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周绪红

季刊

1673-2049

jzxb@chd.edu.cn

029-82334397

710064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前身为《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4年创刊,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季刊,大16开本,96个页码,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共40.00元。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多种国内权威数据库固定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化和加热改性石材微粉对水泥浆体性能影响试验

    谢建和冯源薛紫欣李丽明...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石材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微粉的再生利用率,通过CO2碳化和加热预处理,探讨花岗岩石材微粉替代水泥制备水泥基浆体的改性方法.以石材微粉替代率(0%、10%、20%、30%)、石材微粉粒径(2组)、碳化时长(0、24 h)、加热温度(室温、400℃、600℃)为试验变量,并考虑7 d和28 d龄期的影响,开展了改性再生微粉水泥基浆体流动性和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各变量对其流动性、抗压强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X射线衍射(XRD)测试,揭示石材微粉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石材微粉的掺入会造成水泥浆体强度的明显下降;加热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石材微粉对水泥浆体的负面作用,其中400℃加热改性的效果最佳;碳化改性该类石材微粉对水泥基浆体的增强效果不佳;改性前后的石材微粉掺入均不会对水泥浆体的流动性产生明显影响.

    石材微粉碳化加热改性水泥浆体

    不同截面形式混凝土梁桥的竖向温度梯度效应分析

    邢子寒刘永健闫新凯王小龙...
    9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不同规范中混凝土梁桥竖向温度梯度模式的差异,评估竖向温度梯度效应对混凝土梁桥的影响程度,总结了不同国家和行业规范中混凝土梁桥的竖向温度梯度模式,从梯度曲线形式和温度基数取值两方面讨论了效应计算结果的差异.选取了20多座不同结构体系、跨径和截面形式的混凝土梁桥,计算了在包括桥梁变形和截面应力在内的2种典型的竖向正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各项效应,与自重和汽车作用产生的效应作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规范的竖向温度梯度模式在梯度曲线形式和温度基数取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它们对温度效应计算结果具有同等程度的影响;顶部温差的影响深度越大,桥梁的变形和次生弯矩越大,考虑底部升温段时截面下缘有更大的自压应力;不同的铺装层类型和气候条件造成桥梁温度基数取值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温度效应可能相差1.5倍~2.0倍;相同结构体系和截面形式的中小跨混凝土梁桥随着跨径增大,自重效应占比增加,汽车和温度效应占比减小,但是温度和汽车效应的相对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结构体系和跨径相同时,T梁的温度效应占比要比空心板和小箱梁高出0.6%~16.5%;温度效应在一些效应类型中占有很大比例,温度作用引起的中小跨简支梁桥的变形和截面上缘应力能与自重和汽车效应相近,引起的中小跨连续梁桥的截面上缘应力能超过自重和汽车效应甚至两者总和,墩顶截面下缘应力能与自重和汽车效应相当,引起的大跨径连续箱梁桥截面上缘应力能超过汽车效应的数倍;若考虑铺装层类型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温度基数取值较大的梁桥上,温度效应占比可能更高.

    桥梁工程混凝土梁桥温度梯度温度效应效应对比跨径截面形式结构体系

    基于BIM的高铁连续梁桥施工过程可视化管理技术研究

    王飞球何祥平郜辉赵亚宁...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信息化技术在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以跨新沂河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基于BIM技术开展了高铁连续梁桥施工过程可视化管理技术研究.基于BIM技术参数化设计特点,完善了桥梁结构及施工临时设施的参数化族库,建立了施工场地和桥梁结构模型;开展了钢筋的碰撞检查和施工过程的碰撞分析,优化桥梁的设计方案;基于BIM模型,模拟了施工现场布置方案,形成了3 D施工文档用于可视化交底,并将BIM与施工监测结合,实现桥梁施工监测布置方案的可视化;针对传统施工进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开展了高铁连续梁桥的4D(3D+时间)施工进度模拟与施工进度管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参数化建模策略提高了高铁连续梁桥的建模效率;基于BIM的施工全过程可视化模拟不仅有利于施工方案的完善,同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理解难度;4D进度管理可实现材料、设备、场地布置和施工进度的动态及可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现场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研究成果为高铁桥梁施工过程可视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BIM高铁连续梁桥施工模拟进度管理可视化

