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语教学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王克非

双月刊

1000-0429

bwyys@bfsu.edu.cn

010-88816466

100089

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

外语教学与研究/Journ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编辑。大学外语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介绍;论文、札记、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研究;读者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人员、外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研究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英语重音与音节重量的相互影响

    许希明
    643-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节重量对重音影响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二者互不匹配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少分歧.本研究赞同两种观点:1)并非所有的重音节都有重音;2)轻音节通过音节双栖化可被激活为重音节,以满足重音指派的条件.本文借此转换视角,聚焦英语重音对音节重量的影响,认为重音是音节重量的占位者,具有决定性作用;音节重量是重音的承受者,具有辅助性作用.指派重音的重音节是真正的重音节,显示出平衡稳定的结构及其音系属性.缺失重音的重音节是潜在的重音节,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结构及其音系/语音混搭属性:有的弱化为/(e)/音节或成音节乃至整个音节脱落,有的隐含在底层,表层上虽为重音节,但处在趋短趋弱的连续体变化中.研究表明,英语重音与音节重量在音系层与语音层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深层上形成一种清晰的理论框架.

    英语重音音节重量重音节轻音节/(e)/音节

    基于语音语料库的韩语塞音VOT变异研究

    苏佳佳
    65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语塞音三分为送气塞音、松塞音和紧塞音,是近几年国外语音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基于Global Phone语音语料库中的朗读语料,考察韩语塞音VOT的变异性.研究发现:女性和年轻人群的送气音与松音VOT较接近;后接元音为非高元音时,送气音与松音VOT差异较小;语速越快,送气音与松音VOT差异越小.本文从语音演变角度分析了韩语塞音VOT在年龄、性别、后接元音高度和语速方面存在变异性的根源,并对我国韩语塞音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韩语塞音VOT语音语料库变异性语音演变

    量化词浮游的成因

    麦涛戴曼纯
    669-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浮游量化词(FQ)分为浮游全称量化词(FUQ)和浮游存在量化词(FEQ),提出量化词浮游的基本条件是FQ与关联限定词短语(DP)具有分量结构关系.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类浮游量化词与分量结构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契合程度,论证了设置功能中心语"分量"(Partitive)的必要性.根据这一观点,FQ与关联DP是分量结构中两个相互独立的成分,都有可能成为题元角色的指派对象和φ-特征的携带者.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解释英汉语两类浮游量化词所呈现的语法特点,以及更合理地解决FQ的题元位置难题.

    浮游量化词分量结构分量中心语题元角色φ-特征

    汉法完结情状语义的实证对比研究

    张小倩罗颖艺胡建华
    682-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完结情状未终结解读的来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一般基于汉语的特殊性对其进行解释,认为其语法体或词汇体系统有别于一些欧洲语言(如英语、法语).本文广泛考察了编码三种不同来源终结点的完结情状,平行对比汉语和法语母语者对不同类型完结情状语义的理解,得出如下结论:汉法完结情状在完整体语境中都存在表达终结解读和未终结解读的情况,且终结解读占优势.进一步的词汇语义分类表明,所考察的大部分汉法完结情状的语义都呈现出相似性,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毁坏类完结情状和部分与属性变化相关的完结情状上.因此,不同于前人观点,我们主张汉语完结情状的未终结解读并非源于体系统的特殊性,而是源于后续句的体压制效应.

    完结情状未终结解读汉法对比实证研究

    汉文训读的透过效应研究——以日语因果范畴标记为例

    杨琼
    695-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日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因果范畴标记进行多语体的历时考察,探讨古代日语因果范畴标记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汉文训读的透过效应.研究发现:1)日本平安时期的汉文训读体文本与同时期的和文体文本在因果范畴标记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汉语源语通过训读产生的透过效应,它不仅体现在结构形式层面,还体现在语义用法层面;3)由汉文训读引发的语言特征会迁移至下一个时期的日语原创文本中,其透过效应在日语中具有阶段性.本研究进而认为汉文训读作为语言接触变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日语语言系统的形式化程度和语义透明度.

    汉文训读源语透过效应日语演变因果范畴标记

    概念迁移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框架

    蔡金亭常辉
    707-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迁移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均发表了不少论著.但在关于概念迁移的观点中仍存在前后矛盾、术语歧义等问题;仍缺少能揭示概念迁移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很多实证研究判断概念迁移的思路不科学,方法欠严谨.鉴于此,本文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批判性综述,肯定其贡献,指出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概念迁移的基本观点,提出了概念迁移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框架.

    概念迁移理论框架方法框架

    中国EFL学生英语情态语用习得发展路径研究

    余盛明
    720-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语际语用学角度探讨英语情态的基本特征,并以跨断面设计考察中国EFL学生的情态语用能力发展规律.研究发现,中国EFL学生的英语情态语用发展路径是从认识情态逐渐扩散到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且持续依赖认识情态副词;英语情态的语用习得难点在于其语类封闭性、语义模糊性和语用不确定性,其概念命题功能与人际修饰功能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语用习得难度.

    英语情态语际语用发展概念命题功能人际修饰功能

    英语篇章显性逻辑连接意识与英语写作水平潜在关系研究

    白丽茹
    73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165名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为受试,通过系列实证研究探讨了英语篇章显性逻辑连接意识(涉及篇章逻辑语义关系范畴和显性逻辑连接方式)与英语写作水平的潜在关系.结论 如下:1)英语篇章逻辑语义关系范畴、篇章显性逻辑连接方式及整体的篇章显性逻辑连接意识与英语写作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增强关系和延伸关系两种逻辑语义关系范畴,以及小句间和句/群/段间两种显性逻辑连接方式对英语写作水平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3)英语写作水平较高者的篇章显性逻辑连接意识各方面均得到充分发展,而水平较低者的篇章显性逻辑连接意识各方面则普遍表现欠佳或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

    英语篇章显性逻辑连接意识英语写作水平潜在关系

    信息动态

    744,封4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头互动词汇复杂度多维性研究

    王华
    745-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研究表明词汇复杂度具有多维性,且交际任务影响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复杂度多维性的构成.但交际任务如何影响词汇复杂度的多维性,进而影响词汇指标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预测,现有研究并未做出针对性回答.本研究以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口头讨论为例,研究口头互动中词汇复杂度多维性维度的构成以及这些维度如何预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研究发现:1)词汇复杂度具有多维性,但相比书面表达,在口头讨论任务中,词汇复杂度维度构成的重心逐渐向功能词倾斜;2)功能词具体程度、双词词频和搭配强度、实词具体程度、名词上下义关系和词频、实词近似词词频等5个因子可显著预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头互动水平.

    词汇复杂度口头互动交际任务功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