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许昌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许昌学院学报
许昌学院学报

李俊恒

双月刊

1671-9824

xcxy.xb@263.net

0374-4369217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

许昌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本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为提高本校教学质量服务,同时与兄弟院校开展学术交流。栏目有魏晋史研究、建安文学研究、中原春秋、中学教学研究、大学生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晋之际流民帅的生存、仕宦及其内部治理

    刘文兴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民帅兴起于西晋末年流民增加和基层秩序瓦解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些脱离两晋政治体制、由流民自主推举产生的武装首领,对地方拥有相对独立的控制权,并凭借自身的军事力量获得了朝廷的重视,从而使其官宦经历呈现出门阀体制影响下的多元化特征——除田余庆所言品级、任职地域外,还有多方任命、自号、兼领文职等特殊状况.为保障流民组织的稳定发展,流民帅分别从组织财富、组织规范、谶纬预言及组织目标等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地对下属流民进行了治理.不过只依赖于内部的稳固,还不足以获得长久的发展,流民帅还需应付滞留北方的西晋高官、胡人和地方首领等社会关系,以及长时间、危害大的自然灾害的挑战.流民帅与下属流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主从关系,其中还存在着自主监督和道德约束等民主传统.

    两晋之际流民帅仕宦内部治理生存

    拓跋焘时期入魏北凉王室及官吏的人生境遇

    阎秋凤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延五年(439),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克北凉,掠走包括王室、官吏、豪族、军人、僧人、工匠以及平民等在内的北凉人口三万余家.入魏后的北凉人士遭遇了因政权转换和地域变迁而带来的人生起伏,原政权核心的北凉王室在拓跋焘恩威并用的权术中几乎遭遇了家族的灭绝,而原政权上层的北凉官吏,因北魏前期政治制度的不完善而倍受政治歧视,其生活凄凉、命运悲惨.

    拓跋焘北凉王室官吏

    何胤行年考

    谢文学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胤是南朝齐梁时的著名文人,集儒、道、释、玄于一身,是钟嵘及其兄钟岏齐国学读书时的老师.钟嵘《诗品》初稿写成正是在他任会稽太守衡阳王萧元简宁朔记室时,其时何胤隐居会稽云门山开馆授业,设有"文学"课,即文章学课,相当于今天高校开的写作课,故钟嵘《诗品》成书当受其师何胤影响.厘清何胤行年,对深入开展钟嵘及其《诗品》研究将有很大裨益.

    何胤行年钟嵘考索

    抖音平台钧瓷非遗文化的传播态势与路径创新

    杨利娟
    22-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视频的兴起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载体,目前抖音已成为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钧瓷作为河南代表性非遗项目之一,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非遗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加持下,借助抖音平台一系列线上线下非遗活动,实现了传统技艺的创新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多样化和传播过程互动化的传播新形态,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传播主体专业性缺位、传播内容流于浅表化、传受双方互动不足、商业变现率较低等困境.钧瓷非遗文化传播要顺应新的传播业态,组建专业的传播团队,挖掘丰富的钧瓷文化资源,拓展非遗用户发展粉丝经济,加强与MCN机构的合作,依托抖音智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功能,实现钧瓷非遗文化的活态化传播和创新性发展.

    非遗文化钧瓷抖音短视频传播

    数字化背景下钧瓷文化符号的转译与表达

    蔡玉硕李亭亭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数字技术与钧瓷文化的融合路径,可以为钧瓷文化传承创新找到新途径.在符号学视野下,钧瓷文化符号在结构上可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和精神层.钧瓷文化符号数字化转译在流程上可分为符号识别、符号解读、符号转译、符号传播.钧瓷文化符号数字化转译需要在物质层以意塑形、在行为层以物造境、在精神层以意叙事.

    钧瓷文化数字化文化转译

    论昆德拉的复调特性在《不朽》中的运用

    谢占杰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昆德拉的复调特性包含艺术思维的复调和认知思维的复调两个层面.对昆德拉小说复调特性在《不朽》中的运用,艺术层面的探讨较多,而认知层面的探讨则有所不足.《不朽》中的复调特性,在艺术思维的层面表现为叙事策略的复调(结构策略和文体策略)和叙事技巧的复调(音乐对位法和多重叙事视角);在认知思维的层面表现为对话性(多重意识与多重主题)、开放性(离题式哲思)和未完成性(意义永在追问中).对昆德拉《不朽》复调特性的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昆德拉的作品特点.

    复调特性艺术思维复调认知思维复调《不朽》对话性

    荒诞与反抗——《无可慰藉》的加缪式解读

    姜士昌侯跃旭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无可慰藉》这部对正统现实主义背离的作品中,石黑一雄颠覆了以往的典型写作模式而增添了混乱、梦境等超现实元素.小说的荒诞叙事和超自然基调让其成为石黑写作生涯中"最复杂晦涩"的作品.在《无可慰藉》中,石黑一雄通过卡夫卡式荒诞写作的手法创造出一个神秘莫测的荒诞世界,刻画了一个个孤独迷惘的荒诞人,并构建了其寻求慰藉的反抗之路.通过加缪哲学中的"荒诞—反抗"体系可以揭示小说中孤独与团结这两种反抗,以及荒诞与反抗的渗透、绝望和幸福的交织、迷惘与慰藉的同现.《无可慰藉》如同一部当代社会寓言,映射出人类徒劳无益的荒诞生存境况,并展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式的"沉重"乐观.作为创作者的石黑一雄,其哲学洞察和人文关怀于此可见一斑.

    石黑一雄《无可慰藉》加缪荒诞反抗

    爱欲乌托邦——论吉皮乌斯早期诗歌中的爱欲观

    王兆玮
    48-5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欲是吉皮乌斯诗歌创作的核心主题之一,其爱情诗中彰显了以纯洁之爱和雌雄同体为核心的爱欲观念,她在这两者基础上构想出神秘婚姻作为爱欲乌托邦的终解,以期解决灵魂与肉体、个性与两性之间的对立.其爱欲观念的形成不仅受到索洛维约夫的深刻影响,而且对魏宁格的性别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她的爱情诗也由此呈现出哲思性和宗教性兼具的独特风格.

    吉皮乌斯爱欲爱欲观

    英语同源宾语构式的界定及层级关系

    孙蓉鑫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源宾语构式(COC)作为一种有标记的构式,在过往研究中仍存在界定混乱、句法地位不明确的问题.本文以名物化为标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COC重新界定.并遵循认识语言学的使用观,基于大型语料库的形符及类符频率统计数据,将COC划分为八类.同时指出存在单及物、双及物、COC、不及物的层级关系,构式与构式之间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形式和意义之间建立联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对于COC将来的对比研究以及构式网络的塑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同源宾语构式层级关系使用模型论元结构构式鉴定流程

    基于及物性系统的黄河文化外宣生态话语分析

    杨梅如王子龙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黄河文化外宣话语是黄河文化国际化的重要媒介,展开其生态分析有助于规范外宣话语,保护黄河生态,传承黄河文化.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韩礼德范式视角出发,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理论展开语料分析.通过细化过程类型中的参与者角色,分析各过程类型体现的生态意义,发现非生命体和非人类生命体参与者的自然客观属性、人类生命体参与者的文化传承载体属性,以及被动语态话语策略等,构建了黄河文化外宣话语突出自然力量,鼓励人类积极传承,重视其保护和弘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话语模式.

    河南黄河文化外宣话语及物性系统生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