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城镇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高潮

月刊

1002-8439

xczjs@vip.sina.com;bj_xczjs@163.com

010-68340120 88362101

100044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

小城镇建设/Journal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门为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服务的集城镇建设、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和信息性于一体的优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地补偿标准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适用性辨析

    任玉龙袁玮钱昱如翟建松...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补偿标准与征地补偿标准的关系是平衡入市与征地制度关系、确保入市补偿不低于被征地农民补偿水平的基础.本文以征地补偿标准是否适用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切入点,系统阐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补偿标准的必要性、与征地补偿标准的差异性,明确入市土地补偿标准的制定路径,提出建立入市土地补偿标准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结论表明,征地补偿标准不能直接适用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两项标准在法定力度、制定主体、补偿对象上均有本质区别,政府和集体均具备制定入市土地补偿标准的主体资格,应借鉴征地补偿标准制度经验,建立内容完善、更新及时、管理规范的入市土地补偿标准机制.

    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补偿标准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

    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全流程管理规范化探讨——以珠海市为例

    张淇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市级国土基础信息平台在底图建设、数据应用共享、数据更新等方面客观存在的问题,明确"上下贯通、横向共享"的数据传导规律,分析构建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全流程管理要素关系"体系,制定数据全流程管理规范文件的框架体系及要点内容,阐述数据全流程管理规范化的实施流程.进一步以广东省珠海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例总结数据管理经验做法,最后对市级平台建设提出展望.对于完善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总体设计,指导平台数据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持续发挥平台在市级自然资源系统的常态化数据中枢作用有重要意义,并为类似数据开放系统提供借鉴.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空间数据全流程管理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应对策略研究

    李燕张垒赵星烁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韧性城市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步由"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过渡,如何更好地发挥存量公共基础设施在提升城市韧性中的重要作用、将平急功能复合的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对支撑韧性国土空间建设、构建城乡空间新安全格局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梳理了韧性城市理论中"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作用机理等方面的演进,并针对当前我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缺乏时空统筹的核心问题,建议加强"灾前预警—灾时应急—灾后恢复"全流程的规划实施管控,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从统筹"城镇与乡村、城市与社区、空间与设施"三大关系入手做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布局安排,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对全周期、全过程的城市韧性评估模拟和动态实施监测.

    韧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韧性评估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实施监测

    灰绿基础设施融合驱动海岛乡村"三生融合"策略研究——以舟山岱东模式为例

    朱晓青严舒文曹志奎王滢...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灰绿基础设施为海岛乡村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空间资源,当前二者的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和低碳领域.在存量规划和城乡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挖掘灰绿基础设施资源融合潜力,以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是海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分析研究海岛乡村灰绿基础设施、"三生"空间的类型与要素的基础上发现二者的耦合机制,提出灰绿基础设施融合驱动"三生融合"的规划策略,包括营造生态空间的自然与人文融合、生产空间的农业与旅游融合、生活空间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并以浙江省舟山市岱东镇为实证案例,从片区发展基础和困境入手,通过灰绿融合要素识别、规划导控、目标建构等技术方法,为海岛乡村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乡村振兴海岛乡村灰绿基础设施"三生融合"舟山岱东镇

    基于"自然屯—行政区"复合单元的乡村"三生空间"功能协调评价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为例

    赵梦龙耿虹乔晶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筹乡村区域"三生空间"协调有序发展,是破解乡村之间不平衡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统筹的背景下,乡村基层单元的空间冲突与适配矛盾仍普遍存在,但与之对应促进区域协调的单元调整方案却十分匮乏.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为例,在"自然屯—行政区"单元的基础上构建满足乡村"三生空间"协调统筹需求的新评价单元.为探究地理单元、行政单元、复合单元对功能协调评价的差异适配性,构建"三生空间"功能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空间相关性模型比较 3 类单元下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程度,识别"三生空间"相互冲突的典型区域.结果表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协调度在 3 类单元中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相关性,在复合单元中表现最为显著,这表明"自然屯—行政区"复合单元更适合作为促进乡村区域整体协调的基本载体.同时,西秀区"三生空间"相互冲突的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聚集特点,研究结合复合单元的划定结果,进一步提出"三生空间"功能互补的针对性策略.

    "自然屯—行政区"复合单元乡村区域协调发展"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安顺市西秀区

    2004-2024年我国乡村社区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岳宏飞虞大鹏
    117-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社区化概念的提出,旨在构建新时代乡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我国乡村社区化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已近 20 载,研究成果丰硕,但亟需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以利于科学、严谨地建立和明确乡村社区化概念,并展开针对性研究和拓展.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4-2024年有关乡村社区化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发文量、重要文献和发文作者分析可见,相关研究成果逐年增多,重要文献研究主要聚焦在乡村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和物质空间环境建设 3 个方面,但缺少团队合作,研究方向分散,暂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通过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分析可见,乡村社区化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政策与目标、内容与途径、问题与需求 3 个聚类,在此基础上,运用时间线图谱可视化分析梳理研究历程,预测乡村社区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城乡融合乡村社区化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国家部委动态

    127-128页

    中国传统村落调研——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磡头村

    孔晓红王伟英
    后插1,封3页