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屈永欣

月刊

1003-3106

gch4954@163.com

0311-86924962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90号

无线电工程/Journal Radio Engineering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工程》(月刊)创刊于1971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遥感遥测遥控学科发展、交流测控领域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突出高科技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多次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编辑质量优秀奖、出版质量优秀奖,河北省出版物印刷优质产品(一等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斗三号B1C/B2a新信号精密卫星产品估计及PPP-AR性能研究

    李鹏远陈正宇葛奎赵祥伟...
    962-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B1C/B2a新信号的服务水平,基于混合差分的方法,结合全球均匀分布的观测站数据解算得到BDS精密钟差,进一步估计宽窄巷未校准相位延迟(Uncalibrated Phase Delay,UPD).使用二次差法对所估计的BDS-3钟差精度进行评估分析,验证估计产品的准确性;通过UPD产品长期序列来研究其稳定性;将估计的钟差和UPD等产品应用于精密单点定位浮点解和固定解(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Ambiguity Resolution,PPP-AR)进行验证.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可知,地球静止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IGSO)和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3 种轨道类型的估计卫星钟差平均精度分别为0.209、0.095、0.087 ns;BDS-3宽巷UPD长期序列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STD)均在0.04周以内,窄巷UPD 一天内的最大变化不超过0.15周,BDS-2宽窄巷UPD的稳定性略差于BDS-3;全球范围内均匀挑选的测站PPP浮点解的平均定位精度在北(North,N)、东(East,E)、天(Up,U)各方向分别为2.21、3.50、6.01 cm,经模糊度固定后,固定解分别提升至1.11、1.26、3.50 cm,提升了 49.8%、64.0%、41.8%,验证了估计钟差和UPD方法的正确性与新信号良好的服务性能.

    北斗三号卫星钟差未校准相位延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基于等效载噪比的WiFi与北斗三号RSMC出站信号的兼容性分析

    李刚郭磊支春阳刘佳浩...
    971-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北斗导航系统建设逐渐完善,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Reginal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RSMC)服务已进入行业应用越来越广的关键时期.WiFi信号与北斗三号RSMC出站信号频率接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2个系统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针对WiFi信号干扰对北斗三号RSMC出站信号性能的影响问题,介绍了北斗三号RSMC出站信号的空口特性,分析了 WiFi信号对北斗三号RSMC出站信号的带外干扰和带内干扰,基于等效载噪比的分析方法,从载噪比损失方面对干扰的强度做了仿真分析,并给出了改进方法.研究结果为WiFi和北斗区域短报文服务兼容并存提供技术基础.

    区域短报文通信北斗三号邻频干扰WiFi卫星通信

    面向多应用场景的遥感图像LSTM分类模型

    王换换王建玲闫新庆
    97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遥感图像能够更为丰富地反映地物内部信息,但多种应用场景下会出现时间序列关键特征难以提取,导致图像分类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设计一种面向多应用场景的遥感图像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分类模型.对场景遥感图像时间序列特征进行表示;改进动态时间弯曲质平均算法,利用改进算法提取场景遥感图像时间序列关键形态特征;构建LSTM模型,利用梯度下降法训练LSTM模型,更新网络的权值与偏置,在训练完成的网络内,输入时间序列关键形态特征,输出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可有效分类遥感图像场景,对场景遥感图像分类的Kappa值为0.97,分类耗时5.6 s,分类不同类别遥感图像场景时的预测分布方差最大为0.6,该方法的分类精度较高,且消融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模型的召回率高达95%,F1值高达0.96,由此可见,所设计模型对场景遥感图像分类具有显著的有效性.

    遥感图像场景关键形态特征长短期记忆模型分类

    BDS机载天线增益适航性分析与验证

    刘瑞华王彦军马赞马琬淇...
    984-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adio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RTCA)等的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卫星通信链路预算理论,给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机载天线增益适航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并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机载天线增益进行适航性分析计算.以BDS机载天线增益适航性分析结果为设计指标进行BDS B1I频段机载无源天线的验证设计与仿真.BDS机载无源天线仿真结果满足设计指标,并具有良好的低仰角增益与圆极化性能.证明了所给GNSS机载天线增益适航性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BDS机载天线增益适航性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机载天线适航性最低工作性能标准机载天线设计

