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植物学报

赵忠

月刊

1000-4025

xbzwxb@vip.163.com

029-87082936

712100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植物学报/Journal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豆开花和成熟期显性E1等位基因关联分析

    张普贾世豪莎珍杨植雅...
    624-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解析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的遗传基础,发掘控制性状的重要基因组区间,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新基因克隆提供依据.[方法]以224份携带显性E1等位基因的大豆种质为试验材料,在4个种植环境下调查表型数据,用R-mrMLM软件包中的6种多位点关联分析模型对大豆开花和成熟期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91个开花期和83个成熟期QTNs(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其中6个开花期和10个成熟期QTNs能在多环境中检测到,这些环境稳定QTNs分布于15个区间大小在90~490 kb的单倍型(基因组)内,并新检测到6个基因组区间.[结论]显性E1等位基因背景下大豆开花和成熟期的QTN构成复杂,位于5号染色体39.52~40.01 Mb等15个基因组区间是该群体中控制大豆开花期或成熟期的重要位点.

    大豆开花期成熟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组区间

    树种组成对成都绕城高速路域不同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陈波兰白一术唐岚陈辉琴...
    634-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乔木树种组成及林分因子对不同路域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成都路域人工林营造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成都绕城高速路域现种植的5种不同树种组成人工林群落(Ⅰ,加杨纯林;Ⅱ,樟树、加杨混交林;Ⅲ,樟树纯林;Ⅳ,樟树、巨桉混交林;Ⅴ,巨桉纯林)的林分因子及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结果](1)研究区共记录林下植物190种,隶属于71科131属.林下记录到植物科属种数量均为草本层多于灌木层,其中樟树纯林记录到的林下物种数最多.(2)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藻草(Humu-lus scandens)重要值占比大,分别占据不同人工林群落灌木层与草本层的优势地位.(3)樟树纯林的灌木物种丰富度指数(D)显著高于其他群落(P<0.05);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H')和D指数大小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群落m>Ⅳ>Ⅰ>Ⅱ>Ⅴ,其中樟树纯林的H指数显著高于樟树、巨桉混交林外其他群落(P<0.05).(4)乔木层平均冠幅与灌木层的D指数和H指数、草本层的H指数、H'指数、D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灌木层的H'指数和Jsw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乔木层平均枝下高与灌木层的H指数、H'指数、D指数、Jsw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乔木层的树种组成、平均枝下高和平均冠幅显著影响路域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因此,选择合适树种并定期修枝管理,有利于路域人工林乔灌草群落结构的形成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维持.

    树种组成路域人工林林下植被林分因子物种多样性

    皖北平欧杂种榛优势品种坚果性状评价

    王陆军孙璟周米生梁丽松...
    64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平欧杂种榛是中国野生平榛和欧洲榛种间杂交获得的新种质,具有抗寒、丰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对皖北地区平欧杂种榛优势品种坚果进行性状评价,明确品种加工适宜性,可为平欧杂种榛选择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适应性和丰产性等指标,在皖北地区筛选出9个平欧杂种榛优势品种坚果,从烤制、仁用、油用、鲜食等不同加工利用角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皖北地区9个优势品种单粒坚果质量为2.54~4.40 g,三径(纵径、横径、侧径)均值为18.99~21.49 mm,形状指数为0.67~1.02,单粒榛仁质量为1.00~1.66 g,果壳厚度为1.53~2.41 mm,出仁率为34.36%~47.01%,榛仁脂肪含量为50.50~58.00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1.10~25.10 g/(100 g),可溶性糖含量为4.08%~4.94%.(2)油脂中鉴定出8种脂肪酸成分,其中油酸含量最高,为81.21%~88.5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19%~94.61%.榛仁中钾、磷、钙和镁含量较为丰富.(3)9个优势品种单株坚果产量为1.52~2.20 kg,单株脂肪产量为330.50~503.47 g,单株蛋白质产量为141.68~224.40 g.[结论]根据不同榛果加工方式,皖北9个优势品种中'辽榛3号'最适作为带壳烤制品种;'辽榛3号'、'达维'和'辽榛4号'最适作为仁用加工品种,'辽榛4号'可作为油用加工品种;'辽榛1号'可作为功能性蛋白饮料加工品种;'达维'和'辽榛9号'可作为高钙类加工品种;'达维'、'辽榛3号'、'平欧545号'是较为适宜的鲜食品种.

