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周作斌

双月刊

2096-7454

xcyxuebao2003@yahoo.com.cn;xuebao_xaufe@126.com

029-82348772,82348773

710061

西安市小寨东路64号79信箱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
查看更多>>《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全年出版6期(双月刊),每单月8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817, 国内统一刊号:CN61-1411/F,邮发代码:52-155。本刊的栏目设置:秦文化与经济、西部特色经济、经济理论研究、金融研究、财税与会计、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改革与管理、法学论坛、“三农”问题、国防经济、贸易经济、旅游经济等。其中秦文化与经济、西部特色经济等特色栏目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受到省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大力支持。本刊自创刊以来,密切跟踪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于光远、马洪、杨启先、周叔莲、魏杰、陈家贵、何炼成、晏智杰等都热情为本刊撰稿。同时,本刊特别注重发表中青年学者的真知灼见, 成为新的学人脱颖而出的重要园地。本刊突出学术性、地方性等特点,注重论文的理论性、现实性和独创性。本刊所发的文章都以其较高的学术质量受到国内重要文摘期刊的重视,转载率持续上升。本刊连续三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中心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及政策建议

    冯伯豪王晓红
    11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战略机遇。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数据,构建数字农业和乡村振兴两大指标体系,并根据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从多个层面探讨数字农业发挥调节作用的途径,提出相关假设。同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变量模型的实证检验,深入探究数字农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农业加速了乡村振兴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了农村电商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乡村社会治理创新,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数字经济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内生性分析和变换样本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就影响机制而言,科技创新水平、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生活环境是数字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通过调节效应模型的分析,数字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也受到地区发展水平、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的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农业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文章的研究结果为数字农业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证依据,并提出了加快农村数字化进程、推广数字技术、加强数字人才体系培养等政策建议。

    乡村振兴数字农业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