Transformer模块(Residual Swin Transformer Module Based on Multi-Scale Feature Extraction,MF-RSTB)获得每帧图像的多尺度特征.基于法国雷达降水公开数据集的验证表明,STMFF最优结果较对比算法的MSE最大降低74.42%,最小降低4.28%,且在每帧图像的主观视觉效果上也更具优势.

    深度学习气象时空降尺度多尺度特征SwinTransformer

    基于多重高阶同步压缩的高动态信号捕获技术

    程凌峰张英健倪淑燕
    497-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动态用户在利用低轨卫星进行通信时,由于卫星与终端的高速相对运动,不但会产生大频偏,还会产生较大的多普勒变化率,当截取时间内频率变化率超过频率分辨率时,会造成常规捕获方法失败.为了解决高动态信号的捕获问题,根据多普勒变化特点将信号建模为非线性调频信号,并采用时频分析方法提取瞬时频率;推导了高动态信号的同步压缩过程,为了提高时频分析的聚集能力以及对于动态信号的稳健性,设计了一种针对高动态信号的多重高阶同步压缩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具有K级频偏及一二阶频偏变化率的高动态信号频率估计误差在较高信噪比下可降至2.4 Hz左右,捕获概率提高至99.5%左右,相对于多重同步压缩方法均有提升.

    捕获非线性调频多重高阶同步压缩

    基于改进Centerfusion的自动驾驶3D目标检测模型

    黄俊刘家森
    507-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动驾驶路面上目标漏检和错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enterfusion的自动驾驶3D目标检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将相机信息和雷达特征融合,构成多通道特征数据输入,从而增强目标检测网络的鲁棒性,减少漏检问题;为了能够得到更加准确丰富的3D目标检测信息,引入了改进的注意力机制,用于增强视锥网格中的雷达点云和视觉信息融合;使用改进的损失函数优化边框预测的准确度.在Nuscenes数据集上进行模型验证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Centerfusion模型,提出的模型平均检测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提高了1.3%,Nuscenes检测分数(Nuscenes Detection Scores,NDS)提高了 1.2%.

    传感器融合3D目标检测注意力机制毫米波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