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屈永欣

月刊

1003-3106

gch4954@163.com

0311-86924962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90号

无线电工程/Journal Radio Engineering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工程》(月刊)创刊于1971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遥感遥测遥控学科发展、交流测控领域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突出高科技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多次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编辑质量优秀奖、出版质量优秀奖,河北省出版物印刷优质产品(一等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状态可观测性和多模态数据PF的移动目标跟踪

    胡国华赵涓涓郝耀军
    1504-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对移动目标的跟踪,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目标状态可观测性和多模态数据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PF)的跟踪方案.通过部署在目标移动区域中的传感器获得跟踪目标的距离和到达方向测量值,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来计算PF的观测值,以形成一个临时距离图像.通过利用状态更新函数和形成的候选图像模板确定目标状态向量;在PF器中加入额外的加权阶段,使得PF器可自适应地同步多模态数据流,以实现鲁棒的目标跟踪.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能够有效地跟踪移动目标.

    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目标跟踪状态向量粒子滤波多模态数据传播延迟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毫米波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研究

    陈荥岳殿武李琦王继龙...
    1512-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的毫米波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构建了一种以多用户最小用户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分配优化方案.通过对RIS进行分模块设计,同时进行信息和能量的辅助传输,考虑基站的发射功率限制、所有能量接收设备最低能量需求限制和RIS不同模块的相移约束,建立联合发射波束设计、RIS模块分割比决策及相移设计的混合资源分配优化模型.通过交替优化算法、半正定松弛算法、高斯随机化算法以及黎曼流形优化算法来解决这一非凸的多变量耦合约束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资源分配方案相比,所提出的联合优化算法在信息传输和能量收集方面均可显著提高系统性能.

    可重构智能表面无线携能通信资源分配能量效率波束设计

    面向2G~5G通信的双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设计

    王帅李晓明安万通
    1522-1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多种通信制式融合的无线通信需求,提出一款覆盖2G、3G、LTE、Sub-6 GHz波段的交叉偶极子基站天线.2对呈±45°正交的偶极子用以实现天线的双极化特性,辐射单元中的扇形内环、钻石状的外环分别对应天线要实现的低频以及高频波段,可以通过对内环以及外环结构参数的调整实现对2个频段的独立控制.天线上方的寄生贴片用以优化天线阻抗匹配.通过制作实物,测得天线在2个频段分别具有49.9%(1.70~2.80 GHz)和19.2%(3.20~3.88 GHz)的相对带宽,隔离度整体优于20 dB,主视轴的交叉极化比优于21 dB,2个波段的半功率波束宽分别为66°±5°、78°±6°.与已有研究比较,该天线结构简单,在交叉极化和增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交叉偶极子基站天线相对带宽双极化独立控制5G

    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陈德海陈志文李志远张吉祥...
    1529-1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调速系统中普遍存在转速超调不稳定和受负载干扰大等现象,对此提出一种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WOA)对转速环的传统PI控制参数整定进行优化.在鲸鱼算法(Whale Algorithm,WOA)的基础上引入非线性惯性权重来平衡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依据学习策略的思想,对鲸鱼种群中每个个体的位置进行优化.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IWOA的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WOA控制超调率由3%减少到1.5%,而PI控制超调率为5%,进一步增强了系统抗负载扰动能力,显著地提高了 PMSM的各方面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改进鲸鱼优化算法非线性惯性权重学习策略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失流故障分析

    黄天富吴志武王春光林彤尧...
    1536-1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失流故障分析方法,保证电能表安全运行.构建电压火线断线故障与电流采样回路故障模型,分析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失流故障原因,以此为基础,利用红外热成像原理采集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大气以及周围物体的辐射能量,生成展现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温度的二维红外图像,为后续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失流故障定位提供图像信息;采用灰度差异加成法处理多层级红外二维图像,结合插值算法组建三维图像,依据三维图像中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与周围状态的轻微差异定位失流故障位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监测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的温度,直观发现问题,可靠且准确地定位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失流故障位置.

    红外测温技术电能表电流采样回路失流故障分析火线断线故障辐射能量

    IoT-MEC网络中服务功能链主动重构方法

    王宁杜娅荣刘亮
    1543-1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移动边缘计算的物联网(Mobile Edge Computing-enabled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s,IoT-MEC)中,物联终端的高移动性、服务请求的随机到达性以及网络流量的实时变化,导致原有应用场景下的资源配置与服务部署不再完全匹配.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以实现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SFC)的实时部署和重构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针对用户的高移动性和网络流量的实时变化造成的SFC性能需求和已分配资源不匹配的问题,提出IoT-MEC网络中基于用户移动和资源需求预测的SFC重构策略.建立以SFC的端到端时延和重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设计基于注意力机制的Encoder-Decoder移动用户轨迹预测模型和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实例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分别准确预测用户移动轨迹和节点负载;基于预测结果提出 SFC 主动重构(Predict-based SFC Active Reconfiguration,PSAR)启发式算法,确保在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下降之前,提前完成VNF迁移和路由更新,实现SFC的主动重构和无缝迁移,保证网络的一致性高质量服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降低了 SFC端到端时延和重构成本.

