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刘卫国

月刊

1673-9965

x2163@263.net

029-86173236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031号信箱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西安工业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土木、环境保护、仪器检测、管理、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飞行学员视觉感知状态检测算法研究

    高丽娜王长元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飞行学员训练中传统状态检测方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限制,文中采用基于隐式半马尔可夫模型的视觉感知状态检测方式,从视觉感知角度出发,探索了不同飞行任务下学员视觉注视的变化,并挖掘了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注视规则扫描策略.提出的模型成功将隐含状态与时间相关性相结合,实时检测飞行学员的视觉感知状态.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任务情景下,该方法的准确率达到93.55%,比隐马尔可夫模型提升13.55%,检测性能有明显提升.

    视觉感知模拟训练状态检测隐式半马尔可夫模型

    多生理信号融合的飞行员脑力负荷分类研究

    薛金娜王长元吴恭朴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飞行员脑力负荷状态分类的问题,采用了结合多头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将脑电信号、心电信号和肌电信号进行多模态数据融合,得到了高效的飞行员脑力负荷分类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证实了融合多生物电信号在该脑力负荷状态分类方法中的有效性,准确率可达到96.54%,比前人关于单生理信号研究的准确率提高了 10.11%,比前人融合多生理信号决策研究准确率提高了 2.32%,这为推进航空安全事业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脑力负荷多头注意力机制脑电信号心电信号

    视线追踪联合脑电的飞行员操纵意图检测方法

    蒋光毅王长元刘洲洲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基于飞行员行为与生理数据的飞行员意图分析问题,采用视线追踪设备和脑电仪实时记录飞行员视觉注视行为和脑电信号,并采用转换编码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Transformer Encoder-CNN)进行操作意图的分类.通过在模拟飞行环境下开展飞行训练实验,将特定感兴趣区域的视觉注视行为联合飞行操作数据,实现不同时间段的飞行中飞行员高度、空速、姿态、航向四种操纵意图进行精确检测分类,形成操纵意图数据集,供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机器学习.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操纵意图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92%,能够有效检测飞行员的操纵意图,准确率提高了 6%.

    脑电视线追踪神经网络操纵意图检测

    改进GM(1,1)-ARIMA-LR模型天然气产量预测研究

    林文辉杜彦炜赵鹏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天然气产量在少样本情形下预测的准确性,基于对过去的预测误差进行学习的思想,加入自适应学习因子和组合学习因子以改进模型,构建包含GM(1,1)、ARIMA和LR的集成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平均误差百分比为评价指标,依据预测步长变化和过去预测误差对单个模型分别进行动态调整,再建立目标规划模型对各模型进行动态加权.实证结果表明,改进GM(1,1)-ARIMA-LR模型能够更好地提取时间序列的长短时依赖关系,与其它的主流模型相比,其预测精度更高.对近5年的天然气产量进行一步、五步与八步预测,GM(1,1)-ARIMA-LR集成模型预测误差分别为1.187%、3.129%、9.855%.本文运用该模型对2023-203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进行预测.

    天然气产量ARIMA模型灰色GM(1,1)模型线性回归多步预测

    玻璃纤维改良对浙西山区红黏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葛宏盛刘丽萍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高液限红黏土在浙西地区工程施工中引起的路基不均匀沉降、滑坡等工程地质灾害.文中采用玻璃纤维加筋技术改良红黏土,通过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对不同长度、掺量的玻璃纤维红黏土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力学性能指标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红黏土中掺入定量的玻璃纤维对土体的抗剪强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使土体的黏聚力相比于素土提高1.68~2.22倍,黏聚力随着掺量和长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玻璃纤维红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相比于素土提高了 1.47~1.95倍,纤维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掺量、长度的增加而增强.通过分析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发现素土应力峰值出现在2.5%~3.0%之间,而纤维土应力峰值出现在3.5%~4.5%之间,说明玻璃纤维的掺入提高了 土体的残余强度.改良后的纤维土体可满足路用性要求,为纤维加筋土体治理提供参考.

