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科技大学

伍永平

双月刊

1672-9315

XKXB@xust.edu.cn

029-85583054

710054

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原西安科技学院学报(1999-2004)、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1-1999)),1981年9月创刊,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编辑出版。本刊为季刊,公开发行,大16开,每期144页。本刊是以煤炭科技为主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本校师生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煤炭科学技术服务。本刊已在“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轴载荷下钻孔不同倾角试件能量演化特征

    张超程仁辉秦荣荣段晨烨...
    805-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煤层瓦斯抽采钻孔不同倾角对孔周煤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单轴压缩与声发射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从能量转换角度分析了不同钻孔倾角下煤体裂隙的损伤特征;设计了5个不同钻孔倾角的型煤试验样品,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深入探究了不同倾角对煤体裂隙损伤特征的影响;借助声发射系统从能量转换的视角全面分析了试验过程中煤体裂隙的损伤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钻孔倾角的增加含孔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呈减小趋势,而峰值应变呈线性增加趋势;AE环数与能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试件的失效过程密切相关,失效过程中AE事件的变化特征分为稳定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及完全发展阶段;声发射计数及能量随着钻孔倾角增加在减小,试件的整体承载力下降,AE峰值振铃数和峰值能量呈下降趋势,试件的极限储能值呈二次下降趋势。该研究可为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的研究提供支持,对于推动煤炭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

    矿井瓦斯钻孔抽采稳定性能量转换不同倾角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服务评估——以西安市危化企业为例

    李磊王帆支梅房子豪...
    817-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了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服务状态,找出保险机构的服务弱项,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合法权益,发挥安责险防灾减灾功能,针对保险机构保前咨询、保单签订、事故预防技术服务和保险理赔等安责险服务全过程展开评估。首先,参考安责险相关法律、规范、文件和方案要求,从基础性、时效性、明确性、充分性、合规性、有效性、专业性、真实性和便捷性等9个方面构建安责险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使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通过引入主、客观偏好系数进行线性加权,得到综合权重;最后,结合西安市20个区县危化企业的安责险投保实例,计算出保险机构的服务评分及等级。结果表明:人民保险的服务等级为良好,太平洋保险、太平保险、平安保险、人寿保险和天安保险的服务等级为一般,各保险机构的评估结果基本符合安责险服务现状。研究有助于评估安责险服务状态,为进一步完善服务要求、促进服务落实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指标体系

    Al3+交联的聚丙烯酸钠凝胶防灭火特性

    王建国赵一帆许娟娟高喜才...
    825-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矿用防灭火凝胶保水性能差、受热易分解等问题,基于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酸钠易与高价态金属离子发生分子交联从而凝胶化的特性,研制出一种耐高温、高保水的新型Al3+聚合物防灭火凝胶。从热稳定性、阻化效果及官能团3个方面分析Al3+聚合物凝胶的阻化机理,首先利用恒温干燥箱和热重试验测试凝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失水率、质量及特征温度点变化情况;其次利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对升温过程中的气相产物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气体阻化率计算和活化能氧化动力学分析;最后利用红外光谱仪研究聚合物凝胶对煤分子中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Al3+与聚丙烯酸钠交联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使凝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50℃恒温条件下加热12 h,最大失水率为42。9%,凝胶阻化煤样其特征温度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延后;凝胶阻化后的煤样CO气体的生成量大幅度减少,最大CO阻化率为76。76%;凝胶能通过提高煤氧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以及降低参与煤氧反应官能团的含量来降低煤的自燃倾向性,活化能最大增幅为14。6%。研究结果以期为高分子材料在煤火灾害治理方面的应用及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煤自燃聚合物凝胶热稳定性离子交联防灭火性能

