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清皖南佛教石刻之空间分布的特点与原因

    谢福田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佛教石刻是伴随佛教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源于早期印度僧人的开龛修炼,后来逐渐演变为石刻造像.随着佛教的东传及其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这种佛教活动也自西而东地来到中国,并渐次发展开来.一般说来,佛教石刻主要包括"与佛教有关的造像、造塔、造寺、造经,做其他各种功德,举办斋会等各种法事活动所留下的碑刻、经幢、摩崖等,其中以造像石刻为最多."本文所指佛教石刻为佛教摩崖造像.

    明清佛教石刻徽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媒介研究

    魏晓亮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媒介进行了梳理.在新时代环境下,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有利于我们借鉴历史经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中国

    清丰孝道文化的渊源探析

    乔敬修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丰县是全国唯一以孝子之名命名的县,孝道文化源远流长,久负盛名,素有"孝道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唐代顿丘城(遗址在清丰县城南)设广孝坊,明代在县城南关外建有隋孝子张公祠,清代在县城建有清贤祠,以列表乡里孝贤名士.本文综述了清丰县孝道文化的发展、传承脉络,以及对于新时期人们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道德情操、行为准则的冲击和社会影响.

    孝道文化传统文化渊源探析

    《阶级成分登记表》所见二十世纪上半期绛县移民问题

    李雪雪
    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民初,华北地区灾害频发、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形成了大范围的移民群体.他们被迫离开原来的居住地,寻找新的落脚处和生计方式,在进入新村庄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难.这一过程中,山西省绛县成为外来人口迁入地的典型地区之一.本文欲以近代以来山东移民群体迁出原住地、进入乡村、融入乡村的过程为切入点,进而考察外来人口进入乡村的具体情形和绛县众多"山东村"的形成过程.

    外来户绛县"山东村"移民

    1947年国统区"护权运动"的若干基本问题考辩

    袁明杰
    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7年3月,国民政府在国统区组织所谓的"护权运动",其党媒《中央日报》对此更是大肆报道.本文尝试通过对该运动的组织、规模等基本问题的考辩,探究其中隐藏着的真实历史.

    国民政府护权运动反苏中央日报司徒雷登

    试论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曲艺设计

    孙海钰
    122-12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传统曲艺文化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农耕时代发展至今,仍然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然而,要想获得稳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最大限度地将时代元素融入传统曲艺设计之中.因此,本文首先介绍新媒体时代传统曲艺的发展现状,然后讨论传统曲艺与媒体技术的融合与冲突,进而分析基于动画视觉的传统曲艺设计原理,最后指出新媒体对传统曲艺设计的利与弊,以供借鉴.

    新媒体传统曲艺动画设计

    吉林地区萨满祭祀"神歌"的源流探析

    于涛
    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起源于原始社会,本文从追朔满族的历史入手,以萨满祭祀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对萨满"神歌"的产生与形成作进一步探讨,以此来证明萨满祭祀活动在研究满族文化中的史料价值.

    萨满祭祀神歌源流

    南侗纹饰在髹饰家具中的应用初探

    徐雨朦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南侗纹饰的特点和表现进行了挖掘整理,重点阐述了南侗纹饰在髤饰家具中的活化应用的具体设想思路,开阔了对新式髤饰家具的设计设计思路.其中还对南侗人文生活对纹饰和建筑的影响进行了扩展思考,并借此让人文精神走进了家具设计中,让家具不再是单一的存在.

    南侗纹饰髹饰家具应用初探

    赖声川戏剧中的时空嵌套与观演关系再定义

    黄睿
    126-12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赖声川剧作借助对于戏剧和剧场时空的嵌套处理,以叙事方式呈现作品,使观众从传统戏剧的幻觉式"真实"中间离出来,通过对自身经验的反思,更深入地参与到作品的意义建构中去.时空嵌套促进了观演双方心理空间的融合,定义了观演双方共同经历、合作的新型关系.

    意义建构共同经历观演融合

    宿松文南词声腔的演进探究

    汪敏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南词是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地方小戏,学界将文南词与黄梅戏称为姊妹艺术,2008年,文南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本文厘清宿松文南词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比分析文南词声腔的构成与特征来进一步探究文南词的声腔演进过程,为文南词的发展与传承进一点绵薄之力.

    宿松文南词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