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理论与批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

陈飞龙

双月刊

1002-9583

wenliping1986@126.com

010-64935584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文艺理论与批评/Journal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文艺理论类重要核心期刊,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来观察,分析和评价当代中国以及世界的文艺现象和思潮,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作积极贡献。本刊坚持人类学的立场,探索中国的第三世界的文论和批评的方法,对80年代以来日趋僵化的新潮话语和洋八股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意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欢迎订阅2025年度《文艺理论与批评》

    133页

    《旅顺口》的中文版本嬗变与本土化改造

    明子奇
    13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联作家阿·斯捷潘诺夫的《旅顺口》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后,很快被译介至中国.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多次再版这部作品,并采用改写、改编等方式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使这部带有鲜明苏联意识形态印记的作品成为服务于中国国家建设和时代需要的文艺资源.中国针对《旅顺口》这一特殊文学文本进行的改造,反映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现实诉求,体现出一种按照政治逻辑处理外来文艺资源的基本模式.

    《旅顺口》阿·斯捷潘诺夫文学版本文学接受本土化改造

    草原的辩证法与"文明发言人"的困境——重读《黑骏马》

    李晨
    14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骏马》是张承志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时期文学的经典篇章.但不无遗憾的是,学界却始终未出现与研究对象高度契合的经典化历史评价.之所以如此,在于文本的曲折回还当中仍潜藏着未被充分解析的谜题.这个谜题就在古歌《钢嘎·哈拉》中,在其终句所唱的"不是"中,在发现肯定性的"是"与否定性的"不是"所结构的开放性辩证过程中.讨论古歌如何以内核的方式介入文本的整体,可以揭开爱情悲剧这一表层叙事之下的思想主旨,并可进一步阐释《黑骏马》及张承志后续创作中所呈现的文明交界处的思想矛盾.

    张承志《黑骏马》辩证法文明

    《不完美受害人》:性骚扰立法的中国经验与文艺回响

    宋喆
    16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将性骚扰理解为传统和市场双重性别话语作用下强者对弱者的支配.对性别权力机制的自觉,使得该作超越同类作品,在明确自我约束的中产伦理之余,尝试突破中产叙事,诉诸行动与实践.文艺创作与立法进程的紧密关联,勾连起变革性别权力机制的中国经验,以《民法典》为代表的性骚扰防治体系改变了作品的结局,打破了主体心灵与外部环境的二元对立,作品亦为法理层面的细节与难点提供了讨论空间.在这样的视野中,《不完美受害人》不期然与《刘巧儿》等宣传"婚姻自主"的人民文艺经典共振,成为妇女解放这一"漫长的革命"的历史回声.它基于性别政治的当代形态,在公共舆论、资本市场、女性主体、司法系统的四元场域中,在与主流话语的协商平衡中,提出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的未竟之问,从而想象更为合理的性别权力秩序.

    《不完美受害人》性骚扰《民法典》《刘巧儿》

    迸散的形象——赵延年《阿Q正传》第六十图与连环木刻的语图逻辑

    丁澜翔
    17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延年的《阿Q正传》第六十图刻画了阿Q行刑时的"迸散"场景.他利用木刻媒介的特质,通过动作和物质的仿效,描画不可见的"迸散".赵延年作品的语图关系从属于连环木刻的范畴,图中文字并非单纯的"口白",而是复合的像似符."迸散"的建构,还依赖于作者在不同画幅之间建构形象的独特匠心.他利用类似"复现式蒙太奇"的方法,不断积累阿Q"Z"形身体所蕴含的能量,在非现实的虚空中,"迸散"形象.

    《阿Q正传》连环木刻不可见迸散蒙太奇

    卷首语

    封2页

    作品选

    后插1-后插24,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