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赵西成

双月刊

1006-7930

jzkjdz@163.com

029-82202912

710055

西安市雁塔路13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6年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合并建成,是全国八大土建类学校之一,学校现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类博士点18个,有亚洲最大的建筑结构实验室,是全国重点土木工程科研基地。自建校以来,学校的发展成为建筑和土木工程专业为重点,以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科、理科、管理艺术等类别的多学科性大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装配式剪力墙新型水平连接装置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付重阳熊二刚胡勤斌张海荣...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装配式剪力墙新型水平连接装置的力学性能,对两组不同螺栓数量的连接装置试验组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了较大预紧力对装置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螺栓数量和螺栓预紧力,可有效提升水平连接装置的耗能效果,但加载频率对其影响较小.通过分析有限元结果可知:装置最大水平力,耗能能力及割线刚度与螺栓预紧力呈近似线性增长趋势,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在较大预紧力情况下,各力学性能指标保持上升趋势,但由线性关系逐渐向非线性过渡的范围也随之增大.

    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装置螺栓预紧力滞回曲线有限元分析

    CFRP复合材料板材的耐水酸碱性能研究

    韩庆韩玮刘海波刘延峰...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腐蚀环境下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FRP)复合材料的性能退化是影响材料与结构安全服役的关键.为获得CFRP板材在腐蚀溶液中的耐久性能,将CFRP板材浸泡在水、酸与碱溶液中长达150 d.通过水吸收、热力学测试与微观结构分析获得CFRP板材的长期性能演化.结果表明:树脂板与CFRP板材在水、酸与碱溶液中的水吸收行为类似.在酸溶液中,树脂板与CFRP板材均获得较高的水吸收量,这是因为酸溶液促进了树脂的松弛作用,为水分子的进一步侵入提供了更多的扩散空间.此外,树脂的水解作用降低了树脂板与CFRP板材水吸收量.长期的加速老化导致CFRP板材拉伸强度退化高达29.7%,玻璃化转变温度退化高达12.4%.CFRP板材拉伸强度的退化主要由树脂的塑化与水解、纤维与树脂界面的脱粘所导致.碱溶液加速纤维与树脂界面脱粘、树脂水解,这导致碱溶液浸泡下的CFRP板材拉伸强度退化远大于水与酸溶液,其纤维与树脂界面完整性最差,纤维表面没有树脂残留.CFRP板材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退化主要受控于树脂的塑化.酸溶液下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退化程度远大于水与碱溶液,这是因为酸溶液下CFRP板材拥有更高的吸水率,导致树脂发生更严重的塑化作用.

    CFRP复合材料腐蚀溶液性能演化树脂塑化与水解界面脱粘

    富水地层多圈水平杯型冻结温度场分布形式及变化机理研究

    高磊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富水地层多圈水平杯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形式及发展规律,以昆明地铁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冻结加固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数值计算、室内试验对冻结帷幕温度场变化规律及内在机理展开研究,分析冻结壁温度场在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外部降温计划的作用下,冻结壁温度场按照温度变化过程分为快速降温阶段、潜热释放阶段、稳定温度阶段及冻结维护阶段4个阶段.各阶段曲线变化速率与加固范围内试样未冻水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未冻水往往通过影响比热容、导热系数与潜热等热参数对冻结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从而影响到整体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未冻水含量变化通过改变冻结冰体圆柱与土柱的几何位置关系从而影响试样冻结过程中的热传导形式,其中比热容在正温阶段时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加.

