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康 峰

双月刊

1003-3114

ctibjb@163.com

0311-86924954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89号

无线电通信技术/Journal Radio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通信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报道通信技术领域的最新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内容,并兼顾其他相关综合电子信息技术。2020年度《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题:IoT即服务

    陈翔
    615-617页

    5G物联网接入及数据传输的跨层建模与性能分析

    郭泓志詹文孙兴华
    618-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联网设备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对5G承载链路的建立和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有效支撑海量物联网通信,综合考虑海量承载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过程,借助离散时间排队论,围绕5G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协议,对设备的随机接入和数据传输过程构建排队模型。基于该模型,推导了能量效率和数据吞吐量等关键性能指标关于数据传输速率、节点数据到达率、不活跃定时器等系统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为分析海量设备通信场景提供了跨协议层数学模型的支撑,对该场景下网络参数配置方案的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跨层建模随机接入数据传输性能分析离散时间排队论

    基于改进贪婪类重构算法的物联网免授权多用户通信

    王清江
    625-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5G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场景连接数量多,信令开销少,延时低等需求,在mMTC的免授权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接入系统中,利用基于压缩感知的多用户检测(Compress Sensing based Multi-User Detection,CS-MUD)技术和基于Dice系数的快速正 交正则回溯匹配追踪(Dice-based Backtracking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DBOMP)算法,提出基于Dice系数的快速正交正则回溯匹配追踪多用户检测(Dice-based Backtracking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Multi-User Detection,DBOMP-MUD)算法。利用 Dice 系数进行用户稀疏度接入的相关度计算,在译码迭代过程中,正则化实现重构精度与复杂度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DBOMP-MUD在信息检测时兼顾了性能与效率,与传统的CS-MUD算法相比,性能增益大于1 dB,所提方案能更好地满足实际mMTC的传输时延和检测性能需求。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非正交多址信号重构压缩感知多用户检测

    基于T-GCN的4G/5G基站节能减排智能决策系统

    付博涵刘思成廖光正刘其梵...
    631-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4G/5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流量需求并提升蜂窝网络的覆盖率,基站的流量负荷呈爆炸式增长。在全球能源短缺的背景下,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在不降低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对基站进行精准开关控制,使其能耗减小到最低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在栅格模型和基站能耗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图卷积网络(Temporal-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T-GCN)预测和自设计启发式算法关断决策的基站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了基站的智能开启和关闭。同时保证符合实际约束,从而得以提高网络资源管理的效率并优化网络能耗性能。通过仿真实验,流量预测效果良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理想的基站开关决策结果。

    节能时间图卷积网络流量预测启发式关断决策算法基站智能开关

    电力物联网中基于SCMA-MEC的最优功率分配与卸载决策

    闫阳阳葛文萍陈娟
    640-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力物联网(Power Internet of Things,PIoT)中,移动终端设备接入会产生大量的异构数据,给通信信道及中央存储计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对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源消耗带来了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基于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的异构网络优化方案。为了最小化系统总开销,考虑了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设备的能源消耗和计算资源分配,提出了基于最优功率分配的联合随机码本分配的算法,实现移动终端设备能耗最小化。通过构建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了 一种基于帕累托前沿的多目标鲸鱼优化算法(Pareto Frontier-Multi Objective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PF-MOWOA)用于任务卸载。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能耗和时延的约束条件下,所提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具有更低的系统总能耗,且联合任务卸载优化算法可以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总开销。

    电力物联网稀疏码多址接入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资源分配

    物联网场景下基于半并行结构的极化码译码器设计

    郭晶李聪端
    647-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化码因能达到容量极限的特性和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而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资源受限情况下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通信场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半并行极化码译码器,采用4 bit译码算法和预计算技术,降低了传统半并行结构所带来的时延,实现较低译码时延和较高硬件资源利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 024,512)的极化码,该译码器相比传统的半并行译码器和树形结构的2 bit译码器,时延分别降低了 48。64%和75。19%,处理单元的硬件资源利用率提高了 68。42%和119。35%,硬件资源得到了更高效利用,适用于硬件资源受限的IoT场景。

