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

闫剑群

双月刊

1671-8259

jdyxb@vip.163.com

029-82655412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促进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服务。刊物在反映本校医学科技成果的同时,积极吸收校外优秀稿件。本刊设有专家述评、专题研究、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等栏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本刊全体人员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及编校质量,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学报而努力奋斗。欢迎支持、关心本刊的专业人士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定量CT的肺血栓体积评估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姚彦娥李岩松王雄慧黄晓旗...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计算机辅助定量的肺血栓体积(pulmonary embolism volume,PEV)在识别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可疑APE并经计算机断层肺动脉成像(CTPA)确诊的患者共143例,按2018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分为低危组(n=88)和中高危组(n=55),收集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及血清中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根据CTPA图像人工评价肺血栓栓塞程度,得到肺动脉阻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PAOI).采用"数字肺"肺血栓检测工具分割血栓,计算PEV.比较低危组与中高危组之间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及PAOI、PEV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AOI、PEV在识别中高危APE中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高危AP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不同的模型.结果 中高危APE组较低危组年龄大、舒张压低(P<0.05),D-二聚体和NT-proBNP水平高(P<0.05),血小板计数、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P<0.05),PAOI和PEV高(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EV、PAOI识别中高危AP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09(95%CI:0.734~0.884)、0.753(95%CI:0.667~0.839).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PEV、NT-proBNP 是中高危A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EV、NT-proBNP是预测中高危APE的独立危险因素.

    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肺血栓体积计算机辅助定量

    足月新生儿区域脑体积与生后日龄及神经行为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冯钰莹朱琳琳白鹏轩葛瑶...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足月新生儿87个脑区体积与生后日龄及神经行为发育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1月至2017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三维T1加权成像)表现正常的足月新生儿75例,胎龄(39.38±1.22)孕周,男/女(51/24);生后日龄(11.11±6.67)d.基于87脑区分割模板,利用VB-Net(V-shape Bottleneck network)深度学习分割技术将新生儿大脑划分为87个脑区并计算各脑区体积,通过Pearson偏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各脑区体积与生后日龄以及神经行为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校正胎龄、出生体质量、头围、身长及性别后,足月新生儿全脑66.7%(58/87脑区)脑区体积随生后日龄增加逐渐增大(相关系数r:0.2~0.7,P<0.05).其中,双侧豆状核、左侧尾状核、右侧枕叶灰质、右侧颞下叶灰质、双侧颞前叶灰质体积与生后日龄呈强相关(r>0.50,P<0.05).右侧枕叶灰质体积随生后日龄线性增长斜率最大(斜率:100.67),且与行为能力呈正相关(r=0.324,P<0.01).结论 新生儿期全脑多数脑区体积随生后日龄增加而增大,以初级感觉运动相关脑区增长最快,呈空间异质性.部分脑区体积在增长过程中伴随行为能力形成.

    足月新生儿脑区体积生后日龄深度学习磁共振成像

    携带SOD1-p.A5S突变的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分析

    周青青贾蕊靳娇婷党静霞...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进行性和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认为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gene 1,SOD 1)突变是导致家族性ALS的原因之一,对可疑ALS家族史的患者进行SOD1基因测序可能有帮助.本文首次报道中国籍汉族SOD1-p.A5S突变的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并总结其临床特征.方法 与结果首次报道中国籍汉族SOD1-p.A5S突变的1例ALS临床患者并复习相关病例文献,总结其临床特征.研究病例为男性,34岁,以"双下肢无力2年,加重伴双手无力半年"之主诉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要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四肢无力,无吞咽困难,无认知功能障碍.入院后进一步完善常规检查及肌电图等排除其他诊断,并行基因检测.结合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肌电图提示颈髓、胸髓和腰髓三个区域存在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证据,合理排除其他诊断及特征性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ALS.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者存在SOD1 一号外显子c.13G>T(p.A5S)杂合突变,其母有可疑病史但已死亡未进行基因验证.出院后随访截至2022年8月21日,随访时间共38个月,病程62个月.进一步查阅文献报道的同一位点突变的其他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发现本例突变患者与其他文献报道同一位点突变患者进展较慢.结论 基因测序是诊断家族性ALS的有利工具.SOD1 一号外显子c.13G>T(p.A5S)突变为罕见的致病性变异,该亚型患者进展较慢,进一步说明基因检测在ALS的诊断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SOD1)基因突变基因检测

