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马建

双月刊

1671-8879

xuebao@chd.edu.cn

029-82334383

710064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双月刊,她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公路交流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她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鉴定的中国公路运输类核心期刊,EI(Page One数据库)固定刊源,国际道路科研信息(IRRD)书目文献数据库固定刊源,中国道路文献服务中心(CRDS)核心报道期刊,自1981年创刊以来多次获国家交通部和陕西省奖励。本刊以繁荣公路交通科技为己任,促进公路交通科技交流和转化。她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隧道工程、汽车工程、筑路机械、交通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基础学科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论文、同时刊载公路交通科技动态方面的简要评述和通讯。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师生、公路交通科研人员、公路交通管理决策人员、公路交通领域的勘测、设计和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及工程设计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园无桩共享单车时空动态需求预测

    蒋璇徐铖铖张靖梁启宇...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出及时有效的校园无桩共享单车运营管控策略,挖掘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东南大学校园无桩共享单车海量出行数据,包含15 687条起点数据和15 410条讫点数据,分析了校园内无桩共享单车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时间序列回归方法分别以15和30 min间隔建立了校园内无桩共享单车短时供需预测模型,进一步综合运用空间密度(DBSCAN)聚类和K-dist图构建了校区内共享单车停放热点区域的辨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共享单车运营管控策略.结果表明:校园无桩共享单车出行需求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平衡性.在时间上,校园无桩共享单车出行的工作日 日均出行量明显高于休息日,日出行量高峰发生在周一,高峰时段与师生在校区上下课时间紧密相关,出行讫点的高峰时段为工作日07:00~08:00与13:00~14:00,出行起点的高峰时段为工作日11:00~12:00与17:00~18:00;在空间上,出行起讫点位置呈现明显"热点"分布,停放的热点区域集中在校门、图书馆、体育馆、重要教学楼等位置.所构建的校园内无桩共享单车短时供需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介于0.600~0.989,表明模型精度较高,能够用于校园无桩共享单车供需缺口预测,通过校园无桩共享单车时空动态需求预测,实现建立与校园空间承载能力、停放硬件设施、出行需求分布等相适应的车辆投放或调配机制,为校园管理者和共享单车运营方优化校园无桩共享单车停放管理提供依据.

    交通工程无桩共享单车短时需求预测热点区域辨识运营管控策略校园

    基于MAS 一致性算法的EREV智能控制策略

    牛礼民汪恒张泉泉
    11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EREV)在动力总成集成控制中能量分配难以最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 systems,MAS)一致性算法的智能控制策略.首先,建立EREV增程器和动力电池成本函数作为一致性算法迭代目标函数,在JADE(基于Java语言Agent开发框架)平台中搭建包含增程器智能体、动力电池智能体以及驱动电机智能体等动力部件多智能体系统框架,通过各动力部件智能体间的信息接收、计算、交互等步骤完成一致性算法的迭代,实现动力源部件间功率的协调分配.然后,利用MACSimJX插件将带有一致性算法的多智能体系统连接MATLAB/Simulink整车控制模型,嵌入ADVISOR软件中运行仿真.最后,通过D2P(from development to production)技术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台架试验,搭建EREV动力部件试验平台,利用Motohawk等组件完成整车模型的下载、编译和代码生成,选取美国城市循环工况(CYC_UDDS)作为试验工况,设置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初始值,以验证多智能体一致性算法对整车能量分配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实现对整车能量的智能控制,减少燃油消耗.与传统规则型电辅助控制策略相比,动力源部件高效工作点区间较为集中,整车能耗损失值显著降低;与动态规划算法全局优化控制策略相比,动力电池SOC值能很好地跟随最优SOC曲线下降;台架试验动力电池SOC值变化曲线与模型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并维持在0.116左右.

    汽车工程控制策略一致性算法增程式电动汽车多智能体

    茅以升立强国之志建强国之桥

    李蕊
    前插1-前插4页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约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