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乡村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乡村科技
乡村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674-7909

xckjhn@163.com

0371-65957007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政六街3号

乡村科技/Journal Xiang Cun Ke ji
查看更多>>《乡村科技》杂志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以农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和各类农村专业户为读者对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荐新优品种,介绍致富经验,传递农业信息,普及科技知识,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是新时期农民的优秀科普读物。主要栏目有:政策要闻、新优品种、市场动态、科技简讯、致富宝典、种植天地、加工贮藏、机电能源、养殖大观、特色乡村、县域科技、法律顾问、健康人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工作作出新部署

    蒋洪杰
    1页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姜春艳
    2页

    《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发布

    翟媛媛
    3页

    《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发布

    朱燚波张瑞
    4页

    基于MOA理论的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治理的研究——以内蒙古达茂旗为例

    白朝乐门高翠玲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村官在我国基层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以内蒙古达茂旗为例,从大学生村官数量、结构、培训、服务、激励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治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达茂旗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治理仍然存在动机不足、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有差距和缺乏机会的困境.基于MOA理论剖析了影响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治理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MOA理论大学生村官基层治理参与能力

    校地结对帮扶促进乡村振兴的机制优化研究

    刘向杰冯志强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文献资料入手,总结了高校与地方政府结对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对校地结对帮扶的原因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梳理校地结对帮扶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地双方认识的偏差、帮扶机制的政策硬约束不强、帮扶对象的固定性不利于帮扶院校有效发挥专长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构建校地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运行机制、考核机制及多方参与的帮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以顺利完成校地结对帮扶任务.

    帮扶乡村振兴机制

    河北省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破解路径

    苑浩畅姚楠伊佳磊刘伟...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也日益加剧,农村空巢家庭日渐增多、收入不稳定、养老支出增加、养老观念淡薄等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采用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当前农村养老生活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养老服务体系、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及精神文化生活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推动河北省农村养老健康产业的发展.

    农村养老养老收入养老消费养老方式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的丰富内涵及践行策略

    李铜山张阁阁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应该是中国化的、安全的、顺直的、宽阔的、发展的、高水平的、双循环的,不应该是外国化的、危险的、弯曲的、狭窄的、固化的、低水平的、单循环的.要走顺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就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五项原则",实施"两藏战略",讲求"三量齐增",兼顾"三方利益",保证"三链安全",健全"五大机制".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丰富内涵践行策略

    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策略

    罗阳周信君唐丽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一直以来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数字乡村战略的不断推进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从现实层面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数字化意识不足和信息利用能力较差、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基于此,提出对应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策略,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数字乡村战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徐淙祥现代农业合作社创新实践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启示

    杨雪王秀平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粮食安全正面临着生产能力提升遭遇瓶颈和生产积极性下降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解决"谁来种粮""怎么种粮"等问题.笔者采用实证调研、跟踪访谈等方式,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徐淙祥现代农业合作社进行调查,发现该合作社在应用"五化一体"生产模式后,可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提供实践参考,也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徐淙祥现代农业合作社创新实践粮食安全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