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胡沛泉

双月刊

1000-2758

xuebao@nwpu.edu.cn

029-88495455

710072

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西工大校园158号信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工业技术刊物。主要发表该校科研成果,包括航空航天、热能工程、电子工程、自动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高分子材料、机械学与机械制造工程、检测技术与仪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信息系统工程、工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读者对象为航空航天、自动控制、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理工科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差异化业务保障的自适应信道预约多址接入协议

    刘泽李波杨懋闫中江...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无中心节点网络中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业务,部分高优先级业务具有严格的时延等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但当网络负载较重时,冲突概率明显提高,使得这些业务的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如何设计高效的多址接入协议以保证不同种类业务的服务质量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信道预约机制是保证QoS的重要方法,但现有信道预约机制对多种业务服务时,通常没有根据服务质量需求和网络状况精细调整预约参数.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差异化业务保障的信道预约MAC协议(differentiated service guarantee adaptive reservation mechanism,DSGARM),协议核心思想是针对每种业务的容忍时延需求和网络状况精细提供差异化服务,协议中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自适应算法,定量计算出满足时延需求的预约参数,能够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调整合适的预约参数以保障每一类业务的时延需求.仿真结果说明了提出协议的优势,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AdHoc网络信道预约机制差异化业务保障

    基于故障传播模型的硬件安全性与可靠性验证方法

    张茜歌朱嘉诚马俊沈利香...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规模集成电路正面临着诸如设计脆弱性、侧信道、硬件木马等安全漏洞的威胁.传统的功能测试验证方法无法遍历所有的输入空间,同样无法检测侧信道安全漏洞.现有的形式化验证方法关注硬件设计的等价性和功能的正确性,难以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验证需求.研究面向安全性和可靠性验证的形式化模型,形成有效的硬件安全性与可靠性形式化验证方法.该方法能够从门级对集成电路进行建模,生成细粒度的形式化模型,实现对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形式化验证,可以捕捉硬件设计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实验结果表明该验证方法对硬件设计中存在的侧信道和硬件木马导致的信息泄露和篡改有很好的检测效果.

    形式化模型故障效应分析漏洞检测硬件安全

    火箭着陆制导的二阶皮卡切比雪夫牛顿类方法

    唐婧媛苟永杰马洋洋泮斌峰...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箭一子级着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皮卡-切比雪夫-牛顿类算法的制导方法.基于动力学方程的自然二阶皮卡迭代格式及切比雪夫多项式,将连续时间动力学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将考虑终端约束的着陆问题转化为关于终端约束函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并采用高斯-牛顿方法求解该问题;在此基础上,在高斯-牛顿法的迭代过程中引入投影方法,实现推力的不等式约束.基于上述算法设计闭环制导并完成着陆段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方法具有较好的终端精度及计算效率.

    火箭垂直着陆皮卡迭代高斯-牛顿法

    升力体火箭上面级分离弹簧优化设计研究

    缪佶孙晓娜落䶮寿安军...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升力体火箭在低空高速飞行环境下上面级分离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离弹簧的上面级分离方案,将ADAMS和Matlab集成实现了分离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对同时考虑分离工况偏差和分离弹簧偏差的上面级分离过程进行打靶仿真计算,确保了分离方案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优化分离方案,基于Isight建立了上面级分离优化问题模型,并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分离弹簧质量进行了优化设计,在确保分离过程满足全部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使分离弹簧质量大幅降低,其降幅达到了48.87%,有效提升了火箭性能.

    上面级分离分离弹簧动力学仿真打靶仿真优化设计

    基于自适应增强随机搜索的航天器追逃博弈策略研究

    焦杰苟永杰吴文博泮斌峰...
    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天器与非合作目标追逃博弈的生存型微分对策拦截问题,基于强化学习研究了追逃博弈策略,提出了自适应增强随机搜索(adaptive-augmented random search,A-ARS)算法.针对序贯决策的稀疏奖励难题,设计了基于策略参数空间扰动的探索方法,加快策略收敛速度;针对可能过早陷入局部最优问题设计了新颖度函数并引导策略更新,可提升数据利用效率;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并与增强随机搜索(augmented random search,ARS)、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以及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下降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非合作目标追逃博弈微分对策强化学习稀疏奖励

    基于多视图传播的无监督三维重建方法

    罗锦锋袁冬莉张蓝屈耀红...
    12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框架,从多视图中计算深度图从而重建出三维模型.针对目前大多数研究方法通过3D卷积实现3D成本体积正则化并回归得到初始深度图带来巨大的GPU内存消耗,以及由于设备受限导致有监督的方法中深度图真值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视图传播的无监督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借鉴Patchmatch算法思想,在深度范围内将深度划分n层,通过多视图传播得到深度假设,并利用多个视图之间的光度一致性、结构相似性和深度平滑度构建多指标损失函数,作为网络中学习深度预测的监督信号.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在DTU、Tanks&Temples和自制数据集上的性能和泛化性非常有竞争力,比采用3D成本体积正则化的方法快1.7 倍以上,内存使用量减少75%.

