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城镇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高潮

月刊

1002-8439

xczjs@vip.sina.com;bj_xczjs@163.com

010-68340120 88362101

100044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

小城镇建设/Journal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门为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服务的集城镇建设、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和信息性于一体的优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县城及小城镇规划建设战略要点

    蔡震
    1页

    基于生态与绩效融合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策略研究——以鲁南城镇发展带为例

    刘树华王子山姚海元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也是带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厘清其测度与实现路径,结合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提出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支撑,以环境承载力为"红绿灯",以综合绩效为"指挥棒"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在构建生态与绩效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型基础上,以具有典型意义的鲁南城镇发展带为例,对发展不充分的连片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劣势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在坚守生态红线前提下,尊重市场效率,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综合绩效,对区域城镇化建设动态调整、持续优化,从而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红线绩效优先环境承载力综合绩效鲁南城镇发展带

    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区认同研究——以广州市大源村为例

    顾忠华李慧莲魏钟洋温春阳...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等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事电商产业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现有文献多将不同代际流动人口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较少有基于新生代流动人口特征和就业特点的细化研究.本文构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区认同测量指标,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道大源村为例,从个体和职业 2个维度分析影响社区认同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新生代流动人口社区认同的 4 个指标中社区规范的均值最高,社区依恋的均值最低;整体的社区认同均值超过 3.2)职业因素对社区认同的影响高于个体因素,其中公司职位、每日工作时长和工作体验对社区认同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对提高城郊型淘宝村的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代流动人口农村电商社区认同广州市大源村

    乡村就业岗位与国土空间协调发展时空格局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宋代军房佳琳王祯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就业岗位和国土空间协调发展对乡村振兴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耦合协调模型为主研究浙江省 2010、2015、2020 年乡村就业岗位与国土空间协调发展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浙江乡村就业岗位与国土空间协调发展呈现以下特征:1)时间上相对稳定,以中高度协调、同步发展为主;空间上分异明显,协调度高值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北岸和沿海地区.2)呈现就业分析层次局部分异、空间要素显著分异、驱动向量显著分异、高耦合性、与综合发展指数强相关五大特点.3)类型格局 2010、2015 年较相似,2020年变得更加均衡.4)关键障碍因子包括乡村一产就业人员占比、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占比、水域面积、市控断面水质等.建议加强优化乡村就业岗位与国土空间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将乡村就业岗位及其与国土空间的协调度提升作为全面乡村振兴的抓手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及目标.

    乡村振兴乡村就业岗位国土空间协调发展浙江省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滦河流域区县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郭思影黄梦石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滦河流域区县经济空间网络特征对于精准提升滦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滦河流域 40 个区县为研究范围,引入流空间理论对引力模型进行改进,构建 2000 年、2010 年、2020 年滦河流域经济网络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滦河流域内经济网络特征与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 20 年滦河流域经济发展重心逐渐由秦皇岛向唐山转移,强经济流主要分布在唐山市内部.经济网络密度呈上升趋势,但是流域整体较低;唐山市路北区、路南区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均较高,说明其对外影响力与对内吸引力较好,不易受其他区县经济发展的影响.流域经济网络核心区逐渐扩大,呈现"下游强、上游弱"的特点.流域内部网络权力分布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但仅有下游路北区、路南区位于核心权力区,对边缘权力区县的带动作用有限.

    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改进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滦河流域

    产业链视角下资源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与机制研究——以江西兴国贺堂村为例

    黄颖敏范雅文曾献君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开展的丰富研究,国内学界对内陆边缘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注还相对不足.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为例,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了资源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与机制研究.研究发现:产业振兴分别表现出全链条价值深度开发、多方协作促成资源价值增值,以及资源开发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 3 种路径;资源、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政策分别加入到产业链不同环节共同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形成机制方面,资源是核心推动力,其吸引土地、劳动力向产业集聚,同时带动资本在政策指引下将技术转化为产业链形成与延伸的重要因素.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模式的研究进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启示.

    产业链资源型乡村乡村产业振兴贺堂村

    我国乡村民宿的发展、演化与高质量发展框架构建

    王雅璇马嘉铭韦峰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推进农村全方位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对我国乡村民宿发展历程的梳理,从协同产业构成要素和创新产业驱动机制两方面构建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从生态低碳、资源整合、人文内涵 3 个层面,提出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六维一体"的实践路径及措施,对乡村民宿产业助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乡村振兴乡村民宿乡村旅游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县域尺度下畜牧业生产空间布局优化与管控策略——以若尔盖县为例

    罗燕南陆天赞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地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和重要生态屏障,而普遍存在的草畜失衡问题是破坏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优化畜牧业生产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实现畜牧业生产活动的精细化管控,对草地生态修复和实现草畜平衡至关重要.尽管以往学者在高原地区不同放牧制度与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关系方面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在空间规划领域对畜牧业生产空间布局优化及精细化管控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典型牧区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为例,通过草畜平衡状态评估及生态本底条件评估,建立畜牧业生产活动空间精细化分区方法,探索县域尺度下生态高度敏感的青藏高原牧区畜牧业生产空间布局优化与管控策略,以期弥补空间规划领域对畜牧业生产活动空间精细化规划布局及管控相关研究的不足,并为青藏高原牧区实现草畜平衡提供规划新思路.

    国土空间规划青藏高原牧区畜牧业空间草畜平衡精细化管控若尔盖县

    面向精细化土地综合整治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海南省岭头村为例

    李云沈凤钱何思嘉吕凯...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促进可持续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正处于探索乡镇或村庄等尺度协同各类用地要素实现国土空间提质增效的阶段,然而乡村地域存在大量低效用地,亟需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其内部的功能和结构.本研究从人地关系视角出发,构建 4 个准则层指标,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镇岭头村为例,采用地籍小尺度数据做定量分析,计算出村庄实际可整理面积,并结合村庄定位、居民意愿等提出整治措施.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应聚焦人地关系与人地矛盾;潜力评价结果与村庄发展需求产生一定适配性;整治工作应重视宅基地本地和生态管控性问题.人地关系评价体系提升了整理潜力的可落实性与可操作性,以期为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乡村振兴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居民点整理人地关系整理潜力海南省岭头村

    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潜力评价及对策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薛帅栋张合兵谢桂徐跃跃...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是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土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河南省开封市存量建设用地核查成果,分析开封市存量建设用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该市区域经济和地理位置特征,进行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利用熵值法和归一化加权累加法进行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潜力评价,构建了相对全面、普遍适用的市域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潜力评价模型.结果显示:该市 9 个县区盘活利用潜力值在 59.96 到 81.65 之间,其中通许县、尉氏县、祥符区存量建设用地可盘活利用潜力最大,在9个县区中处于一级潜力区;兰考县、龙亭区盘活利用潜力中等,处于二级潜力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杞县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潜力较低,处于三级潜力区.基于评价结果和实地调研情况,对不同级别潜力区进行差异性盘活利用对策研究分析,为相关规划编制、开发区布局优化调整、用地挖潜计划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完善等提供数据支撑.

    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潜力评价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