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滕肖澜笔下沪上"异乡"女性的生存底色

    毕金林
    4-6页

    狄更斯对老舍小说幽默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黄丽雯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究狄更斯对老舍小说幽默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先通过文献综述和可比性的分析,介绍了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确立比较意义.接着正式阐述狄更斯对老舍小说幽默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分为利用矛盾塑造幽默人物形象和寓同情、讽刺于幽默的风格特色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从语言与行为、人物与环境两大矛盾深入分析老舍对狄更斯利用矛盾塑造幽默人物形象方法的借鉴,体现为通过矛盾制造反差,从而取得诙谐效果.第二方面从幽默中渗透着同情、用幽默笔调讽刺不合理社会制度这两个角度来分析老舍对狄更斯幽默艺术风格的借鉴.在此过程中,老舍坚持"为我所用",根植于中华文化进行创作.

    老舍狄更斯幽默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的美学特性研究

    李逸凡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文化艺术瑰宝.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后发现,我国很多古代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意境美,而想要深入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美学特征,又需要深入挖掘文学作品内涵,然后再通过总结和分析,才能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意境美学特点呈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的美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古代文学意境美学特征研究分析

    《诗经》中女性美的标准及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张慧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主要收录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近五百年的诗歌,不仅记载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在我国历史文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可知,男性在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女性审美习俗大都是从男性视角出发,虽然《诗经》对女性的束缚并没有后世那么严重,但其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已经被剥夺,在两性审美中处于弱势.本文在了解《诗经》记录的文学作品后,主要探讨其中蕴含的女性美标准,深入研究《诗经》对当代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诗经》女性美当代文学

    不同社会背景下乡下人进城主题文学的差异

    李景萱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中,作家老舍描写了在旧社会人力车夫祥子进城后走向堕落的故事,指责"都市文明"对美好人性的扭曲以及都市空间中金钱对正常人伦关系的腐蚀.而作家曹文轩也描写了一个木匠少年进城的故事,呈示了乡下人进城后陌生、迷茫的精神困境,讽刺了社会的某些丑陋现象.在《骆驼祥子》与《山羊不吃天堂草》中,乡下人在改革开放期间进入都市后,城中经历与命运遭际有所相似也有所不同,细细品读两部作品的相似与差异,可以获得更多对"乡下人进城"主题以及城乡意识形态的思考与帮助.

    《骆驼祥子》《山羊不吃天堂草》乡下人进城城乡意识形态

    朱光潜"创造的批评"观与文学批评实践

    杨毓敏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光潜早期深受克罗齐美学影响,在对克罗齐美学的接受与批判中,逐渐形成了"创造的批判"观.这一独特的批评观揭示了文学批评活动的创造性、批评活动的过程以及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在"创造的批判"观指导下,朱光潜的文学批评实践也表现出直觉感悟+名理分析式的创造批评、"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功用观、比较文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特点."创造的批评"观不仅是朱光潜美学与文学研究相互阐发的结果,也为现代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以审美为导向的评价标准.

    朱光潜"创造的批评"文学批评

    从《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看传统女性的写作风格

    刘珉嘉朱艳阳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锋,她在其作《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中探析了传统女性写作与现实的关系.基于女性主义分析,伍尔夫以莎士比亚的妹妹为例揭示了传统女性写作之困境,认识到经济、空间和教育之于女性写作的重要,并提出"雌雄同体"的思想观念和建构女性写作范式,共同为传统女性解决写作困境、开辟可行出路.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女性写作

    《我是余欢水》剧中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崔冰心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余欢水,短剧热潮的掀起,反应了社会现象,以及人物模式的关系的打造与现实生活的写意,引起了受众群体的强大的心理共鸣与情感释放.余欢水的性情大变,还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到达人生巅峰.但阴差阳错的命运仍在继续,危机和挑战接踵而至,直到余欢水找到真正的尊严与幸福.在此一系列的出现的女性形象各有千秋,借助仪式展现和传播拥有了集体的认同感,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自我.自我与超我在现实中的演变.

    《我是余欢水》电视剧艺术人物形象

    探究李商隐"余地"之所在

    周琪儿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巨擘,其诗歌深远绵邈,含蓄隐晦,有着一层坚硬的外壳.本文就《李商隐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风雨飘摇的动荡政局给义山带来的影响,尝试钻破其诗文的坚硬外壳,通过用典、抒情以及伤怀之美三个角度辅之以西方文论、人格结构以及审美艺术,力图打破读者眼中义山的刻板印象,寻找义山诗内里"余地"之所在.

    李商隐《李商隐集》晚唐诗人

    原型批评视域下《吉尔伽美什》的生态主题解读

    齐继婷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史诗,它主要取材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吉尔伽美什》的生态主题构建于"神话""英雄"以及"死亡"这三个母题,以此探索原始人的"生态神话"的奥秘.以太阳神为隐喻形象的吉尔伽美什,作为一个半人半神的国王,与恩启都化敌为友,共同完成了寻求生存伦理的死亡仪式,体现了苏美尔人的生态观念.

    生态《吉尔伽美什》神话原型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