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贾母的矛头指向谁

    夏元明
    4-5页

    泰戈尔与顾城诗歌比较研究

    李雨竹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度诗人泰戈尔与中国诗人顾城的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在童话书写、死亡书写、现代主义书写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童真童心坚持着对童话理想世界的追寻,他们的人生体验赋予了死亡意识高级的美学价值和哲学意义,他们的现代主义创作特征与西方现代主义在认知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同与异。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分别从童话想象的吟唱、死亡意识的叩问、现代主义的诉说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着重对泰戈尔和顾城诗歌的内涵与意蕴进行阐释解读,走进诗人内心,领悟诗歌真谛。

    泰戈尔顾城童话想象死亡意识现代主义

    江苏作家在德语国家的译介

    吴涛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作为文化大省,孕育和培养出一批实力雄厚的作家,他们的创作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国内文坛有较强的影响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声誉。本文主梳理当代江苏作家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历程和现状,分析译本在目的语国家的接受和传播情况,旨在对推动当代江苏文学的外译提出可行性建议。

    江苏作家德语国家译介

    打工诗歌的现代性和群体心理及诗歌转向

    司双鹂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打工诗歌",成为了21世纪诗歌题材中的重要部分。"打工诗歌"多是由打工者写打工者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体现着其鲜明的现代性题材,诗歌意象也有着现代性内涵。在"写打工"和"打工写"两个群体中可以挖掘出他们的群体心理,构成了诗歌情感的主要抒发点。同时,"打工诗歌"出现可以看到诗歌发生转向,具有了大众性,在审"苦"中找回诗的本真。

    打工诗歌现代性群体心理诗歌转向

    《莫言小说创作与中国口头文学传统》述评

    刘雪芹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相宽所著《莫言小说创作与中国口头文学传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突破了诸多现有莫言研究成果的拘囿与盲区。专著在本土性与世界性视域下,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聚焦莫言小说创作对中国口头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对莫言小说中所插入的民间故事、说书、民谣、小戏、俗谚俚语的审美特征和叙事功能进行了深入论述,对中国当代小说如何在世界性视域下保持民族性,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张相宽莫言小说口头文学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陈采月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语标记语是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具有极其丰富的语用功能。本文基于菲茨杰拉德所著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文本对其中的话语标记语进行频次统计,发现well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话语标记语,影响着语篇内容的组织、人际关系的形成和所需信息的传递。

    《了不起的盖茨比》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

    论朱光潜的文学趣味观

    谷梦珠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这个"文学无用论"盛行的时代,文学趣味也变得雅俗不分、贵贱混同。朱光潜针对"文学有用无用"的有关讨论,体现出他对"文学"的认识和定位,也彰显了其学贯中西的学术深度和调和折衷的治学态度。他以"纯正""自由"为纲的文学趣味观,将文艺与人生紧密联结在一起,真正称得上"文艺为人生"的典范。面对当前文坛出现的不良审美趣味现象,朱光潜的文学趣味思想,不仅能将人们拉回到审美的原点,也有助于解决大家的一些精神困惑。

    朱光潜文学趣味内涵启示

    徐孚远军旅诗中的将士形象

    吉琳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置身前线,徐孚远耳闻目睹将士与军队作战情况,对于军旅生活的描写在他的诗中层出迭见。这些描写军旅生涯的诗歌从不同角度入手,通过对忘我或利己将士形象的刻画,表达自己的态度及志向,并留下了对于军队及战争的直录。

    徐孚远军旅诗将士形象

    生态文学与高校生态教育

    陈靖怡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学与生态教育可以联系在一起,源于二者都是生态危机下的产物,以及具有相同的使命。高校生态教育对整个国民生态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迫使必须探索有效的生态教育实现方法。生态文学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可以被引入高校生态教育提升其教育效果,源于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和生态文学的独特性。目前高校生态教育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特征:生态教育体系不健全、生态知识缺乏和生态自律意识淡薄。生态文学是最具有生态内涵的载体,而且它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教学效果有时强于理论灌输的数倍。

    生态文学高校生态教育教育效果文学艺术

    从《春秋左传》看战争礼制地位的嬗变

    秦丹阳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核心精神,战争在《春秋左传》中占据重要篇幅,春秋式的战争也十分强调礼制。笔者通过研究叙战语篇和具体分析泓之战,从经传差异、战争双方国家和主要参战人物等角度,探寻春秋礼制在战争文学中的体现和嬗变,总结出"礼"在战争中消退的政治、社会环境等原因。

    《春秋左传》战争礼制泓之战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