    移动边缘计算物联网服务功能链重构注意力机制

    高通量卫星随机接入控制技术研究

    白建东贾岱卢山王宇...
    1553-1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高通量卫星随机接入成功概率,提出了一种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下的随机接入控制技术.高通量卫星多波束间存在重叠覆盖区域,可通过对重叠覆盖区域的用户接入进行管控,优化各波束的负载,提升系统吞吐率.通过对串行干扰消除算法的误包概率进行推导分析,得出了不同误包概率要求下的最大系统负载,根据该负载值,设计了自适应接入控制策略.当系统负载未超过最大负载时,可通过接入控制策略均衡各波束负载;当系统负载超过最大负载时,可通过限制用户接入方式控制系统负载.

    高通量卫星随机接入接入控制串行干扰消除

    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照片号牌文字识别方法

    李有春汤春俊梁加凯林龙旭...
    1560-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巡检拍摄的高像素电力杆塔照片中杆塔号牌文字识别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连接文本区域网络(Connectionist Text Proposal Network,CTPN)算法.利用二维重叠滑动切割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切割,将主干网络Vgg16改为MobilenetV2对切割后图片进行卷积处理,同时在其中加入深度适配网络(Deep Adaptation Network,DAN)的注意力机制得到特征图;将卷积得到的特征图转化成序列输入至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学习序列特征,并通过全连接层得到建议框;加入重映射方法将建议框映射回原图,筛选整合映射到原图的建议框后,得到号牌文本框.将得到的文本框内的图像截取输入到卷积循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CRNN)进行文字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当切割框为456 pixel×256 pixel、横向重叠率为9%、纵向重叠率为8%时,识别精度可以达到87%.

    深度学习高像素场景文字识别小目标

    口岸城市末端无人机精准配送与投递模型

    杨晓姚敏
    1569-1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物流无人机尚未建立根据应用场景差异开展特性研究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西南口岸城市末端,即丘陵、山地地形下城郊与乡村地区物流无人机系统.基于物流配送需求,提出一种"路径规划+图像配准投递"的双目标模型.利用A*算法与地面危险区域分类,采用一种保证飞行安全的"跳跃式"路径规划策略;利用"模板+SURF"算法开展主动判断,快速定位卸货点并完成卸货.基于实际场景的验证性试验,建立的路径规划模型在避让山火隐患区域的前提下,较人工配送效率提高50%以上;所建立图像配准模型在耗费14%机载电源的条件下可实现88%的配准准确率,相比传统SIFT算法耗电量增加7%、准确率提高57%;相比Desnet算法耗电量降低18%、准确率降低7%.所设计系统在丘陵与山区区域,以及房屋相似度高的区域可大大提高物流无人机的配送与投递准确度.

    口岸城市末端物流无人机"跳跃式"路径规划图像配准

    基于虚拟成像原理的组合相机视场拼接与波段配准方法

    冯笑宇李雷钟联宇陈江苏...
    1576-1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宽幅组合相机在交会角过小、平差精度不稳定等方面的挑战,以及多光谱组合相机面临的波段配准技术难题,深入探讨了虚拟成像原理在扩大视场角和提升波谱分辨率方面的实现途径.通过分析和优化组合相机各物理相机间固有的几何关系,将多台物理相机的位置和姿态关系视为刚体连接.通过测量不同相机拍摄的影像间的同名像点,解算相机间的几何变换关系并重投影至虚拟成像面,最终实现了各物理相机所获取的独立图像的高效且精确的影像融合,融合的图像符合单中心投影规律.通过优化,扩展了宽幅组合相机的航摄范围,提高了多光谱组合相机的光谱分辨率,尤其在处理无纹理区域和地形起伏场景时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和精确度.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宽幅组合相机,该方法的影像拼接精度达到0.31 pixel;对于多光谱组合相机,波段配准精度达到0.25 pixel.证明了虚拟成像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组合相机数据的处理性能和效率,且与现有摄影测量处理软件系统完全兼容,拓宽了组合相机数据在航空摄影测量领域的应用范围,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虚拟成像波段配准宽幅相机多光谱相机多拼相机组合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