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旅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旅游
西部旅游
西部旅游/Journal Western Trave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巴蜀饮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承

    唐思琪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蜀地区悠久的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推进巴蜀饮食文化的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巴蜀饮食文化的内涵、特色和价值,明确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饮食文化品牌建设困境和传承挑战,进而提出突出地域特色、规范生产流程、创新营销模式、强化保护措施等品牌建设策略,并从完善保护、开展教育、举办活动、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探讨文化传承路径。

    巴蜀饮食文化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文化传承

    川渝传统蜀绣文化图案在乡村旅游中的创新应用

    郜红杰盛丽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旅游中融入川渝传统蜀绣文化图案,可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传承川渝传统蜀绣文化。基于此,文章阐述川渝传统蜀绣文化图案的构成元素与艺术风格,分析川渝传统蜀绣文化图案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景区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探讨川渝传统蜀绣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以期推动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川渝地区蜀绣文化图案乡村旅游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董丽敏吴月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吉林省2015-2019年旅游经济的相关数据,选取经济因子、交通因子、信息因子、旅游目的地吸引因子、旅游人力资源因子、旅游服务因子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对影响吉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一级指标与吉林省旅游经济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交通因子、信息因子、旅游目的地吸引因子、经济因子、旅游人力资源因子、旅游服务因子;二级指标中关联度最高的是国内旅游人数,最低的是星级酒店数量。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促进吉林省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建议。

    灰色关联分析旅游经济吉林省影响因素

    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南木卓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断提升。从贡献值来看,旅游业在增加税收以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2005-2020年西藏七个市(地区)的数据为模型,为西藏旅游和经济增长选择合适的参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发展为西藏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资本和劳动力保持不变,旅游收入每增长1%,西藏的经济总量将增长0。071%。可见,西藏应当出台积极的旅游政策和经济发展措施,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西藏区域经济旅游业影响机制

    体育旅游助力陕西乡村振兴的现状、问题与路径研究

    白春梅杨子仪白宇涵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在研究政策法规、乡村体育旅游赛事、乡村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发现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存在"体旅农商文"融合度不高、缺乏代表性体旅项目、缺乏经营体育旅游项目的企业、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从政策层面加快"体旅农商文"融合、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乡村体育旅游目的地、培育专业体育旅游运营商、加大宣传力度等路径,以供参考。

    体育旅游乡村振兴陕西省

    草原旅游何具魅力?——基于仪式理论和阈限体验的阐释

    卢博晨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原旅游是一种以草原生态环境为主要资源,以草原文化为深层依托,集自然风光、人文风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形式。文章结合仪式和阈限体验等理论,以网络评论文本、游记为主要素材,辅以半结构访谈材料,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草原旅游体验的仪式内涵。结果表明:草原旅游体验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通过仪式,符合旅游仪式论,并将其线性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进入阶段、阈限阶段、离开或退出阶段。游客进入草原空间这一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反结构"中,暂时与世俗生活剥离,完成通过仪式,进而发生一种新变化,呈现一种新状态,实现视野的拓宽、身心的放松等。

    草原旅游仪式理论阈限体验希拉穆仁

    耦合视角下黑龙江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周楠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冰雪旅游业作为黑龙江的支柱产业,虽然近年来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受地域、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一直面临诸多挑战。旅游耦合指一个整体系统间相互影响,包括经济、生态、旅游系统。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情况,推动冰雪旅游业和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以促进黑龙江社会经济发展。

    耦合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黑龙江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四川安多传统村落的旅游活化路径研究

    刘锦懿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多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见证,在趋同化的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传承文化个性,是具有实践价值的重要命题。文章对四川安多传统村落开展田野调查,借助ArcGIS探析民居特征。研究发现:第一,沿相同河流分布的安多民居风貌呈相似性;第二,沿不同河流分布的安多民居有显著的差异性特征;第三,根据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将其置于旅游活化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能够更好地发挥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作用;第四,传统村落活化过程中,要注重整合性保护与开发、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文化活化与社区参与。

    安多传统村落旅游活化文化地理学

    互动性视角下智慧旅游技术对游客体验的影响研究

    刘小娜寇凯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旅游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移动互联网等,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也可以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互动性是体验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基于互动性视角推进智慧旅游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沉浸感,进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互动性智慧旅游技术游客体验

    西藏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研究

    付晓莉杨柳妹董紫萱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西藏2013-202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等级进行划分,测评西藏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发现:西藏生态旅游和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西藏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实现了从轻度失调到优质协调的跨越式转变。

    生态旅游乡村振兴耦合协调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