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载关学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黄冬丽杨美茹苏志娟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载关学文化因其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推广力度不足、内容单一、针对群众不明显等问题,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量如何重建张载关学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展示中华文化精神标识,坚定文化自信,打造陕西文化名片,建设文化强国.本文通过分析张载关学文化的背景以及传播现状,并借鉴了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从人才策略、现代科技、加强宣传力度等三方面拓宽张载关学文化传播路径.

    张载关学文化文化传播文创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媒人形象初探

    凃皓文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言""二拍"的文本,叙述了婚恋故事中的女性媒人角色群体,透过女性媒人的特点行为展示出其贪图利益、卑劣巧言的形象,体现出女性媒人在社会地位上的低微.但女性媒人在内容和结构上起到连接男女主人公空间、推动情节衍生的功能性作用.同时其中还暗含着深刻的观念表达,即女性即使有了打破传统规范的意识和行为,但最终仍然要回归封建父权夫权,即男性占话语主导权的儒家秩序之中,若偏离了这一方向,则只能遭受残酷的压制.

    "三言""二拍"女性媒人儒家秩序女性地位

    明诗中的"耒耜"元素鉴赏

    唐雨薇费滢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朝诗歌中含有耒耜的诗的数量很多,且大多直接与农业相关联.由于诗歌数量繁多,它们之间也会出现不同的区别,可以分为五类不同主题的诗群,分别为关爱百姓、欣赏田园风光、歌颂盛世、感悟人生哲理等.从中还能发现耒耜诗的特点,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出现了和入世相联系的诗歌.

    "耒耜"明诗中国古代农业诗歌中国古代农具

    《一地鸡毛》中苍凉的生存意识赏析

    黄月娥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一地鸡毛》是我国当代作家刘震云早期的一部作品,所讲述的是社会底层卑微百姓的寻常生活,小说主人公小林所代表的是这一特征群体的真实生存缩影,这与我们以往所见的塑造典型形式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加上小说整体贯穿的内容都十分贴合于生活本色,源于生活的写实主义,因此也被众多读者认为是一部无可争议的新派写实作品.刘震云对于平凡而庸俗生活的敏锐深度感悟,还有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意识,启发众多读者对小说背后折射的平常百姓生活生存处境的了解以及小人物对苍凉命运的无力之感,同时也呈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感元素,值得我们用心品读和鉴赏.

    刘震云《一地鸡毛》苍凉生存意识

    李汉荣《家园与乡愁》中的乡土情绪探析

    师玉瑶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汉荣的诸多散文都展现了生态意识,这集中反映出他浓浓的乡愁,而个人乡愁背后蕴含的是他对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摧毁乡土本性的担忧,在散文集《家园与乡愁》中,李汉荣怀着焦虑寻找着乡土、带着反思回归乡土、大声呼喊着重建乡土,企图用蕴含"土"味儿的散文引领读者走向乡土乐园,并以此慰藉现代人空虚的心灵.

    李汉荣《家园与乡愁》乡愁乡土文化

    夏目簌石《后来的事》的当代启示

    金鑫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目簌石虽然没有像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那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读者心中,他的文学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直至今日,他的小说仍然广受喜爱.又读夏目漱石《后来的事》,另有一番新的感悟.本文中不仅有对文学大家夏目簌石跨时代思想认知的敬佩,也有对人生的新的启示.

    夏目簌石《后来的事》自然

    莎剧《威尼斯商人》的语言特色

    王金英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喜剧.本文以《威尼斯商人》中威尼斯法庭选段为主要研究内容,从节奏、意象、修辞与形象四个维度来分析原文的语言特色,希望本次鉴赏可以使读者进一步理解莎剧,一睹莎剧之美.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

    《蜜之哀伤》中超现实主义中复杂情愫分析

    黄国山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蜜之哀伤》是主要由老作家上山和金鱼的对话而构成的灵异怪诞小说,"蜜"一般指"蜜月",即指老作家上山和既是金鱼又是女性赤井赤子之间的短暂而又恩爱的"蜜月"期;"哀伤"是日本文学主题精神,身体欠佳的老作家和死期临近的金鱼恩爱,女"幽灵"田村百合子生前与外面还有情人的男友之间关系和另一个女"幽灵"生前与老作家和后来结婚男友之间关系无不充满"哀伤"和"无常".

    室生犀星《蜜之哀伤》哀伤

    国际中文教育中级阅读教材选文来源对比

    石聪巫晗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阅读》Ⅰ、Ⅱ(和《拾级汉语泛读课本》第5、6、7、8级两部应用广泛的中级阶段汉语阅读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教材选文来源,通过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两部教材选文的来源都体现了多样性原则;阅读教材选文来源的特点为:两部教材皆包含网络文章;报刊的选择各有特色;选文内容删改有差异;选文中名家名作的占比不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拓宽选文的来源,选文的删改需遵循输入假说理论等,希望对教材编写着能够有所启发.

    国际中文教育阅读教材选文来源

    窦桂梅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杨莉何清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题教学思想是窦桂梅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创造总结出的一种语文教学新模式.主题教学以"主题"带动课堂教学,以"主题"为主线引导课堂,将零散的内容串联起来,凝聚在一起进行教学.本文在对窦桂梅主题教学思想的内容及特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探索主题教学过程中的优秀语文教学经验,并试图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窦桂梅主题教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