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色粉人物画的语言特色

    赵君超李娜沈新力
    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色粉画是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画种,一些历史原因在国内传播不是很普遍,但毫不影响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都会受其所处的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艺术家的理解与探索也直接影响其发展形态,色粉人物画也是如此.

    色粉画人物画表现力艺术语言

    论五代皴法的演变

    潘姿彤
    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略观画史,中国画最初之意实为"中国之画".我们在研究五代山水画皴法的时候要从历史、风格、内容、方法及审美意涵.我们应该在熟练运用中国皴法的同时,学会中西结合.这样既不失传统精神,又赋予画新的生命力.

    五代皴法山水画

    中国绘画追求诗性的必然

    俞海超
    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绘画最大特点即与西方艺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意境"的重要性.具体来讲,其"画"与"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典型的.故而要准确把握"意境"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仔细探寻"诗性"的特征以及诗人作为"诗"的创造者所确定下的艺术审美准则.由此看来,正如我们所知,在中国文化中向来是重视"人本的",也即人的"存在"的重要性.然对"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此处是无关紧要的,因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已到了相当的深度,只在于我们理解领悟了多少.人的"存在"在中国绘画中,已鲜明的通过绘画作品直观的体现出来了,需强调的是"意境""诗性"与人的"存在"之间所遵循的某种关系.如此一来,"意境"追求的原因与合理性我们将一览无余.然而当下,显而易见的是,绘画作品意境的丢失,即人们所指的艺术家文化的薄弱.许多人把这一现象归因于中国信仰的缺失,价值准则与原则的混乱.但其本质上只是虚无主义的现象,要想认清或解决这样一种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就不得不探寻"虚无主义",然"这个最可怕的客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能说出自己的来源",此处的"来源"我把它理解为"本质".早在《草地上的午餐》出现始,艺术(也可在此指绘画这种形式)已从美的追求中解放出来了,艺术为了找寻其存在价值,不得不向哲学性寻求可能.即现下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已具有"哲学思考"的功效.据此,我们发现绘画(此处也可指艺术),有两个最终方向,一是"意境"的追求,一是"哲学的"思考.此两种不同的"审美目标",有无相同之处,我们又该如何取舍,"我们还没成熟,还不能理解这种思想的严密性"!

    意境诗性存在虚无主义绘画艺术哲学性

    现代工笔画的形式感浅析——以苏百钧的《秋韵》为例

    曲宇菲
    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大融合的今天,不同的文化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绪.因为文化的交融,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工笔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视觉文化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渗透入绘画领域,画面的形式感就是绘画中的视觉文化的传播点."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画者们看重绘画中的用笔和画面的节奏,对巧亦别致,立意明确,形式感突出的讨论也是一直就在持续,热度不减.

    传统工笔画形式感气韵神动画面节奏感

    浅谈油画人物创作中的造型与色彩

    张海云
    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夫·托尔斯泰曾在《论艺术》中提到过,语言是人们互换思想的工具,艺术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情感的交流源于艺术,在众多绘画题材中,油画人物题材能够更直观的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情感与现实世界的融合.

    造型与色彩人物创作重构

    丰子恺漫画媒介选择的源流新考

    阎盈汐
    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子恺漫画中核心话语媒介是中国传统书法用笔,作为早期就接受过西学美术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丰子恺为什么选择本土绘画形式作为自己的漫画创作媒介?除了以往文献中研究的竹久梦二对丰子恺绘画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更多分析,在此笔者想就丰子恺留学前的师承和趣味形成对其媒介选择的形成原因进行考察,以期梳理丰子恺在艺术萌芽期的风格源流和思想进程.

    丰子恺漫画媒介文人画美学

    浅谈创新思维在绘画创作中的影响

    莫丽敏
    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绘画创作中应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什么怎么样才能合理思考?如何理论指绘画创作?本文从就思维创新在绘画中的影响,认识创新思维的建立以及其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绘画创作主观感受

    中西绘画的差异与融合分析

    郭媛
    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绘画比较是从比较文学中延伸出的美术比较研究的分支,其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比较中西绘画异同,使两种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从而更好的保留自己民族绘画的特色并深入完善各种不足.本文将从中西绘画的本质、用笔及创作方法三类进行比较,分析中西绘画之间的差异与融合.

    中西绘画比较差异与融合

    浅析欧洲绘画之父——乔托

    胡爽
    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乔托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巨大贡献的意大利名画家,他被后人称为"欧洲绘画之父",也被称为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同代诗人但丁将他称赞为佛罗伦萨新画派的始祖.乔托摈弃了拜占庭时 期,这些进步都在他的画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例如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技法上强调素描的明暗法,艺术形象造型生动,画面结构也更加严谨、庄严.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进步,同时他先进的人文思想和艺术精神也促进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标志着中世纪美术向文艺复兴美术过渡的先驱人物是契马布埃,但佛罗伦萨画派的真正奠基人却正是乔托,他是第一个把写实主义和明暗远近法结合起来的艺术家,迈出了绘画中关键性的第一步.正是他长期刻苦的研究使得新的绘画方式和绘画方向成为可能,他的壮举为后世的艺术创造了一本有灵魂的教科书,乔托创造了历史,也为后人指引了绘画发展的新方向.

    乔托文艺复兴人文精神

    对梵高色彩艺术的解读

    李敏
    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梵高是法国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他传奇的一生带给我们深深地震撼,而他作品中的画面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是他对人生最真切的表达.梵高绘画色调变化达到自己生命中绝对的高度,这与他自己人生经是历密不可分的.在梵高之前,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对色彩的形象、色彩审美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制高点,唯独梵高的色彩能够使人的内心产生波动,且带来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梵高的绘画在世界上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感情色彩,不仅发扬了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的风格,他的创新思维与超前意识,为近代美术史增添了一抹光亮.

    人生经历色彩艺术后印象派表现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