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建设价值及策略

    王贵宝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传统思政课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互动不足、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智慧课堂,能够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提高高校思政课的价值.

    新媒体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

    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探究——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为例

    周瑞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融合程度的加深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立足于服务湖北襄阳都市圈发展,开展了"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实践,但也存在着主体间协同程度不深、缺乏成熟的多元协同育人模式与机制、协同育人工具不足等问题.为了培养全媒体编导人才,"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多元主体需要形成统一的目标愿景,构建协同培养的组织架构,优化育人体系,搭建有效平台,形成协同培养编导人才的新发展格局.

    "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协同育人

    艺术与美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创新实践——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例

    蒋峰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与美学概论的课程思政建设是美育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体现.本文基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艺术与美学概论课程教学的痛点,梳理和总结该课程开展的教学创新实践,即通过打造适合影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美学课程进行体系创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深耕体验式课堂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理念创新以及努力构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进行教研创新.

    艺术与美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改革创新

    准备·借鉴·进路:探寻中国科幻电影之路

    姚海军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的迅速勃兴,影响力已经溢出科幻领域,"破圈进入"大众层面,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之一.基于此,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文学准备,以及美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以期为中国科幻电影探寻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科幻文学科幻产业中国科幻电影美国科幻电影

    浅谈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动画效果技术

    胡润虎王宁田雨司雅倩...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气预报节目能为人们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效果技术被引入天气预报节目中,不仅提升了节目的制作水平,让节目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视觉效果,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准确和个性化的天气信息.基于此,本文在概述动画效果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动画效果在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应用、作用以及制作流程.

    天气预报虚拟现实技术视觉效果数据驱动

    中国功夫电影影响观众情绪结构的视听语言因素解析——基于皮电反应对影片《醉拳》《猛龙过江》的实证研究

    沈国华姚亚彤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心理学认为,情绪结构由主观的情绪体验、生理情绪唤醒和肢体动作的外在表达等方面构成,因此,运用此理论可以有效解构与考察电影受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的具体情绪反应状况.本文运用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已实验证明的皮肤电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仪器,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和情绪量表等方法,综合分析电影《醉拳》中成龙单独打斗片段和电影《猛龙过江》中李小龙与罗礼士对打片段的观众的情绪反应数据,从而考察不同视听语言对观众观影情绪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观众基于两部功夫电影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主要是通过营造具身的感知情境和视听通感符号来实现的,生理情绪的唤醒途径则包括身体能量的唤醒和任务与涉险交织的紧张感唤醒两部分.

    情绪结构GSR实验功夫电影

    电影《第一次的离别》的生态美学意蕴

    孙颖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异军突起,其中所呈现的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影片《第一次的离别》以我国新疆独特的社会文化语境为背景,围绕三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离别为故事主线,全面呈现了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维吾尔族人的诗意且动人的日常生活.本文旨在从原生态表达、生态伦理书写和家园意识构建三个方面对其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行阐释.

    《第一次的离别》生态美学家园意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视频传播现状与策略探析

    田薇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作为当下流行的传播渠道,具有快速、直观的特点,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工具.本文首先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传承重要性,其次分析短视频在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利用短视频推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以期促进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文化保护

    电视剧《小敏家》的独特人物视角:中年人、大城市新移民与新时代女性

    王慧
    78-8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12月11日于湖南卫视、优酷视频播出的家庭剧《小敏家》反响不俗,收视率一路上涨,全方位收获好评.该剧聚焦于中年人婚恋话题,还涉及大城市新移民、代际矛盾、独立女性、职场"内卷"、子女教育等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叙事和人物塑造均跳出了传统家庭剧的套路,进一步拓展了家庭题材电视剧的边界,为家庭剧提供了异质化表达的范本.

    《小敏家》家庭剧中年婚恋大城市新移民独立女性

    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及访谈技巧探究——以网络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为例

    肖皇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网络访谈节目吸引了大批观众,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着注意力资源争夺激烈等问题.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掌握访谈技巧,是推动访谈节目发展的重中之重.《我的青铜时代》是一档由腾讯新闻出品的网络访谈节目.本文选取《我的青铜时代》作为案例,首先分析网络访谈节目的定义与发展现状,其次阐述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定义及面临的问题,再次探寻主持人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最后分析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访谈技巧,以期为网络访谈节目与主持人的发展提供参考.

    网络访谈节目角色定位访谈技巧《我的青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