    羧甲基纤维素对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及瓦斯解吸影响研究

    严敏王欣宇闫冬洁李树刚...
    835-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稳泡剂作用下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对瓦斯解吸效应的影响,选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辛癸基葡糖苷(APG0810)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与稳泡剂羧甲基纤维素(CMC)配置溶液;通过测定溶液表面张力、黏度、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等参数,确定具有最佳泡沫性能溶液组成,并探讨温度和煤样含水率等对该溶液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高压瓦斯吸附解吸装置开展含稳泡剂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瓦斯解吸效应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DBS质量分数为0。15%的溶液泡沫半衰期与发泡体积最佳,分别为239。34 min和17。33 mL;添加CMC后,溶液泡沫半衰期与发泡体积有明显上升,0。15%SDBS+0。50%CMC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3。92 min和19。33 mL,此配比溶液为具有最佳泡沫性能溶液;当温度降低或煤样含水率增加时,煤体表面泡沫体积随着时间的变化增幅较小,该条件下泡沫的稳定性增加;0。15%SDBS+0。50%CMC配比溶液浸润煤样后,较不添加CMC溶液浸润煤样瓦斯解吸时间延长5 min;添加CMC会加快水分子的形成,增加水层的厚度,延长泡沫在煤样中存在时间和覆盖面积,有效延缓瓦斯释放时间,为高效表面活性剂抑制瓦斯解吸规律及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瓦斯解吸泡沫稳定性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

    不同配比水泥-粉煤灰浆液结石体物理力学特性演化

    郭永红李鹏飞孙强刘俊平...
    846-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内蒙西部某矿注浆效率低、成本高、浆液的可灌性、可控性、稳定性差和矿井持续开采后井下岩体开裂受损加剧等难题,更好地揭示内蒙西部某矿注浆分选性的主控因素以及根据实际工程概况确定更好的浆液配比。以不同配比粉煤灰(0。6、0。8)和不同粉煤灰掺量(0%、10%、20%、30%、40%)为主要基料研制新型注浆材料,对注浆材料结石体进行不同时期(3,7,14,28 d)的养护,并且对注浆材料结石体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浆液的结石率随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下降,流动度随着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多而上升,粉煤灰掺量为40%时流动度和结石率达到峰值;随着养护时间的逐渐增大,结石体的波速逐渐降低。当养护期为28 d时,水灰比为0。6时结石体的波速最大;水灰比为0。6,粉煤灰掺量为0%,且养护期为28 d时,抗压强度最大为30。153 MPa。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会促进浆液的流动,却严重降低了浆液结石体的密度、电阻率和波速等。研究成果为内蒙西部某矿注浆稳定性和井下岩体裂隙、不良地质体注浆堵漏加固技术提供参考,并为浆液水灰比的选定提供室内验证。

    粉煤灰结石体电阻率波速抗压强度

    构造区硬岩可控冲击波预裂参数优化与实践

    陈海俊陈忠胡彪胡强勇...
    857-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综采工作面构造区坚硬岩石对回采的影响,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可控冲击波预裂硬岩技术研究。借助可控冲击波能量测试平台,利用混凝土相似材料开展可控冲击波预裂试验;通过离散元CDEM软件模拟三维加载条件,揭示地应力、冲击波强度及弹性模量对预裂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应力与破裂半径成反比关系,破裂范围与应力峰值和冲击次数成正比关系,放电电压30 kV、峰值压力224 MPa的冲击能量能够满足构造区硬岩破裂需求;现场应用证实了可控冲击波对回采工作面硬岩影响区的大块整岩裂隙发育会造成明显影响,经冲击波作用后岩层裂纹数在3条/m2以上,预裂区岩体呈松散、棱片状,割落的岩石无需二次破碎,恢复工作面日推进度3~5 m,与正常回采效率相当。可控冲击波预裂硬岩技术作为一种主动、超前、大面积治理井下硬岩影响区的新技术,可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硬岩可控冲击波高效预裂离散元CDEM软件大面积处理