    用户移动性下的毫米波自适应调制策略研究

    李葛杨博文彦博何顺杰...
    992-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用户移动时,信号的传输距离随之变化.基于此,利用毫米波通信对传输距离的敏感性提出了距离自适应调制策略.当用户接收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超过门限时,用户通过反馈信道请求基站调整信号调制阶数和发送功率来保证BER在门限以下.基站根据用户反馈的BER 门限、传输距离以及天线增益等确定调制阶数,通过最大化频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SE)得到最优发送功率.通过仿真得出,当传输距离小于300 m时,采用256阶数的正交幅度调制(256-order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256QAM);距离在 300~500 m 时,采用 64QAM 调制;距离在 500~800 m时,采用16QAM调制;距离大于800 m时,采用4QAM调制.比较已有的毫米波广义空间调制(Generalized Space Modulation-QAM,GSM-QAM)、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PM)和固定QAM调制策略,所提出的改进的自适应调制策略在保证BER的前提下,数据率最高.

    自适应调制传输距离误码率发送功率毫米波通信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科技创新量化考核算法

    冉黎琼陈金勇高林宋海权...
    998-1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科技成果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如何科学评价新时期企业科技成果创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在确定权重系数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评价为落脚点,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AHP的科技创新量化考核方法,建立了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量化考核指标要素信息库,构建新型科研平台科技创新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主客观因素,利用PCA得到指标层中各指标的重要度,通过AHP得到判断矩阵,提高判断矩阵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PCA和AHP的科技创新量化考核算法得到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量化考核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并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展示考核的分析结果.

    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人机交互系统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机器学习防御与攻击综述

    寇瑜萍邓丁欧钢黄仰博...
    1009-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芯片、模块和板卡等导航产品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导航终端设备上,但这些设备在开放环境中的通信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是一种新型"硬件指纹"技术,基于PUF的身份认证方式可以对设备进行硬件层面的认证,满足其轻量级和高安全性的认证需求.针对多数PUF易受到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建模攻击的问题,对不同的结构改进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了几种常用ML攻击算法的特点,提出了防御和攻击两方面的性能评价方法,从安全性方面讨论了 PUF的未来发展趋势.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导航设备抗攻击结构机器学习可靠性

    采用LDPC信道编码方案的LoRa通信系统

    张恩齐林俊鹏陈平平
    1019-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解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案的LoRa通信系统.经过权衡利用LDPC码编码以及LLR-BP解码替代汉明码,在不改变LoRa核心调制技术和参数定义的前提下,略去交织过程,并使系统具备了更好的误码性能,灵活支持较长的数据包的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在同一编码率下,当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水平为10-3时,基于LDPC编解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案的LoRa通信系统相较于传统系统信噪比性能能够放宽1.5 dB左右,该结果对于LoRa系统的各个扩频因子(SF)均成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LoRa技术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LLR-BP算法Chirp调制

    基于自适应门限融合策略的语音去噪算法

    薛珮芸师晨康白静赵建星...
    1026-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个语音去噪算法在去噪过程中关注点较为单一,而多个语音去噪算法在融合时存在细节信息被削弱、融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个语音去噪算法下的自适应门限融合策略,将带噪信号分别经过3种不同的去噪算法得到3个去噪信号;根据自适应门限值以帧为单位进行帧筛选,得到自适应门限融合策略下的去噪信号;为提高识别效果,采用倒谱提升器对Gammatone频率倒谱系数(Gammatone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GFCC)进行改进,并联合支持向量机进行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5、10、15、20 dB四种信噪比下,通过该融合策略所得到的去噪信号与目前主流的顺序融合及多级融合方式相比,在语音识别率方面平均提高3.6%,融合倒谱提升器的GFCC特征相比于GFCC特征平均提高了 2.2%.

    语音去噪自适应门限融合带噪语音帧筛选Gammatone滤波器

    确定性网络5G-A终端时延预测

    刘壮盛志超魏浩余鸿文...
    1034-1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控制场景下5G-A终端传输时延是确定性网络能力的直接表征之一,时延预测对提高网络确定性至关重要.由于传输时延序列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单一模型难以准确预测.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卷积注意力长短时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Attention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CA-LSTM)的传输时延预测方法.为提高VMD的分解性能,利用相关系数检验法确定时延序列分解的模态数,并利用蝗虫优化寻优分解的惩罚因子和保真度系数;设计CA-LSTM网络,借助卷积滤波器以及注意力机制使得网络具备分辨时延特征重要程度的能力;将各模态预测值重建成一维时延值得到预测结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VDM能够将5G终端传输时延序列有效分解,结合CA-LSTM模型相比于经典LSTM在MSE、RMSE和MAE上分别提升了 37.1%、21.3%和 23.6%.

    5G时延变分模态分解相关系数蝗虫优化算法卷积注意力长短时记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