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申亚民

双月刊

1008-777X

wlxbsk@126.com

029-88258532 88222403

710065

西安市太白南路168号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西安联合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季刊,每季首月25日出版。主要刊登哲学、文学、史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学、科学史、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陕西省自然资源的治理现代化研究

    陶刚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自然资源的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目标的必要路径.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国家制度和执行能力的现代化.为了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必须实现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治理理念;其次需要重构制度体系,全面完成自然资源系统机构改革,构建起自然资源各项工作科学规范、运转高效的制度体系.陕西在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和一定的经验,今后还需要从治理现代化与自然资源管理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把握好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原则、重点处理好四对关系等三个维度持续深化陕西自然资源的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

    新时期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提升路径研究

    赵云君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就业等问题凸显,由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的转变过程使社会和经济问题释放;国际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大国博弈加强,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加大.在目前形势下,如何降低经济风险对我国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与高质量性,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现实问题.对我国经济安全进行研究,从中美摩擦、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分析新时期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并据此对提升我国经济安全的路径进行研究,为新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安全提供政策支持.

    新时期经济安全中美摩擦提升路径

    "象":《周易》美学的基本阐释单位

    付青蔓孔令辉
    70-7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是《周易》的思想内核.《周易》中"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方式以及"立象以尽意"的说理方式,使得"事象之宜""万物杂象"等一切事物都被纳入"象"之范畴."象"作为《周易》的基本阐释单位,从文学意义上进行考察,其内容主要分为三类,即"卦有事象,有物象,有图象".卦爻辞中借"物象"以明人世之事,借"事象"以明抽象之义,借"图象"以明天地之道,形成了一个逐层递进的整体性象征结构.在描述各"象"的过程中,不仅融合了对自然的观察、对社会的品评、对规律的把握,还有意识地追求语言、韵律、修辞等语象方面的文学性.历代学者对于周易之"象"的"仰观俯察",凝聚了先哲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更为今人留下了内容丰厚的文学宝库.

    《周易》物象事象图象语象

    空间视域下《永州八记》的再阐释

    陈珊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使其所处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谪永州时的代表之作,从空间角度解读《永州八记》有助于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在《永州八记》中蕴含着居住空间、游历空间、文本空间三层空间.居住空间是创作的基础,为柳宗元提供了游历的可能性,营造了佛意的思想环境.而与现实空间有巨大差异的游历空间,则真实反映出《永州八记》山水之乐下掩盖的内心之苦.文本空间则是柳宗元对自我的建构,他通过以自我为参照的书写,在《永州八记》中建构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本空间,并对空间进行改造,将自己的理想精神和人格精神寄托于其中.

    柳宗元《永州八记》空间视域

    苏轼七夕、中秋、元宵词的内涵及特色

    杨加加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词人苏轼一生创作了三百多首词,其中对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中秋、元宵的书写独具内涵,其对前人诗词句意的化用独树一帜,对典故和史实的引用自然贴切,显示出东坡精湛的文笔.结合苏轼曲折的人生历程来阐释苏轼词作的具体内容,可从某种程度上窥探词人幽曲深远的心灵世界.

    苏轼节令词七夕中秋元宵

    唐元功臣中的粟特武人浅议

    王兰兰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玄宗先后发动"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相继击败韦后集团与太平公主势力,最终从其父睿宗手中接过王权,登上帝位,在他夺取最高统治权力的过程中,北衙禁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存在粟特人的身影.从现存《史思礼墓志》《何德墓志》《史伏保墓志》中,可以看到这些粟特武人起家于唐隆政变,长期忠心追随玄宗,在开元天宝年间,他们不断升迁,有的还仕至高官.由此可以窥见北衙禁军的演变发展、北衙武人的迁官路径,还可以看到唐朝开放包容的社会面貌与民族平等、融合的真实图景.

    粟特武人唐隆政变北衙禁军民族融合

    《吕氏春秋》治国利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李锦霞刘友田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之管键",《吕氏春秋》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利民思想.民贵君轻、仁政德治、修齐治平作为《吕氏春秋》治国利民思想的理论根基、关键方略和逻辑进路,道法自然、天下为公、尊贤上功和利民为本作为《吕氏春秋》治国利民思想的理论遵循,饱含着丰富的价值底蕴.充分挖掘《吕氏春秋》治国利民思想的内涵底蕴,能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治国智慧、坚持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导向、推进德法兼济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提供重要借鉴.

    《吕氏春秋》治国利民内涵底蕴理论遵循当代价值

    秦棫阳宫与周都西郑地望考

    杨曙明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居"郑",西周青铜器铭文也有"王在郑"的记录,《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德公迁都雍城后居"大郑宫",《说苑》载秦始皇"迁太后棫阳宫".通过对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秦棫阳宫与周都西郑关系密切,地望相近,应同在秦雍城遗址附近,即今陕西凤翔一带;大郑宫和西郑应在凤翔雍城遗址附近的水沟周城遗址内,棫阳宫应在凤翔雍城遗址内.

    西郑大郑宫水沟遗址棫阳宫雍城

    全面抗战时期陕西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研究

    李聪
    10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因国民政府法令的强制规定和陕西地区棉纺织工业的发展,陕西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得以成立.作为战时陕西最重要的同业组织之一,陕西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在战时开展了诸多活动,包括协调同业,与军政部、财政部花纱布管制局等政府机构交涉等.陕西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虽然是国民政府经济统制政策下的产物,却并未完全沦为国民政府的统制工具,而是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其在活动中始终以维护同业利益为根本宗旨,为保存战时陕西棉纺织工厂的实力与促进陕西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陕西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全面抗战时期花纱布管制

    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问题与陕西实践——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综述

    陈渝
    11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