    倾斜厚煤层覆岩瓦斯高渗区应力场-渗流场联动演化采高效应

    赵泓超赵鹏翔许永刚张文进...
    86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倾斜煤层开采后覆岩应力场分布特征与水平、近水平煤层存在着较多的不同点,其上覆岩层瓦斯高渗区域及其裂隙演化规律也有所差异,同时受煤层采高的影响较为明显。为掌握倾斜厚煤层覆岩瓦斯高渗区应力场-渗流场联动演化规律,基于数值模拟方法,以新疆昌吉硫磺沟煤矿的主采工作面为原型,研究倾斜厚煤层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的采高效应,揭示不同采高条件下覆岩裂隙高渗区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倾斜煤层的覆岩应力场总体上呈采空区下端应力高、上端应力低的非对称"蝶形"分布,采空区下端瓦斯高渗区以横向延展为主,采空区上端瓦斯高渗区以纵向扩大为主;此外,煤层开采引起的瓦斯渗流场变化和应力破坏形成更多瓦斯运移通道的耦合作用是采动瓦斯渗压改变的原因,而瓦斯高渗区为阻断瓦斯并且控制瓦斯贯通的重点区域。因此,将瓦斯抽采系统布置于瓦斯高渗区内可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整个采动裂隙场的瓦斯浓度,有效地控制生产期间瓦斯浓度异常的风险。

    倾斜厚煤层卸压瓦斯高渗区联动演化采高效应

    双关键层综放面厚硬覆岩垮落及导水裂隙带演化分析

    屈少波
    880-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双关键层综放面厚硬覆岩垮落特征及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针对某矿首采面顶板"两带"发育高度及顶板水害防治问题,采用物理相似材料模拟、RFPA2D-Strata软件(岩层分析版)数值模拟方法,运用微震监测、应力监测、声发射监测等研究工作面煤层回采后顶板覆岩"两带"发育规律,综合确定双关键层综放面"两带"高度。结果表明:微震监测的事件位置及能量密度分布的高密度区域会形成导水裂隙带;微震事件总能量和频次反应的周期来压位置基本都处于高能量区,但微震事件频次不一定多;当微震事件能量值为108。708 J时,裂纹形成导水裂隙带;亚关键层垮落时,采空区区域应力变化呈不规则"U"型分布,采空区后方应力趋于5 MPa波动;关键层垮落时,采空区区域应力变化呈"W"型分布,采空区后方应力趋于6 MPa波动;随着工作面不断开挖,覆岩不断产生声发射破坏继而演化成拉破坏,且发育成自下而上,最终不断形成导水裂隙带。研究结果为工作面顶板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双关键层微震声发射导水裂隙带

    脱碳煤气化渣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李鹏杜阳张军飞
    892-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煤气化产生高含碳气化细渣引起土地、水体污染及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等问题,以脱碳煤气化渣作掺合料,对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特性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设计4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制备掺脱碳煤气化渣混凝土试件,分析脱碳煤气化渣掺量对不同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探讨掺脱碳煤气化渣混凝土最佳配比下硬化产物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掺脱碳煤气化渣混凝土配比水胶比为0。18、硅灰掺量为20%、粉煤灰掺量为10%、脱碳煤气化渣掺量为5%时,混凝土具有较好性能;10%以内的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具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作用,可作为掺料用于高强度混凝土制备;水化初期,研磨后脱碳煤气化渣内非晶态矿物质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大量低结晶性水化硅酸钙凝胶;脱碳煤气化渣表面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具有较强亲水性,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水化反应的进程;水化后期生成了高结晶性钙矾石等针棒状晶体,使其强度得以增强。

    脱碳煤气化渣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佳配比水化机理

    陇东地区富油煤地质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

    李新虎刘晓梅李晓君杨承文...
    901-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陇东地区富油煤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结合地质背景、煤工业分析、显微煤岩分析及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等相关测试,对陇东地区富油煤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煤相参数与焦油产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影响陇东地区富油煤焦油产率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固定碳含量和灰分产率明显较小,水分含量和挥发分产率明显较大,挥发分产率越高,焦油产率越高;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次之,整体属于富油煤;陇东地区煤中焦油产率受成煤物质以及成煤环境的影响,煤中焦油产率与镜质组含量呈正相关趋势,与惰质组含量呈负相关趋势,与煤中H元素含量和H/C原子比呈正相关趋势;灰成分指数和镜惰比与焦油产率呈正相关趋势,表明陇东地区成煤环境属于潮湿、厌氧的还原环境,有利于煤中有机质生油。研究结果为今后煤炭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富油煤资源量的准确预测。

    陇东地区富油煤焦油产率煤岩组分成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