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屈永欣

月刊

1003-3106

gch4954@163.com

0311-86924962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90号

无线电工程/Journal Radio Engineering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工程》(月刊)创刊于1971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遥感遥测遥控学科发展、交流测控领域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突出高科技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多次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编辑质量优秀奖、出版质量优秀奖,河北省出版物印刷优质产品(一等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ext-to-SQL文本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彭钰寒乔少杰薛骐李江敏...
    1053-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号与信息处理的需求日益增加,离不开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需要数据库的支持,然而没有经过训练的使用者会因为不熟悉数据库操作产生诸多问题.文本转结构化查询语言(Text to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Text-to-SQL)的出现,使用户无需掌握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也能够熟练操作数据库.介绍Text-to-SQL的研究背景及面临的挑战;介绍Text-to-SQL关键技术、基准数据集、模型演变及最新研究进展,关键技术包括Transformer等主流技术,用于模型训练的基准数据集包括WikiSQL和Spider;介绍Text-to-SQL不同阶段模型的特点,详细阐述Text-to-SQL最新研究成果的工作原理,包括模型构建、解析器设计及数据集生成;总结Text-to-SQL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

    文本转结构化查询语言解析器文本信息处理数据库深度学习

    星地链路中基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混合预编码算法研究

    胡家荣李伊陶熊兴中
    1063-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星地链路通信系统频谱效率,针对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 MIMO)系统,在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MP(Improved-OMP)混合预编码算法.针对星地链路间通信的特定场景,引入了基于扩展的Saleh-Valenzuela(S-V)信道模型;针对OMP算法中求解模拟预编码矩阵时存在迭代次数过多的问题,在结合多步长思想的基础上,从天线阵列响应集合中选取与射频链路(Radio Frequency Chains,RF Chains)相等的前多列作为模拟预编码矩阵;为了克服OMP算法中的伪逆运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结合矩阵分解和Hölder不等式简化了数字预编码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理想的信道状态信道条件下,当RF Chains的数量和数据流的数量之间的差距较小时,Improved-OMP算法可以获得更优的性能.Improved-OMP方案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星地链路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毫米波混合预编码Improved-OMP算法

    面向360°全景视频的帧内预测编码的快速算法

    金雪松王田田
    1074-1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节省360°全景视频的编码时间,对通用视频编码标准中的编码单元划分决策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360°全景视频的帧内预测编码的快速算法.通过优化编码树单元(Coding Tree Unit,CTU)的编码深度范围和编码单元的划分模式的选择过程,减少编码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全帧内模式下,所提算法比原始算法平均可以节省34.33%的时间复杂度,同时带来的BDBR平均增量仅为1.665%,BDPSNR的平均降低量仅为0.076 dB.

    通用视频编码360°全景视频帧内编码快速算法

    嵌入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可分离卷积SAR目标识别

    卢小华李爱军
    1083-1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DSC)的应用使得深度学习的网络模型轻量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嵌入注意力机制的DSC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目标识别方法.通过将DSC与注意力机制结合,提高网络对目标重要特征的学习能力;将多个DSC进行叠加和并联,设计多尺度网络模块,增强不同深度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残差连接缓解深层网络的梯度弥散和梯度爆炸问题.使用公开数据集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网络模型参数量较小的情况下,获得99.0%的平均识别率,具有较强的识别优势.

    合成孔径雷达目标识别深度可分离卷积注意力机制

    基于CNN-Transformer的欺骗语音检测

    徐童心黄俊
    1091-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音合成和转换技术的不断更迭对声纹识别系统产生重大威胁.针对现有语音欺骗检测方法中难以适应多种欺骗类型,对未知欺骗攻击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Transformer的欺骗语音检测模型.设计基于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CA)嵌入的SE-ResNet18的位置感知特征序列提取网络,将语音信号局部时频表示映射为高维特征序列并引入二维位置编码(two-Dimensional Position Encoding,2D-PE)保留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多尺度自注意力机制从多个尺度建模特征序列之间的长期依赖关系,解决Trans-former 难以捕捉局部依赖的问题;引入特征序列池化(Sequence Pooling,SeqPool)提取话语级特征,保留Transformer层输出帧级特征序列之间的相关性信息.在ASVspoof2019大赛官方逻辑访问(Logic Access,LA)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当前先进的欺骗语音检测系统,等错误率(Equal Error Rate,EER)平均降低12.83%,串联检测成本函数(tandem Detection Cost Function,t-DCF)平均降低 7.81%.