    常规听力保护下3.0T磁共振噪声对0~12岁儿童听力的影响

    赵慧芳金超陈方尧田聪...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3.0T磁共振(MRI)扫描噪声对儿童耳蜗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5月至11月在我院行头颅MRI检查的儿童72人,采用3M静音海绵耳塞与泡沫隔音头垫进行听力防护.应用免磁性麦克风和声级计对MRI序列的噪声水平(dBA)进行检测.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MRI检查前24 h与检查后30 min内2~7 kHz听功能(DPOAE幅值)检查.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MRI检查前后DPOAE振幅差异.结果 研究测得MRI平均噪声水平为(107.70±3.92)dBA.与MRI检查前相比,MRI检查后各频段DPOAE幅值(dB)变化较小,各年龄组振幅差值的变化范围为:0~1岁组左耳(-0.24~1.10),右耳(-0.24~0.74);2~5 岁组左耳(-0.07~0.59),右耳(-0.57~0.75);6~12 岁组左耳(-0.36~0.44),右耳(-0.30~0.57);且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校正P>0.05).结论 常规听力防护下,未观察到3.0T MRI噪声对儿童耳蜗功能的潜在影响.

    磁共振成像噪声儿童听力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带状疱疹患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阶段免疫机制分析

    来艳君张国超王翔高琪...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带状疱疹患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再激活阶段的免疫细胞与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西安市第九医院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0例带状疱疹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及B细胞和NK细胞比例,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10和IL-6水平.分析带状疱疹患者VZV再激活阶段免疫机制.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带状疱疹患者CD3+和CD4+T细胞比例下降明显;NK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血清中IFN-γ、IL-10以及IL-6水平显著升高;CD8+T细胞、B细胞比例和IL-2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带状疱疹患者神经受累严重程度可能影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论 在VZV再激活期间,免疫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带状疱疹细胞免疫细胞因子T细胞NK细胞

    一站式TAVI/TAVR患者CTA扫描延迟方案的对比研究

    戚荣飞吴志斌杨旭杨柳莎...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患者术前CTA扫描使用团注测试法和团注追踪法延迟方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TAVI/TAVR术前一站式CTA检查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团注测试法和团注追踪法行术前CTA扫描.扫描完成后测量主动脉根窦部(C1)、左右冠状动脉近段(C2、C3)、升主动脉(A1)、肾动脉层面腹主动脉(A2)、左右股动脉(A3、A4)以及同层面肌肉CT值、SD值;计算出相应部位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将所得到的数据结果从主观、客观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图像在C1、C2、C3和A1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2和A3、A4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团注测试法获得的图像质量优于团注追踪法.结论 对肾动脉层面以下的主动脉和髂股动脉,团注测试法延迟方案在TAVI/TAVR患者术前一站式CTA检查可以获得比团注追踪法更为优良稳定的图像质量.

    团注追踪法团注测试法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UBE-LIF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刘贝柳永明赵建栋杨引君...
    160-166,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 的 对 比 UBE-LIF(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 with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行病灶清除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经典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LBS)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2例LB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分为UBE-LIF组(n=15)和开放组(n=17).记录并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病理HE染色;根据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和1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影像学方法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LL)和椎间隙高度(DH),并采用Suk分级标准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前ESR和CRP水平、术前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术前LL和DH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P<0.001);术中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均符合布氏杆菌病改变.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各时间点VAS、JOA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两组在术后1周差异较为明显:UBE-LIF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1),两组CRP均较术前升高且UBE-LIF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开放组(P<0.001),两组ESR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VAS、JOA评分和ODI指数、CRP及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示,UBE-LIF组椎间植骨总体融合率为93.3%,开放组为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6,P=0.884);两组LL和DH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LBS均安全有效;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相比,UBE-LIF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术中视野清晰、出血量少、术后早期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等优势,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治疗LBS的手术方式.

    腰椎微创UBEUBE-LIF(ULIF)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单侧双通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你好!2024新年寄语

    颜虹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