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谢小芳彭杭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种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危机事件不仅影响了公众的生活,也给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带来了挑战.因此,各级政府对危机管理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危机管理能力.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公共环境和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如何有效应对危机,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同时也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对融媒体的本质分析,介绍当前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融媒体危机管理地方政府

    网络主播的语言表达失范与规范研究

    焦瑾倬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直播因其显著的社交属性成为强势的新兴传播形式之一.而作为信息与平台用户之间的传播纽带,网络主播在移动互联时代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功能,其语言表达亦呈现出鲜明的移动传播特色.本文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直播,深入分析网络主播在直播时共有的语言表达失范的规律和特征,并针对主要的失范问题具体分析其表现与成因.笔者认为,规范网络主播的表达语言并提高其口语传播素养需对直播活动的多方进行引导.

    网络直播语言表达传播失范

    体育类高校新媒体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体育大学为例

    司子洋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播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体育类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积极探索适用于本校的新媒体建设路径,提升新媒体的宣传与育人功能.本文以上海体育大学新媒体建设为例,分析体育类高校的新媒体建设现状、新媒体建设的必要性与困境,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新媒体平台建设体育类高校

    短视频时代新型网络大V社会责任引导与培育研究

    汪家明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视频时代,网络大V具有诸多新特点以及更显著的社会影响力.正能量的网络大V在地方文化传播、助农直播、消费者权益监督等方面起到了许多积极作用.但是,如果缺乏社会责任感引导与培育,短视频时代网络大V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显现出来.因此,应该通过用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媒介素养等策略来正确引导和培育新型网络大V.

    网络大V社会责任短视频时代

    "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思路探索

    王敏静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四全媒体"为框架,构建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模式.从思政目标、思政内容、思政方式以及思政效果几个方面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思政融入方式进行探索.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借助"专业知识+思政元素",促成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并延伸到课后阅读与专业实习等各个环节中.在教学方式上,善用传播技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媒体实践、综合沟通能力的培养,突出技能与行业的对接.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育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四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新闻传播人才

    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王硕
    61-64,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为新闻报道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使观众能够沉浸于完全虚拟的新闻现场,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本文围绕VR新闻的发展与VR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探讨VR新闻背后的推动因素及意义,进一步理解VR技术如何重塑新闻传播边界,探讨其对新闻真实性、观众参与度和媒体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研究此项主题,进一步认识这种新技术在提升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新闻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指引和支撑.

    VR新闻新闻实践新闻现场

    全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创新研究

    肖军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体形态的多元化演变,全媒体时代悄然而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短视频以直观性、即时性与互动性成为一种新兴且备受大众欢迎的传播媒介,在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改变了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随着其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短视频新闻也暴露出内容创新不足、信息呈现碎片化以及传播效果评估困难等问题.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结合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短视频新闻传播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全媒体短视频新闻传播电视媒体人工智能

    地方融媒体品牌塑造策略——以"四川观察"抖音号为例

    杨茂澜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介融合进入深度发展阶段,众多主流媒体打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积极顺应短视频发展潮流.四川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努力进行融合发展的探索,在短短几年时间中频频"出圈",成功打造了"四川观察"媒介品牌.本文以"四川观察"新媒体矩阵中的抖音账号"四川观察"为例,从内容生产助推品牌塑造、传播策略创新、技术及内部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分析"四川观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媒介品牌塑造的策略.

    "四川观察"媒介品牌传播策略内容生产

    青年圈层文化下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破圈困境与出圈对策

    游毅文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以圈居"已经成为一种色彩鲜明的青年网络群体现象.在圈层表达娱乐化、圈层交流区隔化、圈层传播隐秘化等多元传播矩阵下,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在"四史"本质理解、"四史"共识合力、"四史"认同方面面临破圈困境.青年圈层文化下破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困境,需要"四史"学习教育者主动融圈,丰富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形态;跨圈共创,凝聚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合力;建圈扩容,加强大学生对"四史"的历史认同,从而实现破壁出圈,提升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

    青年圈层文化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破圈出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研究

    杜艳婷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社交媒体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将对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策略、内容创新和互动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