    欺骗语音检测位置感知序列Transformer特征序列池化

    基于改进YOLOv7的高铁异物入侵检测算法

    晏朋李遇鑫李治林王准...
    1099-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环境下高铁轨道入侵异物对列车的安全行驶有严重的威胁,而现有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实际的高铁轨道异物检测工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的高铁异物入侵检测算法.引入CARAFE算子作为上采样算法,减少输入图像的特征信息损失,增大网络感受野;在YOLOv7模型中引入GhostConv卷积,可以有效地减少模型的计算量和参数量;引入全局注意力机制(Global Attention Mechanisms,GAM),增强全局信息交互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检测性能;采用Alpha_GIoU损失函数,提升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和模型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7-CGGA模型的平均检测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和平均每秒推理速度(Frames Per Second,FPS)值分别达到 96.7%和 96.1,与原 YOLOv7模型相比,分别提升了1.6%和31.1,较好地平衡了模型的检测精度和效率,可以满足实际的检测需求.

    YOLOv7高铁异物入侵深度学习

    对抗全双工主动窃听的安全高效D2D通信策略

    胡阳杨爽张明韦存...
    1110-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5代(The Fif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同频双工技术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将这项技术运用到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系统中,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提高系统通信的安全性.然而,非法用户运用全双工技术将对系统的安全性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针对D2D通信系统中存在全双工主动窃听者恶意干扰D2D用户的问题,主要研究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对抗全双工恶意窃听者的安全高效功率分配方案.由于合法用户和主动窃听者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在保证保密速率要求的情况下,分别考虑单链路与多链路的场景,研究以最小化D2D用户消耗功率和最大化窃听效用为目标的最佳功率分配策略.由于D2D用户和恶意窃听者的优化问题不能分开解决,通过将它们之间的交互构建成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基于二分法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仿真表明,通过合理的功率分配能够有效对抗全双工恶意窃听者的窃听和干扰,从而实现安全高效通信,满足更高的系统安全性需求.

    物理层安全设备到设备全双工

    增强特征融合并细化检测的轻量化SAR图像船舶检测算法

    郑莉萍赵良军宁峰谭亮...
    112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SAR图像船舶检测任务在船舶组合和船舶融合场景下低检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化船舶检测算法——RGDET-Ship,有效提高了SAR图像在复杂场景下的船舶检测精度.该算法的创新点包括:①构建基于改进ResNet的基础主干网络,增强深浅网络早特征融合,保留更丰富的有效特征图,并利用RegNet进行模型搜索得到一簇最优结构子网络RegNet and Early-Add(RGEA),实现模型的轻量化;②在FPN Neck基础上,结合EA-fusion策略设计出FPN and Early Add Fusion(FEAF)Neck网络,进一步加强深浅特征晚融合,提高中大船舶目标特征的提取;③通过细粒度分析改进RPN网络得到Two-RPN(TRPN)网络,提高模型的检测粒度和预测框准确性;④引入多任务损失函数——Cross Entropy Loss and Smooth Ll Loss(CE_S),包括分类任务和回归任务,进一步提升检测性能.通过在标准基准数据集SSDD上进行大量实验,验证了RGDET-Ship模型的有效性和健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Faster RCNN和Cascade RCNN,RGDET-Ship在mAP_0.5:0.95上分别提升了5.6%和3.3%,在AR上分别提升了9.8%和7.6%.

    船舶检测深浅特征融合细粒度设计RGDET-Ship

    基于SimAM-YOLOv5s的PCB缺陷检测算法

    胡兰兰邓超
    1136-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PCB缺陷检测存在精度低、检测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AM-YOLOv5s的PCB缺陷检测算法.利用Kmeans++对锚框进行重新聚类,通过添加浅层尺度信息来丰富小目标数据,提高深层和浅层语义信息的融合能力;将损失函数修改为SIoU,即引入角度损失来计算距离损失,以加快网络收敛速度,使回归参数更加准确;通过结合轻量化注意力机制SimAM为网络提供三维的注意力权重,过滤掉冗余信息,改善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YOLOv5s算法的模型大小为27.7 MB,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8.39%,比原网络提高了4.44%,有效提升了PCB缺陷检测的精度.

    PCB缺陷检测SimAMSIoUYOLOv5s

    基于前背景特性的逆光交通场景图像增强

    马荣贵魏子仲何逸煦黄训燕...
    1146-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逆光交通场景下采集到的图像存在前景亮度过低、背景亮度失真等特点,导致采集图像清晰度低、信息丢失严重和可识别性差,针对逆光图像前背景的不同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分区域增强方法.对逆光图像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分割图像的前景和背景;对逆光图像全局使用LIME方法,提升前景亮度的同时保持色彩的失真度;单独将背景部分RGB三个通道上的全局直方图均衡化结果一一映射到对应的限定区间内,提高了背景的对比度;使用Canny算子检测出前背景拼接处的黑边,根据黑边生成3个自适应的滤波模板对黑边进行分步均值滤波处理,消除了黑色边缘,提升了图像的视觉质量.在实验室自建的CHD_B数据集上,所提方法在4种常用客观评价指标上综合占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图像增强算法能有效地消除图像中的逆光现象.

    逆光图像LIME直方图均衡边缘优化图像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