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红楼梦》中的底层叙事

    夏元明
    4-5页

    《傲慢与偏见》中的四种爱情观

    郭容佳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奥斯汀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也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文学作品多描写她熟知的乡村日常生活,她的作品中没有拜伦式的抒情也没有过多的现实主义描写,而是以女性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展现了她周围的生活世界。《傲慢与偏见》是她为数不多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以婚姻恋爱为题材的家庭小说。本文主要分析小说中几种爱情婚姻模式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启示。

    简·奥斯汀英国文学爱情与婚姻《傲慢与偏见》

    论晓苏小说《金米》的鬼魂叙事

    成亚妮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鬼魂视角又称为死亡视角,也有人称之为幽灵视角。当代作家晓苏短篇小说《金米》以死人作为叙事角度,小说的叙述者由已经进入坟墓的死者胡根担任,讲述了九女终其一生守护金米的故事。小说从叙事功能,人物建构,和语言三个方面体现了鬼魂叙事的独特优势。

    晓苏《金米》视角鬼魂叙事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价值导向

    陈浩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将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价值观导向要求、部编版六册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说明的价值相关导向、以及前人对此方面的文献探究,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内容的价值导向做分项探究,再结合义务教育课标进行综合剖析,以期望对初中的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如何对内容进行着重,怎么传授给我们学生正确价值观,传授哪些层面的正确价值观有所帮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价值导向价值探析

    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研究

    饶欣惠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文注释是教材助读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对辅助课程教学颇为有益。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的主要内容有注音释义、语法用字和文化常识三大类;经考查及归纳,其注释具有内容涵盖面比较广、注重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解释以及内容顺应时代变化的特点;并且探讨了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的应用对策。

    古代游记文言文注释语文教材古代散文

    语文教材中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探究

    黄可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爱国""处世""修身"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语文教学中,女性角色一直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揭示女性深厚家国情怀的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不乏精彩呈现。本文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探析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旨在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出彩女性,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部编版初中语文女性角色家国情怀

    从《论语》分析孔子的受众观

    谭金婺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古代基本经典"四书"之首,《论语》对我们的思想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论语》,不难发现其中蕴含了孔子的受众观:"有教无类"的大众化受众观以及"类人而语"的分众化受众观。本文以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为主要研究范本,以期通过对孔子的受众观的探析,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为当代传播活动提供建议,让"传播学本土化"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

    孔子《论语》受众传播

    《四书心解大学》编排体例及其特点

    王三敏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书心解》为清代初期陕西关中大儒王吉相所著,《四书心解大学》是其重要的一部分,王吉相的《四书心解大学》主要包括:总论、章、传和节四部分,梳理其在编排体例上的特点,对阅读此书内容有帮助;同时把《四书心解大学》和朱熹的《大学章句》进行对比,并分析了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这对于了解《四书心解》的其他内容以及明清时期关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书心解大学》王吉相编排体例

    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王永凤张瑞梅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相关研究者深入研究中国语言(现代汉语诗歌),对语言(现代汉语诗歌)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考察,对其研究成就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功能深入的探究,不管是对构建现代汉语诗歌理论,还是对创作新诗实践都具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现代汉语诗歌的主旋律是汉语多音节,更加重视诗歌自身的情景(意境、映像、隐喻等),另外现代诗人通过对西方现代诗歌进行翻译、艺术再创作,能够把西方现代诗歌的优美意境表达出来。我国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受到多个因素(意象派诗论、意象艺术、西方现代主义象征化意象艺术)的影响,广泛应用文本语言(虚词等)是现代汉语转型的一个主要标志,对现代语言(汉语诗歌)有着重大的影响。

    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现代汉语诗歌诗歌理论

    孟子民本思想的精神特质

    姜泽一方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文化向来注重人文关怀,以孔子之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将人文精神作为其本质,将"仁"作为人伦道德规范的标准,致力于发扬人性,拥护人权,密切关注人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孟子作为儒家亚圣,继承和发扬孔子之学,并进行吸收和发展,将孔子的君权之上发展为民本主义,其民本思想同样是体现了儒家人文精神之内核,孟子也是战国时代杰出的民本主义者。民本即《尚书》所言的"民为邦本",其中蕴含了上古时代先贤圣王们在政治治理中的人文关切,孟子将其进一步阐发为自己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般说来,孟子仁政论的思想基础就是"人性本善",也就是"人之异于禽兽"的部分,仁义礼智皆出自于人心。在孟子看来,人天生就有为善的潜力和能力,那么统治者就应该保存和修养自己的仁、义、礼、智四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用道德教化人民,发明自己的本性,而这样的仁政正是合乎"民意"的,王道因此才会更长久。这正像孟子所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民本思想仁政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