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功能

    夏元明
    4-6页

    金原瞳《裂舌》的批判性解读

    吴群涛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原瞳的代表作《裂舌》既是一部反映当代日本朋克青年群体真实生活和精神转变历程的成长小说,也是一首表达亚文化共同体注定解体的悲歌.主人公以带有朋克表象的活动对抗一潭死水的现实生活,通过不断加剧的身体痛感体会生命存在的意义,表现朋克青年在破坏与重建上的精神诉求,其文化的风格与意义在于在对身体的改造升级过程中,获得精神解放、个体自由的幻觉,本质是日本年轻一代在精神虚无、价值缺失中对情感共同体建构上的徒劳.

    朋克文化《裂舌》亚文化共同体

    基于语料库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文体学分析

    杨萌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文学研究一般以研究者的主观经验为主,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有助于借助语料库,观察以往传统文学研究未能注意到的文本细节,实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本文以1961年普利策奖获奖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为研究对象,利用语料库的关键词列表功能和词丛功能,发现关键词的排序与小说故事情节的推进基本吻合同时也表明了小说的叙事视角,检索词"black"的词丛搭配暗含了小说所涉及的种族歧视主题.研究表明,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有助于传统文学研究实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为以直觉为基础的传统文学批评提供了更多实证性的研究及支持.

    《杀死一只知更鸟》语料库文体学

    汉语猫隐喻的历时研究

    冯琳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有关猫的历时语料,检索了1267条有关猫隐喻的语料进行分析,按照汉以前-唐五代-宋-元-明-清的时间顺序,先从历时的角度对各个时期的猫隐喻进行梳理和分类,再从猫的外形和习性等特点、社会发展影响两个方面对猫的隐喻发生机制进行探究.

    猫隐喻历时研究发生机制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敬语教学研究

    林冬红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国内相关课题研究情况可知,敬语在交际中的必要性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但现有有关现代汉语敬语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呈现相对匮乏的情况,有关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和检验方面的内容亦显薄弱.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并运用敬语时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偏误情况:学习者母语引起的偏误、目标语规则泛化偏误、课堂训练偏误、交际运用偏误.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根据学习者母语背景、知识阶段、交际需要的不同在实践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敬语偏误分析敬语教学

    论我国古代田家诗的历史及思想

    王蕾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田家诗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体裁,是反映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的诗歌,在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田家诗的创作.田家诗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萌芽,魏晋时期进一步发展,唐代开始形成规模,在北宋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直到明清时期此类题材的诗依旧不断出现.我国古代田家诗历史悠久,创作群体庞大,作品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因其对田园风物、民风民俗、农事活动、民生疾苦、农技农具的多样化表现,使其成为反映我国古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面镜子,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古代农事诗的发展历史及思想内容.

    古代田家诗发展历史思想内容

    杨宪益译者民族身份内涵研究

    任婷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译文是一种话语表征,也是建构民族身份的重要方式.而个体译者自身的民族身份定位对译作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译者的自身民族身份也受到时代背景、教育背景和社会使命的影响.成长和成熟于国家命运多舛的年代,幼年接受过儒家"哀民生多艰"思想,少年、青年融入西方教育环境的翻译家杨宪益,"爱国、忧国、为国"是其一生不变的情感主题.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也在译作中有着清晰的表达和传递.因此,对杨宪益译者民族身份内涵研究成为理解译者和译作的一把钥匙.本文基于翻译家杨宪益的通信、采访、传记、档案等相关研究文献,以时代背景、教育背景及其执行的翻译任务为指引,展开梳理其民族身份意识的形成脉络、厘清译者自身的主体性定位、还原翻译实践中作为译者的职责.

    民族身份杨宪益翻译

    文娱新闻中的颜色隐喻及翻译

    孙雯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是反映人们思维方式和认知经验的一种语言现象,颜色隐喻是概念隐喻的重要组成.本文将文娱新闻中的颜色隐喻分为红色隐喻、黑色隐喻、白色隐喻,在认知隐喻视角下,研究每种颜色隐喻的文化内涵和意象特征.通过对其中一些颜色隐喻的汉英翻译,探究文娱新闻中颜色隐喻的翻译策略,以期为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研究内容提供新的思路.

    隐喻认知颜色隐喻文娱新闻翻译策略

    部编版与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文比较

    冉诗琴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人教版语文教材的选文,一方面,部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语文教材间有诸多相似之处;另一方面,部编版语文教材不仅优化了文章篇幅,还增加了名著与科教类选文的比重,而且两版本教材在选文国别与时代、体裁、主题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而以上异同关系在两版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均有体现.总而言之,继承与创新是部编版语文教材较之于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

    部编版语文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比较

    《论语·述而》中学习思想的教育研究

    赵晓茜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述而》中体现了孔子的学习思想,强调了学习态度、学习内容.这些学习思想又体现了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有重要的启发.

    《论语·述而》学习思想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