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雷达

季刊

1671-6248

skxb@chd.edu.cn

029-82334381

710064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正式刊物,主要刊登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史学、法学、语言学、美学、管理学、环境学、信息学及其他有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视野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逻辑和着力点

    史亚洲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略.在新质生产力视野下,运用系统论方法,依托产业经济学分析框架,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系统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成要素.研究发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廓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遵循产业体系构建的逻辑规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遵循的重要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由产业主体、结构、政策、保障、创新等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有机协调,共同构成有机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表明,要培育壮大新型产业组织,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强化现代化产业的基础保障,加快产业政策转型调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要素系统论功能性产业政策产业链创新驱动

    数字经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陈福中
    15-16页

    从计划到数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演化的理论梳理

    黄冠
    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晰中国数字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遵循的制度原则,通过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次关键性调整,对当今中国经济走势和体制架构的成因做了探究;结合对不同经济增长驱动方式和经济活动组织模式差别的比较分析,推导了它们在中国经济演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从政府宏观调控着力点变化角度出发揭示了改革开放的实质,从而发掘中国经济发展的演化逻辑.研究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个基于已有的技术条件来不断调整政府计划和市场在组织经济活动中的分工的过程,并根据国内外经济情势调整不同的经济驱动模式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建设是中国利用新技术变革应对国内外挑战,解决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期助力共同富裕并提高增长的可持续性的集中表现;数字基础设施全面铺设,提升经济一体化水平,推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宏观调控的统筹协调水平,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合理分配,实现经济双循环的良性发展.

    中国经济演化数字经济理论梳理模式比较分析经济活动组织模式

    数字经济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的新零售转型路径研究

    陈金伟崔俊富
    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商贸流通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困境并探析有效的新零售转型路径,从新零售的商业本质与技术特质入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逻辑分析,从数字经济对新零售的赋能和新零售对数字经济的反哺两个方面阐述了新零售与数字经济的耦合性关系,解析新零售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困难,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的新零售转型路径.研究发现,基于数字经济与新零售的高度耦合性,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零售商业借助数字技术介入商品内分工,通过根本改变供需对接模式而实现供需全链路的实时匹配,即能解决当前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难题,又为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提振国民消费经济、建设现代流通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研究表明,身处数字经济时代的商贸流通企业应尽快转变旧有认知和商业逻辑,促成数字技术与商业信息的正循环,从以"货"为核心向以"人"为主轴转变;实际运营层面关注新零售的人才培育与梯队建设,革新组织架构,形成整套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同时注重自我职能开发与角色转变,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在更高层次实现新零售的全面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新零售数字技术驱动商贸流通企业供应链逆向整合

    数字经济赋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陈福中袁欣悦
    4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科技革命中诞生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深刻重塑了原有的经济活动形式,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全面准确了解数字经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在阐述数字经济与新发展格局基本概念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数字经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研究认为,当前经济循环活动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4个环节均存在堵点,阻碍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而数字经济发展在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内需潜力、聚合区域市场、助力创新驱动进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通过推动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机制转变、创新国际贸易模式促进了国际大循环的畅通;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有助于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研究表明,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自主创新体制,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加快数字产业"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数字贸易竞争力.

    数字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研究

    喆儒方迎君赵洪萱
    6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等问题,利用2010-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数据、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面板因子分析法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至沿线国家的影响,并通过异质性分析研究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至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种类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对书籍和报刊类产品的出口影响最为显著.研究表明,应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与文化交流;深化数字文化产业融合,改善文化产品贸易现状,实现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文化贸易"一带一路"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方建国林泓杰
    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东道国贸易便利化是促进还是抑制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利用"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借助引力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东道国贸易便利化是如何通过贸易成本渠道、市场规模渠道影响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以及引入交互项分析投资便利化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国的双向FDI具有协调发展性,东道国的IFDI流量的增加促进其OFDI的增加,东道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有利于中国OFDI和IFDI的增加和双向FDI的协调发展,且具有国家收入和基础设施的异质性;主要通过降低东道国的贸易成本和扩大当地的市场规模来促进中国双向FDI流量的增加,进而促进中国双向FDI的协调发展;东道国投资便利化水平上升增大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加强与"一带一路"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贸易往来,增加与成员国之间基础设施、海关环境、金融市场、电子商务和规章制度环境等方面条例的签订;要加强本国基础设施、规章制度环境等建设,提高本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双向FDI的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双向FDI协调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