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康 峰

双月刊

1003-3114

ctibjb@163.com

0311-86924954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89号

无线电通信技术/Journal Radio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通信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报道通信技术领域的最新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内容,并兼顾其他相关综合电子信息技术。2020年度《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对6G-IoT设备的OTA测试技术研究

    吴俊杰成士其杨海波杨守义...
    496-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5G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快速发展,针对下一代IoT通信的特点,6G-IoT网络将会进一步优化海量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场景,从而促进新一代无线设备如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设备等的快速发展。针对此类设备尺寸大、无内置测试接头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多种空中下载(Over-The-Air,OTA)技术用于此类设备测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6G-IoT设备的电搅拌混响OTA测试方案,并通过对比多台5G-IoT终端的在OTA暗室以及OTA混响室的测试结果,初步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6G-IoT物联网源搅拌混响测试

    面向无人机通信的区域化智能波束管理

    赵乐郑重王新奕费泽松...
    503-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新一代无线通信的技术革新,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在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不可忽视。考虑传统波束管理(Beam Management,BM)方法在高动态、高频段空地链路中波束对准的高额开销,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l)技术的BM方案。方案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模型,利用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方法实现基站(Base Station,BS)-UAV通信过程中的BM。以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RSRP)为性能指标对BM方案进行评估,基于BM历 史经验数据将UAV终端轨迹划分为数个区域,训练特定的区域模型以更好地适应各区域中的信道传播环境特征。在模型部署阶段,根据区域划分结果按区域切换模型,实现基于模型切换的区域化AI-BM(Model Switching based Area-Specific AI-BM,MSAS AI-BM)。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MSAS AI-BM方案相比传统的简单穷举BM方案能够极大降低系统开销,拥有良好的RSRP保持性能。

    波束管理人工智能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长短时记忆模型切换

    基于无线射频供能的端边协同智能任务推理机制

    李雨泽孔姝懿张文昭韩书君...
    510-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云侧进行智能任务推理时带宽需求高与实时性差、端侧设备计算能力与能量受限的问题,在端侧设备处引入无线射频供能技术以实现端侧设备独立供能,进而提出了基于无线射频供能的端边协同智能任务推理机制,以最大化端侧设备智能任务推理完成率。构建端侧设备能量收集和端边协同推理模型。考虑端侧设备射频(Radio Frequency,RF)能量收集时间与端边协同智能任务推理时间约束、端侧设备传输功率与可使用能量约束及边缘侧计算资源约束,最大化智能推理任务完成数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模型分割与通信计算资源联合优化算法,以得到最优的端侧设备射频能量采集时间、端侧设备传输功率、DNN模型分割点和边缘计算资源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提高智能任务推理完成率,且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无线射频供能端边协同智能任务推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面向语义通信的信道知识库构建与信道处理研究综述

    陈建侨马楠许晓东张平...
    519-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义通信基于共享语义知识库辅助,提取信源语义特征进行编码传输,实现信息的"达意"传递,被认为是应对6G愿景的使能技术之一。为了构建高效、鲁棒的语义通信系统,深入研究语义通信中涉及无线信道建模与处理的相关内容必不可少,如挖掘信道特征以指导语义编/译码、对抗信道衰落与噪声以抑制语义信息误解等。旨在综述面向语义通信涉及无线信道建模与处理的研究进展,在概述语义通信原理基础上,总结了语义通信中涉及无线信道建模与处理的三个方面,包括信道知识库构建、物理信道处理和语义信道处理,综述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方法与进展。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了信道知识库构建和信道处理存在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语义通信信道知识库物理信道处理语义信道处理

    基于用户聚类的无人机集群任务规划策略

    马文丁飞赵芝因王瑞...
    528-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自然灾害引发的"断电、断网、断路"所导致的通信指挥难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辅助网络系统,通过机载边缘服务器装载地面用户热门访问内容并发布应急通知消息。无人机基于地面服务需求,引入了 Q-Learning强化学习算法进行轨迹规划并将整个系统分为无人机探索子系统和无人机服务子系统。无人机探索子系统针对单个无人机信号覆盖面积有限无法采集到区域内所有移动设备位置的问题,创建边界探索方式来确定无人机群的最优数量。无人机服务子系统通过分别对移动设备进行K-means、K-medoids、AGNES聚类选取最优聚类方式确定聚类中心,以聚类中心为导向进行轨迹规划从而尽最大可能为移动设备服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无人机辅助系统具有设计可行性,确定了无人机群信号全覆盖的最小配置数量,同时得出不同聚类算法的无人机群适用场景。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估地面用户的保障服务体验,为无人机辅助通信网络的架构设计与控制优化提供依据。

