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景志明

季刊

1673-1883

xccxbrwsh@163.com

0834-2580091

615013

四川省西昌市马坪坝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chang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学术、求实创新、融理论性、实践性、知识性和科研性于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数据时代网约车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研究

    刘文慧绳祎凡宋远军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网约车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治理模式面临碎片化困境,治理规范分散化且各有差异,多种治理思路和治理手段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治理合力,"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时出现.整体性治理是应对和解决治理碎片化的有效途径,坚持问题导向和消费者需求导向,完善治理中的协调机制、整合机制、信任机制,统一治理规则,整合政府治理职能,促进治理主体协同,创新治理技术手段,打造全方位、全流程保护网约车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治理网络.

    网约车消费者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整体性治理

    师范生跨学科教学素养及其培养路径探索

    黄远春
    95-10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讨跨学科教学素养的内涵,强调培养师范生跨学科教学素养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师范生跨学科教学素养培养中存在问题,并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跨学科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跨学科的学习社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以及提供跨学科的评估方式和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培养跨学科教学素养的途径,以期为培养师范生成为具有跨学科视野和能力的优秀教师提供参考.

    师范生跨学科教学素养培养路径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邓海霞刘永红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社会正加快步入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法律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如此,应对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我们还面临法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不够、教学方式落后、育人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强化法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构建数字法学学科,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完善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机制等路径优化法律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数字化时代法律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培养德法兼修且具备数字化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

    数字化转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困境优化路径

    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用困境及优化策略

    李青山刘凤霞褚蕾柔顾洪亮...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载体,发挥其价值和作用的关键在于有效落实.目前,我国高校中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面临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不清晰、师生比失衡、师生间互选和交流机制不完善和资源及政策支持不足等困境,使得本科生导师制多呈现名存实亡的现象.高校若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推进教育改革,提升育人效果,应该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权责明细,建立合理的双选机制和常规化交流机制,构建创新型培养模式,完善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标准,建立正向奖励机制和负向监督机制以及系统培训机制等方面继续加强优化.

    本科生导师制应用困境优化策略

    回归立德树人——"大思政课"知识论省思

    朱玲琳廖怀高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基于知识论视角的分析,思政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知识实现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知识的建构性吁求其更具学理性,知识的社会性追寻其更具感染力,知识的复杂性呼唤其更具针对性,知识的实践性期待其更具实效性."大思政课"是在新知与旧知的融合互构中赋能学理性,在空间与时间的联通共享中生发感染力,在知识与信念的转化提升中确证针对性,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增强实效性.新时代"大思政课"关注立德树人,应实现知识供需平衡,以信念构建为内在要求,以"宏微共促"为现实展开,以实践回归为价值归宿.

    "大思政课"知识论思政课立德树人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