    多视图传播无监督三维重建Patchmatch算法多指标损失函数

    基于刚度可调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摩擦补偿控制

    魏琼陆浩吴子龙白林勇...
    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动伺服系统的低刚度、低气源压强、流量易饱和等特性,导致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量耗散较大,系统易受摩擦影响,且补偿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当系统的运动方向改变时,会产生明显的"平顶现象",严重影响气动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采用负载口独立控制结构,消除因两腔耦合而导致的能量耗散,使系统流量特性尽可能地位于线性区间;针对气动系统中存在的摩擦中部分参数不确定,以及外界干扰、动态负载的不确定性,设计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将系统的刚度调节与自适应鲁棒控制进行协同控制,提高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具有刚度调节的自适应鲁棒控制能够明显降低系统能量耗散,提高系统位置跟踪精度,有效改善摩擦引起的"平顶现象".

    摩擦补偿气动位置伺服刚度调节负载口独立控制

    脉冲爆震外涵加力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研究

    彭辰旭郑龙席卢杰罗振坤...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外涵装有脉冲爆震燃烧室(PDC)的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性能,建立其性能模型.研究了隔离段总压恢复系数和外涵循环参数对PDC特性和整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发动机性能参数对部件参数的敏感性;在相同设计循环参数下与传统加力涡扇发动机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高隔离段总压恢复系数能够增大PDC增压比,提升发动机性能;风扇压比一定,涵道比增大,发动机耗油率和单位推力增大;风扇压比增大,涵道比在0.2~0.4 时,单位推力先增大后减小,涵道比在 0.4~0.5时,单位推力先增大后基本不变,涵道比在0.5~0.9 时,单位推力一直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不同涵道比下耗油率随风扇压比增大一直减小;发动机性能对直接影响外涵气流状态参数的部件参数敏感性高;由于PDC的增压特性,脉冲爆震外涵加力发动机仅利用外涵部分气流组织燃烧就可使单位推力与传统加力涡扇发动机相当,且耗油率在设计点降低27.7%,非设计点降低12.8%~26.8%.

    脉冲爆震燃烧室涡扇发动机外涵总体性能加力

    基于属性权重更新网络的跨语言实体对齐方法

    苏哲晗徐涛戴玉刚刘玉佳...
    157-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语言知识图谱中属性数量庞大且重复率低导致对齐任务中属性信息难以高效嵌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权重更新网络的跨语言实体对齐模型.为了高效地实现属性信息的嵌入,通过一个构造器利用实体嵌入来近似地构造属性的嵌入,避免了属性嵌入的单独训练;基于不同属性对实体对齐贡献不同的事实,采用了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属性权重更新模块,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利用注意力得分不断更新每个属性的权重;通过一个属性聚合模块将属性嵌入和属性权重信息聚合到实体嵌入中,强化了实体的嵌入表示,从而提升了实体对齐的效果.提出的模型在3 个跨语言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Hits@1 评价指标分别为0.751,0.805 和0.915,对齐效果均优于目前主流的实体对齐方法.

    知识图谱实体对齐属性信息图卷积网络图注意力网络

    循环噪声作用下周期调制双稳系统的驻留时间分布函数

    吴亚珍孙中奎
    16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计算循环噪声作用下周期调制双稳系统驻留时间分布函数的理论方法.基于具有分段逃逸速率的两态模型理论,建立粒子逃逸的瞬时速率方程,推导得出驻留时间分布函数的递归表达式.基于此,分别计算信号振幅与循环噪声强度比值较大和较小2 种不同情形下驻留时间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并且,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分别阐明了循环噪声对驻留时间分布函数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驻留时间分布函数呈现指数衰减且在循环滞后时间处出现骤然下降趋势,且随着噪声强度和相关强度的增大驻留时间分布函数衰减速度变快,说明循环噪声能够加速粒子在势阱间的跃迁.此外,在周期信号的调制下,驻留时间分布函数在信号半周期的奇数倍处出现一系列峰值,这预示着系统发生了随机共振现象.

    循环噪声周期调制双稳系统驻留时间分布函数随机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