    铰接车辆模型识别粗糙桥梁频率和振型的数值分析

    张文武亓兴军肖志全亓圣...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和桥梁间接测量法基本原理,对实际工程某连续梁桥建立桥梁模型,采用2辆单轴1/4车辆模型模拟测量车辆,1辆双轴半车模型模拟牵引车辆提供额外桥梁激励,三车前后铰接建立车辆模型.基于分离法原理与车辆动力学理论,利用约束方程实现任意时刻车轮与桥面接触点的位移协调关系,采用APDL编程实现铰接车辆过桥的耦合动力时程响应分析.提取前后测试车辆匀速通过不同等级粗糙桥面时车辆振动加速度时程响应,对通过桥梁同一位置处的前后测试车辆加速度数值进行相减处理并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识别桥梁频率.采用带通滤波技术与汉宁窗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提取分离出与桥梁固有频率相关的桥频分量响应,利用桥频分量响应及其希尔伯特变换构造出与每阶固有频率相对应的振型.结果表明:在A、B、C级桥面不平整度条件下,采用铰接车辆模型识别出的桥梁前3阶频率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对加速度时程响应数据加窗处理后识别出的桥梁前3阶振型MAC值均在0.95以上,满足工程精度需求;研究结果可以为移动传感间接测量方法在桥梁检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桥梁频率振型桥梁间接测量法铰接车辆模型

    钢板组合梁桥预算定额幅度差系数研究

    陈霄侯波胡雷刘永健...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填补中国公路工程领域相关预算定额研究的空白,为钢板组合梁桥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提供研究基础并进一步推广该桥型,对钢板组合梁桥的预算定额编制方法展开研究.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分析法对钢板组合梁桥钢主梁加工制作工序进行划分,结合文献研究和依托工程确定了预算定额的定额单位、工程内容、定额子目等基本信息;制订了综合技术测定法与比较类推法的施工定额编制方法,并对3家钢结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现场测定了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项目与消耗量;引入美国工程管理界效率系数的概念,确定了钢板组合梁桥预算定额幅度差系数极值区间为[1.23,1.75];通过对比已有统计数据并进行差异分析,验证了该幅度差系数取值范围的合理性;根据层次分析法搭建了幅度差系数层次模型,并且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及进行重要性评分确定了幅度差系数理论影响因素在具体工程下的相对权重,最终确定了机械幅度差系数取值为1.45,人工幅度差系数取值为1.33.结果表明:该研究完善了钢板组合梁桥预算定额编制方法.

    桥梁工程钢板组合梁施工定额测定预算定额编制幅度差系数层次分析法

    粗粒盐渍土区既有高铁路基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张莎莎刘亚超杨晓华陈伟志...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某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特性,对路基填料进行了基础物理化学试验,得到了颗粒级配、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和易溶盐含量等基本工程性质,然后选取典型标段路基填料,分别开展室内单次降温盐胀试验、溶陷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和现场大型溶陷试验.结果表明:该段路基土体在单次降温试验中的最大盐胀率为0.96%,最大盐胀变形量与土样不均匀系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土样最终盐胀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样级配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在最不利工况下土样的最大溶陷系数为0.012,K87+950标段土样最终溶陷量最大,为5.67 mm,最大变形率为4.7%;K87+950标段路基变形量随温度变化呈现V形下降趋势,在第5次冻融循环周期相对融沉量达到最大,7次冻融循环后硫酸根离子沿土样高度呈现M形分布;土样顶部接近制冷头部位的含水率明显增加,底部含水率减少,20~40 cm高度范围内土样含水率无明显变化,距土样顶部15~30 cm层位范围盐胀变形量最大;由现场溶陷试验可知,注水量达到30 mm时,K31+000试验点路基溶陷量可达到最终溶陷量的80%,极端降雨不会引起该既有路基发生较大溶陷变形.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溶陷特性冻融循环模型试验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