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下旬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李少华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下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Next 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奇葩·成都》插画中构成元素的艺术表现

    陈航宇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插画《奇葩·成都》作为具有成都特色的插画,体现了成都当地的人文情怀和地域性特色,其艺术表现形式运用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解析插画《奇葩·成都》里面的构成元素,分析其艺术表现的形式,能够更好的了解《奇葩·成都》插画的特点。

    插画构成插画表现

    浅析宋徽宗赵佶的画作《瑞鹤图》

    李雯燕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徽宗名赵佶,号宣和主人,北宋皇帝,书画家,擅长花鸟画。在宋徽宗时期,大力发展画院,改变了宋以前的绘画风格。本文从画作背景、构图特点以及设色等方面对赵佶《瑞鹤图》进行分析,浅析宋徽宗《瑞鹤图》的绘画构成。

    赵佶瑞鹤图宋代

    刍议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

    温小翠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代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频繁,西方构成艺术的传入,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所讨论的就是山水画中构成形式的表现和作用,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着重分析,旨在推动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山水画构成艺术表现

    畅"油"出"彩"——油画知识课堂

    王伟佳
    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重油画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学会赏析油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注重临摹、写生、创作三个绘画阶段,提高绘画能力,走好传统现代化,外来本土化绘画道路。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创作更多优秀油画作品将中华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油画色彩临摹写生创作

    文明也有"引力波"——有感于创作开天辟地创世神话美术创作工程《大禹治水之三过家门而不入》

    次旦久美
    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开天辟地创世神话美术创作"过程中的历史研究和文化判断,用自己的创作过程将文明对话表述为"引力波",将文艺创作如何承载人类文明的共通性和纵向时空的相对性,提供一种更为宽泛的学术思考,重拾对历史文化的情感。

    文明引力波创世神话题材创作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究现象学体验学说理论对旅游体验的影响

    李果男
    5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旅游体验现象学的研究中,本文主要从胡塞尔的体验学开始说起,针对现象学体验学说理论对旅游体验的影响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并且在本文中引入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体验学旅游体验

    《等待》中政治用语的跨文化翻译研究

    胡慧
    53-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翻译的范围也在不断延伸。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提出的"文化翻译"理论,文化翻译是异质文化在"第三空间"进行协商交流的过程。作为世界著名的美籍华裔作家,哈金在其英文书写的代表作《等待》中呈现了许多典型的中国政治用语,这些政治用语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哈金在《等待》中运用的政治用语翻译策略,探讨了哈金作为文化翻译者和华裔作家的双重文化身份对于跨文化翻译的影响。

    《等待》政治用语文化身份跨文化翻译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解读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以《面纱》为例

    黄琳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以中国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中不乏大量关于中国景色、社会环境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来看,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复制性描述,而是毛姆基于自身文化心理重构出来的幻象。本文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采用文本内部分析法解读毛姆在小说中描绘的景观、人物和文化形象,探究毛姆笔下摇摆的两极化中国形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

    毛姆《面纱》中国形象比较文学形象学

    布迪厄的艺术场域理论阐释——读《纯美学的历史起源》

    杨倩倩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迪厄通过对哲学家提出艺术本质分析的矛盾入手,以及分析批评康德为代表的纯粹美学,利用社会学角度介入分析艺术本质这一过程,对艺术场域概念起源的产生及内部逻辑进行重点阐释,揭示了后现代艺术以来作品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艺术场域社会学纯粹美学

    弗朗索瓦瓶审美研究

    林恬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朗索瓦瓶(The Francois Vase)现存于弗洛伦萨考古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rchaeology)。弗朗索瓦瓶作为古代陶器的真正杰作和黑色人物画的主要缩影,认为是希腊陶器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艺术发展的新转折点,集中表现了雅典陶器和绘画风格的巨大进步。

    弗朗索瓦瓶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