    无人机强化学习K-meansK-medoidsAGNES

    面向太赫兹通信的改进OTFS波形调制与设计

    龚晔刘瑞霖慕镐泽侯延昭...
    535-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赫兹(Terahertz,THz)通信在6G网络中展现了潜在的重要性,具有高传输速率、强抗干扰能力和易于信号检测等优点。回顾了已有的THz信道建模工作,分析了关键参数如分子吸收效应和传播距离的早期模型,以及基于纳米网络小粒子散射效应的时域和频域信道模型。强调了 THz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如功率放大器效率和多普勒扩展效应,这些限制了 THz的传输距离和性能。鉴于这些挑战,提出了对波形设计的新要求,对增强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波形进行了设计和研究,以减少高速移动带来的多普勒效应,搭建物理层仿真链路模型测量改进OTFS的性能。通过仿真和性能比较,展示了所提增强OTFS波形相对于传统波形的优越性。

    太赫兹通信正交时频空调制路径损耗

    新一代地面站测控数传通用处理资源池设计

    刘云杰孟景涛田之俊毛旭朋...
    541-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在轨卫星数量和类型的日益增多,对地面站测控数传系统的通用性、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架构、采用通用硬件基础设施搭建测控数传通用处理资源池的思路,对资源池的总体架构、硬件组成、软件实现方法、系统运行流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搭建了原型样机进行技术验证。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新一代测控数传通用处理资源池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测控数传系统的使用效率,提升航天地面测控系统的可重构能力、可扩展能力和多任务多 目标的适应能力。

    测控数传系统虚拟化资源池信号处理云计算

    基于最优邻域搜索粒子群的低轨卫星通信任务规划方法

    单长胜范丹丹林宇生耿纪昭...
    548-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轨卫星通信中的任务规划问题,提出了 一种基于最优邻域搜索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群算法的任务规划方法。引入最优近邻搜索,通过最优粒子间的差分值来促进局部搜索,设计了惯性权值、社会和自我学习因子的优化方式,最终能够高效求解低轨卫星通信星座中多转发器与多任务的组合优化问题,用以应对低轨卫星过境时间限制和链路切换导致的时间段离散问题,并使得算法前期具有更强探索全局最优和后期快速收敛的能力。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低轨卫星中的约束条件下,有效提高卫星平均资源占用率(Average Occupancy Percentage,AOP)的同时减少算法收敛的迭代次数,显著降低运行时间开销。

    任务规划粒子群优化启发式算法最优邻域搜索低轨卫星通信

    基于流形优化的RIS辅助通感一体化系统传输方案设计

    陆謇刘陈宋云超黄钲...
    55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系统中的有源和无源波束成形联合设计问题,提出基于流形优化的用户和速率最大化联合设计方案。该方案以最大化用户通信和速率为 目标,考虑RIS反射系数恒模约束、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以及发射波束感知性能约束,建立流形约束下的有源和无源波束成形联合优化问题模型。针对建立的非凸优化问题,利用流形优化求解非凸约束问题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流形优化的 交替算法(Manifold Optimization-based Alternating Algorithm,MO-AA)对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ISAC系统中部署RIS可提高通信服务质量,且所提算法较现有算法具有更高的通信和速率。

    通感一体化可重构智能表面波束成形流形优化

    基于引导优化的拒止环境无人系统相对定位

    杨建永张小龙柴兴华郭晓洲...
    564-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卫星拒止条件下,包含无人机、无人艇等多个节点的无人系统可以基于节点间距离信息,使用相对定位方法解算所有节点的绝对地理位置。由于无人系统节点的高机动特性,节点间的距离信息具有瞬时有效性,因此需要实现快速、精确的相对定位解算。旋转矩阵的计算是相对定位解算的核心步骤,使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牛顿法、遗传法等无法兼顾效率与精度因素,基于自由度松弛的引导优化算法通过放松旋转矩阵的自由度能够将寻优参数的初始值一步引导至真值邻域附近,再利用迭代法进行精细寻优,从而实现旋转矩阵的短时间、高精度计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无人系统测距误差达到5 m时,基于引导优化的相对定位方法解算时间为0。014 s,产生的定位误差为25。73 m,与牛顿法的解算精度相当,同时减少了 55。56%的计算时间;与最小二乘法的计算时间相当,同时减少了 39。47%的定位误差。

    卫星拒止相对定位无人系统引导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