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周伟伟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课程与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中是学生审美观念的养成期.中学语文教科书是培育学生审美观的出发点.古代散文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通过教学古代散文培养学生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通过品味文章语言美、结构美和景物形象美,以对初中散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进行研究探讨.

    古代散文审美教育《记承天寺夜游》

    唐代女冠诗人的儒释道情缘

    李丹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唐代大为盛行的儒释道思想为切入点,以唐代三大女诗人作品为代表,从其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出发,探究女冠诗人群体的形成与发展,剖析其作品的内容与风格,以期更准确地把握女冠诗人群体和作品的文化精神.

    女冠诗人儒释道思想李冶鱼玄机薛涛

    许嵩歌词的艺术特色

    吴彤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流行歌曲作为人们重要的娱乐消遣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存在,许嵩作为流行音乐界知名的音乐创作人深受大众喜爱.其歌词选用意象整体呈现"雅"的风格,可分为自然意象、生活意象两类.歌词意象以承续、叠加、剪接的方式进行组合,并通过化用、示现、比拟等修辞进行修饰,其中多融入传统诗词,词汇选用得体,且以愁苦奠定歌曲感情基调,整体呈现出淡雅多愁的意境特征.

    许嵩雅式意象艺术特色

    元杂剧中婚恋剧之定情信物鉴赏

    张委委彭洁莹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杂剧婚恋剧中,定情信物作为忠贞爱情的见证,以其独特的内涵与意义在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预示大团圆结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定情信物在剧中的选择与使用,体现了元代文人及女性逐渐觉醒的反叛意识,是中国古代传统婚恋观的一次重要突破;另一方面,定情信物并没有摆脱古代聘礼的桎梏,剧作家追求的婚恋自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元杂剧婚恋剧定情信物

    论吸血鬼小说中吸血鬼形象的嬗变

    吴青青王丹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西方人创造出来的超自然角色,吸血鬼形象凝聚了西方人的社会心理诉求,而西方人的社会心理长久以来受到作为西方伦理基础的基督教的深刻影响.由于吸血鬼与基督教间的对立关系,吸血鬼成为对抗基督教神学压迫的先锋.19-21世纪三部吸血鬼小说代表作(《德古拉》《夜访吸血鬼》、"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的吸血鬼形象嬗变,映射着三个世纪以来西方人"自我"对基督教神学统治的反叛与突围.这种反叛与突围,又和尼采的反基督而主张强力的生命哲学之间有着契合之处.

    吸血鬼形象基督教神学尼采吸血鬼小说反叛与突围

    萧统《文选》宫殿赋的儒家思想探析

    唐宣炜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和何晏《景福殿赋》是唯二被收入《文选》的宫殿赋作.在对宫殿的视听表达上,一重感官体验,一重教化.在思想表达上,体现为正统儒家观与援道入儒的区别.《文选》收录两赋的原因是其艺术手法与尊王思想的出众.

    儒家思想宫殿文学《文选》景福殿赋鲁灵光殿赋

    明代诗僧研究综述

    张永杰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僧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创作群体,而明代诗僧规模庞大,超过此前任何时代.近年来学术界对明代诗僧的研究很多,主要从诗僧生平交游、文学创作等角度展开.此外,对易代之际的诗僧群体或个体的关注较多,但对明代诗僧的整体研究不足.因此,希望今后的研究能进一步挖掘明代诗僧的文学价值,提高研究的整体性,进行多维度研究.

    明代诗僧研究综述

    试论中日文化里"狐"与"狸"之异同

    高怡彬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日本自古以来便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属汉字文化圈.研究表明汉字传到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对日本影响深远.而汉字流传到日本后其本义与日本文化融合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其逐渐与中国的汉字字义演化分流.本文主要分析了"狐"与"狸"二字在中日两国使用情况的异同,包括字义的异同、形象的演变以及使用频度的差异,由此得以窥见汉字字义与其文化形象在中日两国不同文化环境影响下所演变出的不同结果.

    中国汉字日文中日文化"狐""狸"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刘再容张文明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每门课程都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使命,中职语文在实施课程思政中的核心问题是"思什么政""用什么思政""怎样思政""思政的效果如何".针对以上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以课程整合理论为基础,以真实生活教育情境为指引,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构建"三环六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唐宋诗词阅读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张宁戴亮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读法.《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唐宋诗举要》《唐宋词举要》等读本折射出不同时代阅读趣味、阅读意识、阅读方法的发展演进.图像叙事时代强调新鲜、敏锐的"言情"和精粹、形象的"说事".大学生古典诗词阅读要深味情与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发挥想象,寻找作品中的"意义空白",自己"补白"和"填空",直抵阅读体验和审美感受,使诗词原本含蓄蕴藉的主旨得到具象化演绎,从而有效提升知识、精神、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唐诗宋词阅读大学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