    人工冻结杯型冻结冻结帷幕未冻水含量热参数

    多模式组合的居住区绿地对热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冯晓刚杨永佺李萌周在辉...
    113-119,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住区作为城镇居民三生活动最主要的空间单元,其热环境质量直接决定了小区内居民的舒适感和幸福度.本文在归纳总结城镇居住区绿地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基于非静力流体力学技术和热力学原理,耦合有限差分及交替方向隐式算法对小区范围内不同模式结构组合的绿地生态系统进行热效应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模式组合的绿地系统热环境效应特征,探寻多模式组合下的居住区绿地与局地热环境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模拟条件下,"中心+宅间"绿地组合模式的热环境效应最好,"组团+宅间"模式次之,"宅间"模式热环境效应最差;模拟区域内三种绿地组合模式的最高最低温度差分别为2.36、2.31和2.34 ℃,且温度自西南向东北方呈现圈层式分布特征;多绿植类型的组合模式对局地热环境的改善效果依次为:草+灌+乔>草+乔>草+灌>草,灌木对绿地热环境舒适度的改善效果不显著.该研究能够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居住区绿地热环境模拟多模式

    高密度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对PM2.5/O3的多尺度影响

    马西娜李金铭王梦媱安琦...
    12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密度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对于PM2.5浓度与O3浓度的尺度效应,分析西安市高密度城区范围,选取边界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面积加权形状指数(SHAPE_AM)和平均形状指数(SHAPE_MN)共4个景观格局指数衡量绿地景观格局,爬取2020-2021年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大气监测数据,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多尺度下高密度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对PM2.5和O3的时空分布特征、绿地景观格局特征和PM2.5浓度、O3浓度与景观格局指数的多尺度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景观格局在夏季对于PM2.5浓度、在春季对于O3浓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在高密度城区内较小尺度的绿地上优化景观格局对PM2.5与O3浓度影响更有效.由此提出的绿地优化策略可为城市高密度城区多尺度绿地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城市高密度城区多尺度效应绿地景观格局PM2.5O3

    手机信令支撑下的城镇体系结构测度——从流空间视角

    俞艳樊建高昕欣何宇嘉...
    1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体系结构是城镇协同与制约关系的空间呈现.通过立足城镇体系的"三结构",运用手机信令数据,从流空间的视角构建多尺度的城镇体系结构测度框架,对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进行整合.测度过程中通过耦合联系流量和联系流向改进了城镇等级规模测度模型;同时从城镇分布、联系及组合状态三个方面测度城镇地域空间结构.最后,以宁波市乡镇为对象展开测度,结果表明该市呈现"一主四副,五轴四区"的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了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继而验证了该框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并提出了市域空间格局的优化建议.

    城镇体系结构手机信令乡镇

    地面局部辐射供暖典型热环境特征化表征研究

    苏玲王登甲董斌彦王天慧...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局部精细化采暖是满足室内人员舒适前提下降低采暖能耗、实现采暖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提高采暖效率,给精细化辐射供暖提供方法参考,本文选取具有显著工位布局要求的办公场所作为对象,对地面局部辐射供暖模块影响下,室内不同区域热环境分布情况进行典型化研究分析,得到了不同局部模块供暖工况下室内非均匀热环境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局部辐射面积为16.7%时辐射区域与非辐射区域平均辐射温度相差3 ℃以上,具有明显的局部环境营造效果;地面局部辐射供暖辐射区域与非辐射区域不对称辐射温度差异显著;将局部辐射源设置在靠近外墙区域,可以提高整体平均辐射温度,使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分布更为均匀.本研究初步给出基于地面局部辐射供暖的典型化热环境共性特征表述,可为后续局部辐射供暖系统的精细化设计提供参考.

    地面局部辐射供暖非均匀热环境数值模拟

    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贵阳市S1线数博大道站为例

    高淑淇霍伟马书晓
    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绿心地区TOD开发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有关于城市绿心地区TOD周边片区的空间规划研究与实践较为匮乏.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从空间营造、产业发展、交通出行、人群画像四大方面对城市绿心地区TOD开发优势进行分析.其次对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空间规划方法进行探索,总结为四大方面:一是打造"融心-引绿-营境"的绿色空间结构,二是构建"高端-健康-智慧"的绿色产业体系,三是发展"高效-便捷-多元"的绿色交通方式,四是营造"宜人-低密-活力"的绿色人居环境.最后通过贵阳市S1线数博大道站的规划实践,总结出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片区的空间规划要点.研究以期为TOD理论以及城市绿心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以及进一步指导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的规划建设实践.

    城市绿心地区TOD优势规划方法贵阳市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