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周易》中"观"的审美意蕴

    周润
    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生理意义的"观"形成物的形象,而作为审美方式的"观"形成"物"与"人"的意义生成."观"是一种显现的手段与映照的方式,在"观"中实现了"成己"与"成物"中"心—物"关系的"感应"与"召唤","观"以审美形式"反身"审美主体,通过"观"的揭示与生发、通达与感悟将"心—物"之间的主体性与对象性实现"合一"."观"以"心""物"相应的方式形成"美在其中"独特审美形式.

    观物取象审美观照

    从异化角度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以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例

    刘海燕赵娟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归化异化翻译理论,分析《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中的若干称谓语的翻译,充分体现了称谓语的语用功能.

    异化称谓语翻译策略《红楼梦》

    试析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体现思想的异同

    欧洁玲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4年,在毛泽东发表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中,曾引用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生命价值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的观点,这表明毛泽东对其观点有认同的部分.但在时代和阶级不同的情况下,对生命价值的判断标准必然存在差异.在今天,我们需要了解、区分这两者,并且践行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先的标准.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司马迁

    论《红楼梦》的风格

    陈庭平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红楼梦》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分析,认为《红楼梦》的独特风格就是采用虚实结合模糊性的手法和诗化的语言来表达作者怨恨愤怒的思想情绪.客观上起到了揭露、批判和谴责当时社会的作用.

    红楼梦风格怨恨

    淮南子眼中的"美"与老庄道家的"合而不同"

    张晨曦
    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淮南子》进行品读,了解《淮南子》是融合各家思想之精华,构建了自身独特的思想体系.通过《说山训》来引申淮南子的"道"属文艺本质论范畴,它是对老庄道家的继承及发展.进而探究《淮南子》的文艺观与审美观是如何形成及发展的,如何融入各家文论和如何对儒道两家美学思想进行扬弃.

    《淮南子》文艺观"道法自然"扬弃

    浅谈纪实摄影的艺术性表现

    梁良
    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一种摄影方式,都是将事物的瞬间记录下来.而艺术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艺术家创作的主要表现,它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征.纪实摄影的艺术性体现在瞬间展示给观众的,既能展示出社会的日常生活,还能展示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本文针对纪实摄影的艺术性表现进行分析.

    纪实摄影艺术性

    满纸烟云满腔情——雅礼中学张坚先生草书、隶书散读

    徐昌才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沙市雅礼中学的书法教师张坚先生尤擅草书,隶书也很有造诣.本文对张坚先生的草书、隶书创作进行浅要解读.

    草书隶书

    简述书法艺术在全面人格形成中的美学意义

    杨红侠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虽历经数千年,仍然传递着历史文化的审美魅力.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中国大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书法艺术的载体 ——文字,逐渐实现了从实用功能削弱转变为审美功能增强.在中国文化重新崛起的新世纪,已经超越了技法层面的有限意义,而具有了中国文化形象的象征意义.书法艺术对养成全面人格的美学价值也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基于书法艺术的美学概念,阐述了书法艺术对全面人格养成起到的美学作用.

    书法艺术全面人格美学作用

    儿童绘本的审美趣味

    武小锋
    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的培养从孩童开始肯定是最好的,而孩子对美的感知大多不会是从第一堂美术课或第一次逛美术馆开始,恰恰是从睁开眼看世界就已经开始了,但那些感知大多是在真实世界中的无意识体验.而时常伴随着他们成长的绘本阅读,才应该是儿童真正第一次有目的性的欣赏和感受人为图像.快乐的阅读默默地承载着这种最初的审美体验,基础审美意识就此建立.但是审美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积极的具备着时代性的诉求.

    审美意识形式语言现代艺术对比因素

    透光性陶瓷材料的艺术表达

    丁嘉伟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光性作为陶瓷材料的特性之一,它通常被运用在灯具设计中,同时,也以它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工艺价值,让许多陶艺家以它为研究对象来进行艺术创作.本文从现代陶艺的角度出发,来阐述这些陶艺家的艺术作品以及分析他们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

    透光性材料特性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