    玻璃纤维红黏土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试验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峰值

    高层六边形网筒结构变形转角计算方法

    符子欣李志军汤若辰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高层六边形网筒结构可靠变形转角对该类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文中在高层六边形网筒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基本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该类结构变形转角简化计算方法.通过考虑结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给出了典型六边形细胞单元剪切、弯曲刚度简化计算式,建立了六边形网筒结构子模块的变形转角和腹板角部斜柱轴向应变之间关系.构建一个48层四种不同角度的六边形网筒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在不同荷载作用下进行了结构静力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33.69°,53.13°,63.43°和69.44°斜柱角度影响下本文所提结构变形转角简化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误差分别为6%,3%,0.08%和13%;在侧向均布荷载、倒三角形荷载和顶点集中荷载模式下二者误差分别为4%,2%和6%.这说明文中提出的不同斜柱角度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子模块变形转角计算方法可行,以期为高层建筑六边形网筒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六边形网筒变形转角轴向应变斜柱角度

    微透镜阵列成像串扰现象分析

    张玉李武军焦文龙郭苗迪...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透镜阵列成像时单元图像间存在的串扰问题,文中基于矩阵光学理论,分析了经微透镜阵列成像像面与物面的空间关系,模拟计算2×2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设计了焦距为7 mm的1×2阵列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元图像间距随微透镜焦距和物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随微透镜间距和物距的增加而线性的增大.对于焦距为7 mm的微透镜,物距为40 mm,当物面尺寸为55 mm× 55 mm时,获得了单元图像恰好分离的临界值,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的理论值一致,该结果对设计微透镜阵列的成像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微透镜阵列单元图像图像串扰成像系统

    极化方式对弛豫铁电单晶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张斌斌许岗王领航黄苗苗...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弛豫铁电晶体透光率的问题,文中选择了三方相结构三元弛豫铁电单晶25PIN-44PMN-31PT,沿[001]方向对晶体进行了常温直流和交流极化,对比并分析了两种极化样品的透光率和介电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交流极化后,样品透光率在可见光波段达到70%,室温下相对介电常数提高了 18%,压电系数和逆压电系数分别提高了 9.7%和11%.交流极化可以去除对光产生散射的71°畴壁,提高了材料透光率;交流极化样品中畴的极化旋转更加容易,因而具有更高的介电压电性能.

    弛豫铁电单晶交流极化透光率介电压电

    高熵合金生成相的机器学习预测

    马妞妞刘翠霞坚增运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高熵合金制备试验成本高、周期长、不可控因素等问题,文中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高熵合金相阶段预测,进行了多分类和多标签分类,利用主流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建模,并通过特征重要性分析及超参数调优进行比较,探究了不同算法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SVM)达到0.86的准确率,多标签随机森林(RF)达到了 0.94的准确率;机器学习可以提供可靠的合成特性特性,在合金合成时,电负性(△x)和价电子浓度(VEC)可作为主要考虑因素.高熵合金和机器学习的结合有望为改进合金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高熵合金机器学习相预测生成相

    拉伸试棒模具结构对铸造铝合金组织的影响

    李飞李高宏黄亮余申卫...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国家标准铝合金的试棒浇注模具,浇注的试棒存在夹渣、气孔、缩松、冷隔等铸造缺陷,无法合理反映合金的真实力学性能的现状,本文使用ANSYS等软件,利用流体静力学和传热学原理科学的分析了直浇道的倾斜角度和内浇道与集渣腔连接的位置铝合金组织的影响,设计了 一种铝合金拉伸试棒的铸造模具.模拟结果表明,直浇道的倾斜角度为70°时,流体流速波动范围最小;内浇道与集渣腔连接的位置为集渣腔压心时,集渣腔集渣过滤效果最佳.浇注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具成型的ZL205A和ZL101试棒平均晶粒和枝晶间距均优于GB/T1173-2013模具成型试棒组织.分析认为,合理的流速控制(直浇道的倾斜角)和集渣腔高度设计有利于试棒获得晶粒细小,铸造缺陷少的组织.

    铝合金拉伸试棒铸造模具金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