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脱域与再嵌入:短视频对城市地方感的重构

    方宇航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短视频已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形式。重庆作为一座网红城市,是社交媒体上常出现的打卡地。在短视频的介入下,人与地方的关系正在逐步产生变化。在商业符号的冲击下,短视频剥离了人与城市原真性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地方感的脱域,又以"媒介地方感"的形式让地方感在社交媒体上得以重新形成,进而塑造了新型人地关系。

    短视频地方感脱域

    符号与认同:社交平台对网红城市空间意象的建构——以哈尔滨市文旅传播出圈为例

    贺瑞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社交平台在云端建构起人们对于陌生城市的空间意象。本文采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将受众对城市空间意象的建构分为三类,即形成认知的物质空间、塑造符号的精神空间和情感认同的关系空间。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平台对城市空间意象的塑造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平台通过参与式传播的模因塑造城市的物质空间,将情感认同转化为关系空间。

    空间意象社交平台城市传播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深耕精品短视频的探索

    王常胜陈博文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融媒体的全面发展,短视频已逐渐成为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支柱,是构建多渠道、跨媒介传播矩阵的关键支撑。本文将以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全面总结爱济南新闻客户端在深耕短视频创作过程中所探索的筑基团队生态体系、精准布局战略战术、坚守初心拓展平台与创新引领融合赋能等具体策略,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做好内容、做精内容、做深内容的发展愿景提出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深耕精品短视频的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新闻工作者的创作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精品短视频

    《人民日报》中的张桂梅媒介形象研究

    尼鲁法尔·艾买提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2000年至2023年期间以张桂梅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报道,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中的张桂梅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关于张桂梅的相关报道,其数量在早期和后期较少,于2021年达到顶峰;报道主题以先进事迹介绍为主,体裁以通讯和消息为主,版面分布丰富,以"要闻"为主。其中主要呈现了张桂梅爱生如子的好教师、获奖无数的女强人、行善助学的慈善家等媒介形象,这样的形象建构能够为读者树立爱党爱国的党员榜样和逆境前行的勇者典范。

    《人民日报》张桂梅媒介形象

    人民日报"两微一端"英雄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分析

    舒琴琴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雄媒介形象对内可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国家认同,强化思政教育,对外可以丰富国际传播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因此对英雄形象建构和传播尤为重要。本文以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对英雄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的英雄报道框架和形象建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上,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分别塑造了保家卫国的人民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和平凡而伟大的平民英雄三类英雄形象。在报道策略上,不仅兼顾个体与群体,而且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利用多媒体传播,形象而生动。"两微一端"融合传播优势,且传播形式多样化,重视与用户的互动传播,体现了人民日报社为适应融媒体的发展在新闻传播范式方面的革新,有利于提高其网络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

    媒体融合英雄形象"两微一端"

    数智时代助农直播现状及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研究

    郭彬彬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智时代,基于数字平台的助农直播成为推动农产品销售的关键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助农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该行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助农直播人才培养优化策略,以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助农素质,使其能有效应对技术变革的新挑战。

    数智时代助农直播人才培养播音主持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乡村助农直播研究

    李红光陈宇静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产业的兴起,助农直播成为时下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农具"。助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线上销售方式,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探讨乡村助农直播,从其构成要素与互动效果出发,依靠理论支撑,依托数字技术,完善助农直播科学化供需机制,促进数字化农业建设与乡村振兴。

    互动仪式乡村振兴助农直播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科普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吴裕婷张厚扬陈艳姿计宸熙...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并将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其中,应急科普能力建设对于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深远影响。而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应急科普能力建设融媒体化的新特征以及系统性不足等现存问题,本文基于202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湖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从发布、传播、反馈三个环节出发,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科普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寻找适合"共同生产型"科学传播模式与二次传播、共情传播的形式和方式,以求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应急科普传播模式新媒体环境

    新文科背景下深度报道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路径

    杨雅芸张多朋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新闻传播教育应不断开拓创新,结合学科新特征、新范式、新路径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努力推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本文以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深度报道为例,阐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课程思政存在的痛点、难点,提出深度报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培养适应新时代能力素养要求且具有高政治觉悟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融思入学课程思政深度报道创新路径

    当下国产行业剧的去悬浮化策略探析——以《他从火光中走来》和《问心》为例

    向思琦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业剧作为我国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类型,近年来愈发成为透视当下社会的一扇窗户,它深入各行业内部,折射出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并直击社会现实与社会矛盾。我国行业剧整体上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叙事转向微观叙事的过程,同时在叙事策略上也愈加注重去悬浮化,打通壁垒,使内容更加"落地"、贴近观众,进而引发共鸣。本文选取《他从火光中走来》和《问心》两部行业剧作为案例文本,从剧情合理化、人物平民化、知识专业化三方面对国产行业剧的去悬浮化策略进行分析。

    行业剧去悬浮化叙事策略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