    平欧杂种榛优势品种经济性状矿质成分脂肪酸营养物质

    不同香水月季染色体倍性鉴定及其繁育系统分析

    侯秋梅周艳杨朔张佳佳...
    654-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香水月季(Rosa odorata)是一类重要的蔷薇属植物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及利用价值,为促进香水月季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不同香水月季染色体倍性、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9种香水月季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杂交指数检测等对不同香水月季的染色体倍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部特征等进行观察及测定,并对繁育系统进行分析.[结果](1)9种香水月季均为二倍体,其花为两性花,花色明亮,多重瓣或半重瓣,其中5种香水月季雌雄蕊异熟;(2)9种香水月季的花粉活力普遍偏低,最高仅为35.47%,杂交指数(OCI)均≥4,其花粉量-胚珠比(P/O)值为6 709~75 521.[结论]9种香水月季的繁育系统类型均以异交为主,且繁育系统受花粉粒数、花瓣数等多个因素影响.

    香水月季染色体倍性花综合特征繁育系统

    湖北省楠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熊雪芬周本庚毛春燕胡蝶...
    662-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楠属(Phoebe)各物种在形态学方面差异甚微,种间界限模糊,物种的识别鉴定较为困难,尤其在缺少花、果的时期.叶微形态特征对植物种间界定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楠属植物叶显微特征的研究仍然较少.[方法]利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对湖北省楠属8种及1变种的叶形态和微形态进行观察,并测定分析各物种气孔、表皮毛的质量和数量性状,以期为楠属植物的识别和鉴定提供必要依据.[结果]楠属植物叶形态有大型叶、中型叶、小型叶和不规则叶4种类型;毛被类型有粗短柔毛、细短柔毛、长柔毛、混生短柔毛和长柔毛(脉上被长柔毛)4种.毛密度在湘楠(200根/mm2)与闽楠、浙江楠、紫楠(低于100根/mm2)之间差异显著.表皮细胞类型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浅波或波状.气孔除披针叶楠、闽楠、裂叶白楠为近圆形外,其余物种均为宽椭圆形.气孔密度以紫楠最高,山楠和湘楠最低.此外,气孔大小与气孔密度之间,毛长度与毛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叶形态和微形态的特征组合可作为9种楠属植物鉴定和区分的必要依据,可为楠属植物识别和种间界定提供参考.

    楠属植物叶形态微形态特征数量性状物种鉴定

    江西景天属一新种——溪水景天

    朱宗威陈彬陈世品
    673-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2021年在中国江西东北部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时发现一种景天科(Crassulaceae)景天属(Sedum L.)植物,该种与已报道的同属植物均有区别,本文予以论述并确定其分类学地位.[方法]跟踪阳际峰保护区多个种群,在不同物候期进行详细观察和形态学比较,确定其相近种及区别特征,进而通过文献检索和标本查询确定其在全国分布情况.[结果]该种营养枝在幼苗阶段呈莲座状,最为相似种为细小景天(Sedum subtile Miq.),区别特征为新发现种具有发达且3叶轮生的不育枝、花茎上每分枝5~16朵花,苞片匙状倒披针形;细小景天不育枝细弱且叶互生或对生、花茎每分枝3~5朵花、苞片线形.[结论]该种为景天属一新种,命名为"溪水景天"(Sedum fluviale B.Chen & Z.W.Zhu).该种专一性地生于溪流环境,分布范围较广,包括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湖南、贵州等省(区、市),此前存在较多错误鉴定的情况.模式标本存放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江西景天属新种细小景天天目山景天错误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