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清皖南佛教石刻之空间分布的特点与原因

明清皖南佛教石刻之空间分布的特点与原因

扫码查看
佛教石刻是伴随佛教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源于早期印度僧人的开龛修炼,后来逐渐演变为石刻造像.随着佛教的东传及其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这种佛教活动也自西而东地来到中国,并渐次发展开来.一般说来,佛教石刻主要包括"与佛教有关的造像、造塔、造寺、造经,做其他各种功德,举办斋会等各种法事活动所留下的碑刻、经幢、摩崖等,其中以造像石刻为最多."本文所指佛教石刻为佛教摩崖造像.

谢福田

展开 >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公共基础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31

明清 佛教石刻 徽商

安徽省2014年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AHSKLW2014D02

2020

文艺生活·中旬刊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

文艺生活·中旬刊

影响因子:0.046
ISSN:1005-5312
年,卷(期):2020.(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