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

    叶元琪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奥斯汀在其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反讽艺术手法,反映当时英国社会情况、表达自身观点与看法,这种艺术手法也逐渐成为其作品独特的风格标志.在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艺术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之后根据小说翻拍的电影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反讽精华,使影片更具张力.本文以布鲁克斯"细读法"中的悖论与反讽为理论框架,拟从言语反讽、人物塑造反讽和主题反讽三个方面,探析电影《傲慢与偏见》如何通过反讽艺术的运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品主题.

    反讽艺术电影《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牧马人》中的人性真善美解析

    肖婷肖本刚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性的真善美就像一盏闪烁着耀眼光辉的明灯,指引着艰难旅途中的行人走向美好的新生.人性的真善美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为现代人忙碌的生活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精神的给养,为人们贫乏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希望.本文通过解析文学作品《牧马人》中人性的真善美,试图唤醒还在物欲沉睡中焦虑不安的人.

    《牧马人》人性

    陆九渊"志论"探析

    訾雪奇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九渊对"志"的论述是其心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立志、辨志、志论的基本意义三个方面对陆九渊的"志论"进行探究分析,理解陆九渊"志论"的内涵,探究"志论"的意义.

    陆九渊立志辨志志论

    意识形态对《荆棘鸟》两译本译介的影响

    王荣娟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作品是历史、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受原作品之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时代背景,其意识形态的差异会影响文学作品的译介过程及翻译的成果.文章将借助于《荆棘鸟》的两译本以及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来探究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主要通过翻译策略的差异分析意识形态对两译者文学翻译过程的操控.每位译者所受到的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将反映在其译作当中,因此,从翻译作品中更能清楚地看到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

    意识形态文化《荆棘鸟》文学翻译翻译策略

    文言传奇小说集《剪灯新话》助动词研究

    张一丹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助动词研究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近代汉语领域的相关研究依然较为不足.文言传奇小说集《剪灯新话》成书于元末明初,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文学领域,语言学角度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对《剪灯新话》中出现的助动词进行考察,并从语法与语义的角度分析其主要特征,说明其主要用法,并与不同时期的典籍对比,这对于明晰《剪灯新话》助动词的概貌与特点、丰富近代汉语助动词的研究成果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剪灯新话》助动词语法与语义分析

    中阿文化视域下救蛇报恩的文学母题探析

    岑洁媚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与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共同存在"救蛇报恩"故事母题,比较中阿不同民族对相同"救蛇报恩"文学母题的处理和表现,对比深受儒释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与受浓厚的市民文化和宗教精神影响的阿拉伯民族之间的思想蕴含,分析中阿不同民族"救蛇报恩"文学母题中相同的故事情节模式及其成因,从而探讨古代中阿民间故事之间的互动、交流与传播.

    《一千零一夜》《搜神记》救蛇报恩文学母题

    宁夏本土儿童文学翻译现状探析

    李娜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增多,但纵观儿童图书市场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的图书市场从不缺乏外国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但中国的儿童作品却很难被译介出去,就宁夏的本土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研究而言,这一领域目前几乎为空白.本文将从宁夏本土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现状调查入手,深入挖掘宁夏本土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从翻译角度提出改善宁夏本土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现状的策略及建议.

    本土儿童文学翻译现状翻译策略

    孔孟仁义观比较分析

    刘鸣远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仁""义"的观念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至孔子创儒学,以"仁""礼"为主脉阐发,仁的学说遂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孟子以义为核心的仁义观源于孔子,同时受曾子和子思学派的启发,对孔子之道做出了相应的发展和推进.正是由于"仁""义"观念在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直至今日,其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及行为方式.

    孔孟

    "左联"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介与传播

    徐岚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中国文艺百年发展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百年进程,其中"左联"作为进步革命文艺团体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重点梳理了"左联"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介与传播活动,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和经典著述的译介、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的译介,以及"左联"的本土文艺创作实践,高度肯定了"左联"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早期的引进、传播和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新中国文艺建构的重要影响.

    "左联"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与传播文艺创作

    情感类插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与设计

    徐婷钰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句子结构中,插入语必需的,但是在语言表达中却发挥着作用.对留学生进行插入语知识的教学,有利于他们运用汉语灵活交际.本文以情感类插入语"使/让/叫/令人……的是"及"……的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类插入语的结构,语义和语用功能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辨析,从义征和语体色彩角度指出了"使/让/叫/令人……的是"使用的细微差别.最后对情感类插入语进行了简单的教学设计.

    插入语情感类插入语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