    极化码译码无线通信物联网应用硬件结构

    面向6G物联网混合组网的分布式自治数据面研究

    郭欣雨徐湛田志刚
    65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即服务(IoT as a Service,IoTaaS)与6G分布式核心网的融合将成为未来IoT发展的重要趋势,亟需一种分布式自治组网架构支持IoT中较为普遍的公网与专网混合组网以及多子网对等组网。针对混合组网中复合网络功能存储库(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的服务注册与发现流程信令交互复杂导致时延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自治数据面技术的复合NRF互联系统,提出了基于JSON语义的网络功能信息存储方法和基于B+树状结构的索引方法,降低了数据索引时间复杂度,简化了跨网络节点的多层网元数据获取流程。

    数据面分布式自治核心网

    基于Q-Learning的动态BLE Mesh网络高能效路由算法

    蒋龙荣刘静刘文超王兰...
    664-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动态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Mesh网络规范采用的管理式泛洪路由机制所导致的数据包冗余和高能耗的问题,提出了动态BLE Mesh网络高能效路由算法。通过建立基于Q-Learning的BLE Mesh网络路由模型,将BLE Mesh网络中节点的剩余能量、转发成本、移动因子以及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纳入到奖励函数的设计中。同时对BLE Mesh网络中的心跳机制进行改进,使网络中的节点更加高效地获取环境信息。采用基于探索的路由发现机制来更新网络中节点的Q值,使其能更加准确反映节点移动所导致的网络拓扑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节点能耗和网络开销上均优于传统的管理式泛洪路由机制。

    低功耗蓝牙Mesh网络物联网应用Q-Learning

    Lite-FRR:基于分段路由的卫星网络轻量化快速重路由算法研究

    丁春旭丁熙浩徐志平丁文慧...
    674-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网络具有低时延和大容量的特性,成为未来卫星通信领域的一个关键发展趋势。由于卫星处于电磁开放空间,易受到电磁干扰和网络攻击等因素影响,导致网络节点或链路出现故障。为应对挑战,确保卫星网络在出现故障时能够保持流量转发的稳定性,在深入分析现有重路由算法在卫星网络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 了 一种基于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的轻量化快速重路由(Lightweight-Fast Re-Routing,Lite-FRR)算法,通过利用卫星网络的时空信息来计算备份的无环路径,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考虑卫星星座的空间分布特性,设计了一种隧道传输机制,以实现卫星网络的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ing,FRR)。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432颗卫星星座场景下,当卫星网络遭遇链路故障,Lite-FRR备份路由计算时间仅为传统拓扑无关无环路备份(Topology Independent-Loop Free Alternate,TI-LFA)算法的1/20,有效减少备份路径的计算时间,确保了流量业务传输的高质量,提升了卫星网络的可靠性,也为未来卫星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低地球轨道卫星网络重路由无环备份路径分段路由

    基于FPGA的特征扩频卫星物联网链路设计与实现

    李嘉烨陈子贤陈翔
    68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卫星通信与地面无线通信的发展,通信系统频谱共用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扩频方法通常将外部干扰视作均匀功率谱信号,但此类方法对卫星通信频谱的利用尚不充分。采用信号功率谱特征与干扰信号功率谱特征互补塑形的特征扩频系统,更符合实际卫星通信中噪声频谱非均匀和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的情况。设计了特征扩频的扩频与解扩方案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借助成型的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通信链路,嵌入特征扩频模块对QPSK调制后的信号进行扩频幅度调制。在FPGA上实现了该方案,验证所完成的系统在发送端能正确对数据进行扩频处理,在接收端能识别扩频后的信号,并正确解析出来。该研究的结论有助于现代卫星通信中业务数据实现小信噪比和低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传输。

    卫星通信特征扩频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四相相移键控通信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