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澎湃新闻"看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资讯客户端运营

    易利晗袁思远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的日益推进,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闻资讯类客户端产品,"澎湃新闻"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结合相关学科理论,浅析"澎湃新闻"如何通过推出特色原创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依托多方渠道打造"澎湃特色"新闻网、用科技赋能内容生产、新闻客户端社交化等方式,来提高品牌价值与促进用户社群的健康发展,希望本文不仅能为其他人员了解主流媒体新闻资讯类客户端的运营策略提供参考,也能为更多相关媒体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澎湃新闻"新媒体新闻资讯客户端数字化转型

    省级媒体全国"两会"报道的探索与实践——以《新华日报》为例

    邹枫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多平台融合报道渐成主流的当下,省级媒体如何以创新形式报道全国"两会",如何突破传统报道方式,使新闻作品取得让社会满意的效果,是每一位媒体人面临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新华日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探索提升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传播效果的策略。

    全国"两会"创新报道媒体融合《新华日报》

    基于4V理论的微信读书App营销策略研究

    王晓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电子读物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契合数字时代快节奏的生活,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的首选方式。在此契机下,移动阅读应运而生,先后出现了掌阅、QQ阅读、番茄小说等众多移动阅读平台,在移动阅读应用市场占据着稳固的地位。微信读书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相较于其他阅读平台起步较晚,但凭借其独特的社交化阅读功能,在初入市场之际便迅速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用户群体。本文基于4V理论对微信读书App当前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旨在识别当前策略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助力微信读书App长远健康发展。

    微信读书营销策略4V理论

    "五育"融合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内涵及路径

    申莹和朱颖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鲜明特征。"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紧密融合与有机统一,为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视角。本文立足于此教育理念,旨在系统而深入地探究如何以科学、高效的方式培养卓越的新闻传播人才,以适应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并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与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

    "五育"融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技能大赛视角下"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刘富逵郭永辉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已得到中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作为影视传媒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中职院校得到广泛开设,但目前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教学评价单一等不足。因此,中职院校可以结合技能大赛的特点,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本文从技能大赛的视角出发,探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现状,并指出技能大赛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最后提出"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赛课融通以及"赛、学、教"三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改革

    文化类电视节目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吕振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类电视节目是传统文化与当代媒介创新融合的典范,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影响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电视观众的精神世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文化类电视节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介入不仅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在教育实践中,高校应从精准创设主题、深化技术赋能、加强创意借鉴、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等方面施策,发挥文化类电视节目对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文化类电视节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框架理论视角下老年群体媒介形象的建构——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

    龚炼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媒介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之下,老年群体在媒介中的形象呈现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影响力,在塑造老年群体正面形象、打破刻板印象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以臧国仁的框架理论的高、中、低三层次结构为基础,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微博中关于老年人的新闻报道(2019-2023年)进行全样本分析,探究其老年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方式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框架理论媒介形象老年群体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

    牛鑫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真假难辨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之中。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络行为直接影响着网络空间的文明程度和健康发展,所以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大学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筛选有价值内容的能力,不断提升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使其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还能培养大学生独立判断事件真伪的能力,使大学生面对一些社会事件时不人云亦云,减少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媒介素养的概念,然后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最后探究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旨在帮助大学生辩证地看待各种网络信息。

    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批判性思维隐私风险

    基于产出导向理论的"融合新闻作品创作"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韦意吴肖潇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闻传播传统教学存在的三重现实问题,本研究以产出导向理论为指导,对现有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改革,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行更新重组,旨在改进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综合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以评促学,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产出导向理论教学改革"融合新闻作品创作"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改革路径探索

    张晋杰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本文主要围绕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意义、路径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在意义方面,数字化改革有助于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利用大数据完善评价体系、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等。高校只有系统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改革,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诸多困难,推动思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思政教育数字化改革教育资源教学模式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